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东盟国家新加坡完成了政府交接。执政多年的李显龙正式辞去新加坡总理一职, 51岁的原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接任成为新加坡第四任总理。从建国至今一直奉行“小国务实主义外交”路线的新加坡,虽然和美国一直走得很近,但始终没有改变核心的外交路线,并没有彻底加入美国阵营,站在中国的对立面。相反,从李光耀到李显龙,新加坡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和中国的友好交往,这是由新加坡的国家实力与地缘政治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对中美关系的分析洞察方面,新加坡政府高层有着科学理性的认知。在卸任后,李显龙就抛出一个关于中国的重磅预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睿智的政治家,李显龙显然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而新加坡不选边站队的核心外交政策,就是基于他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研判作出的抉择。他所提出的预言,就对中美矛盾和中美关系进行了深度分析。在他看来,中美矛盾始终存在,并将持续存在,这个时间周期很有可能长达10年甚至20年。李显龙之所以如此论断,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历史事实基础上做出的分析。在他看来,中美关系就是一种在相互合作中存在矛盾竞争的关系。从历史来看,也的确如此。自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就长期处于对立状态,20世纪60年代,中美更是在朝鲜战争上兵戎相见。而在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同样坚定地支持越南,为越南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则全面回暖,还一度迎来了“蜜月期”。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崛起复兴,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很多领域完成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中美实力差距越来越小,这让美国在维持全球霸权方面危机感升级。尽管中国“强而不霸”,但美国却主动对中国发起围堵遏制战略,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美国不断拉帮结派,企图通过多领域的施压彻底让中国屈服。反观中国,自身的底气越来越足,反制美国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此消彼长之下,中美就陷入了长期对抗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显龙指出,在失去重大威胁之后,中美关系就会变得充满争议,因为中美双方在立场和利益上存在很深的矛盾,中国持续变强,美国持续衰弱,在这个趋势下,中美矛盾也会持续激化。李显龙之所以如此笃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其父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的影响。而关于中美关系的语言,李光耀在其90岁之际曾出版了《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书中就提到,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这种斗争关系将会持续到21世纪后半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光耀和李显龙之所以对中美关系走向如此关心,实则是出于对新加坡生存发展的长期考虑。虽然说新加坡经济发达,但国土狭小,再加上地处马六甲海峡,扼守着全球关键的水道,因此,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大国都关注新加坡的政策走向。在美国的拉拢利诱下,东盟国家中的菲律宾已经彻底沦为反华国家,新加坡虽然同样是小国,但坚持不选边站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为例,他在任期间就重视发展中新关系。在卸任后,他转而为新加坡“国务资政”当顾问,其间依然发挥余热,为推进中新合作而做出努力。继李光耀之后,李显龙也采取了同样的对华政策,不仅领导新加坡政府实施中英双语,中国和新加坡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深入。作为昔日“四小龙”之一,新加坡之所以长期繁荣稳定,就是建立在正确的对华政策基础上。李显龙的语言和忠告,黄循财显然是谨记心中,那么,同为东盟国家领导人,菲律宾的小马科斯是否能从中得到反思呢?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