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一个公司只要到了强抓考勤打卡的时候,离倒就不远了!许多网友似乎也用自身的所见所闻验证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所以,一般单位,不敢轻易搞全员打卡,不是搞不下去,尴尬收场,就是伤了士气,队伍更不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看网上消息,京东近来重申考勤制度,严抓考勤,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比如,晚到要提供证明。午休时间由两小时缩短为一小时,且取消午休关灯。高职级的管理层也需要打卡上下班。严禁代打卡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相关人员等。

为什么京东偏偏不信邪,又进一步严抓考勤,这究竟是为何?

不可否认,当一家公司开始把重点放在抓考勤这样的细节上时,可能会引发一些担忧。因为这似乎暗示着公司可能已经在业务发展或内部管理等更核心的方面遇到了问题,以至于需要通过这种相对表面的方式来试图整顿秩序。强抓考勤可能被视为一种无奈之举,是对整体困境的一种反应,也容易让员工产生不安和对公司前景的疑虑。

从诸多案例来看,那些因强抓考勤而走向衰落的公司,往往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业务模式老化,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内部创新乏力,缺乏新的增长点;或者是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公司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抓考勤只是掩盖问题的表象,而无法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当然,京东的情况貌似有所不同。作为一家在电商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京东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此次调整考勤制度,我想并非是因为公司陷入了绝境,而是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和考量。

从媒体报道看,京东调整考勤是为了严格管理并遏制部分员工代打卡的行为和风气。因为,据内部调查,京东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代打卡一次收取15元,一个人可替20个人代打卡。这已经成为了企业一种不良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代打卡现象不仅违反了京东的规章制度,更是对工作纪律和诚信原则的破坏。这种不良风气如果不加以制止,从京东自身看,任其蔓延,可能会影响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和效率。通过加强考勤管理,有望强化员工的纪律意识,确保每个人都能按时到岗,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京东作为一家大型企业,拥有众多的员工和部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以保持领先地位。考勤管理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是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理论上讲,统一的考勤管理可以确保公司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因个别人员的违规行为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运作。同时,这也有助于加强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可以让员工更加珍惜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是,话说回来,京东每个月有1.4万人次找人代打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有没有可能京东考勤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这么多人“铤而走险”违反考勤规定,这样的考勤制度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这需要京东好好反思。

其实,在实施考勤制度的过程中,京东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生硬和死板。比如,可以更多增加一些弹性工作制度,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让员工理解公司的意图和目的,从而更好地配合考勤管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考勤只是过程性管理的一个体现,对于企业,特别是社会化而言,结果和目标导向才是最根本所在。不是所有的员工从事的都是“站岗放哨”“礼仪迎宾”式的工作,与其让员工“大眼瞪小眼”熬时间,不如更多关注企业效率效益,多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让员工能够在公司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不断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内驱力、创造力。

否则,执着抓考勤,可能真容易陷入“走下坡路”的魔咒!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 微信公众号:zgmjply(评论员解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