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竟直说不抵抗没有错,只是自己判断错了形势。

张学良在晚年结束软禁之后,曾有很多记者都想来参访这位传奇人物,毕竟他经历过中国的诸多重要事件。

最让人想知道的就是张学良当初为什么要放弃东北,当初手握二十万大军,却被日本一万多军队赶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张学良只愿意承认自己错判形势,并表示是自己下的不抵抗命令,与蒋介石无关。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开始了夺取东北的行动,然而就是这样的大行动,无论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都没有得到一丝的情报。

而在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无一人能及时联系上,蒋介石正在江西筹划围剿红军,张学良则是去看戏了,当时负责东北军务的荣臻也跑去给自己父亲祝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导致前线的士兵不知如何应对日军的进攻反应,从现在来看,很怀疑是日军故意挑选的的日子。

最先知道消息的则是,当时的驻守北大营的旅参谋长,他急忙把消息上报荣臻,但由于一时间联系不上,一面指挥部队抵抗,一面加急寻找荣臻的消息。

军队联络官历经数小时才找到了在宴席上的荣臻,荣臻一面上报张学良,又随即下发一道命令,让部队停止抵抗,不要与日军交火。

东北军战士虽然不理解,但还是选择服从军令,没有继续反击日军,而日军得寸进尺,开始向我国境内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荣臻也是联系不上张学良,等到张学良知道消息后,日本已经开始向省会进发了,当得知荣臻已经下达不抵抗命令后,张学良又再一次强调与日本不许起冲突。

蒋介石则是第二天才接到的电报,也是让张学良继续保持现状,让中国军队避开日军。

当时的东北军有三个选项可以选择,一是奋起反击,挫败日军的先头部队,占据要道防止日军进一步推进,此时的北大营中,有着东北军整整一个旅,日军的进攻部队最多一个营,完全有能力反击。

二是全力固守,抵抗日军的进攻,不主动出击也不让日军前进,这是中规中矩的办法,也是世界各国抵抗入侵的常见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种就是避战求和,把是战是和的选择权给了日军,很明显最后一种是最不好的办法,但蒋介石就选择了这一条。

蒋介石的处理办法就是找国联调停,他认为中国是受害国,国联肯定能把日本军队赶出去。

而且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蒋介石还给张学良发了一份电报,虽然是孤证,但真实性很高,表示只要日军进犯,就要力求避战。

而蒋介石对此的解释是,一时的战争带来不了和平,避战才能挽救民族,这样的理由堪称荒唐,结果就导致五个月日军就占据了东北,日军侵略野心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无论从蒋介石还是张学良再到荣臻,第一反应都是避战,而非迎战,足以说明此前蒋介石就提出了避战的政策,东北军亦是按蒋介石的命令行动。

而且在开战之后,蒋介石依旧不愿意选择抵抗,还喊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就与日军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随着东北的沦陷,日军攻击热河与上海,掩护伪满洲国的建立,此时的蒋介石仍带领五十万大军在进攻红军。

有人提议抽调主力去支援上海,则是被蒋介石严厉批评,称要忍辱负重,照顾全国的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就是伪满洲国成功建立,热河沦陷,而国联对日本的警告,日本根本不管,还退出了国联,蒋介石依靠国联阻止日军的计划破产。

那么张学良自己手握大军为什么会如此听蒋介石的命令?他为何不奋起反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