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共有662人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大会上,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国歌、国旗;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的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6位副主席中,共产党与民主人士各占了一半。结果出来之后,台下一片哗然,有不少高级领导私下议论:共产党打天下,民主人士坐天下。

尤其是李济深的争议最大,因为他过去曾是一位大军阀,帮助蒋介石杀害了不少革命人士。周恩来获悉众人的想法后,深感如不做通大家的思想,会影响李济深以后的工作,于是他亲自去向代表解释,称如果当初听他的话,有可能就不用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济深

01

李济深1885年生于广西苍梧的一个贫苦家庭,曾就读于保定军校。

清廷的腐败无能,使李济深有着很强的使命感。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派兵镇压起义军,李济深闻讯后与同学将保定漕河铁桥破坏,延缓了清军南下的速度,为起义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不久后,李济深就南下投奔到孙中山的北伐军中。

由于李济深作战勇猛,指挥有方,他逐渐在北伐军中崭露头角,成为孙中山麾下的一员战将。

四一二政变后,李济深奉命回到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派兵包围了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等革命组织,解除了工人的武装。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四一五中,有超过2000人死于反动派的屠刀下。

虽然李济深帮助蒋介石清党,但蒋介石的野心不断膨胀,开始铲除国民党有较高影响力的人物。在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期间,李济深致力于调解蒋介石与桂系李宗仁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蒋李的关系不断恶化,蒋介石认为李济深暗中联合李宗仁发难,便将其革职,软禁在汤山,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被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李济深并没有被蒋介石收买,反而对“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反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李济深支持蒋光鼐、蔡廷锴十九路军的行动。

十九路军抗日情绪高涨,但随着江西苏区红军的实力不断增强,让蒋介石寝食难安,调集十九路军南下围剿红军。这道命令,引起十九路军大部分官兵的不满,因为他们刚和日军交过手,不愿意中国人打中国人,让日寇渔翁得利。

尤其是1933年日军占领山海关后,让蒋光鼐、蔡廷锴更加意识到联共反蒋抗日,势在必行。

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成为李济深从“反共”到“联共”的转折点。

早在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南下围剿红军时,蒋光鼐就独自决定不再参加内战,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但蒋介石考虑到蒋光鼐上海抗战有功,既然不想带兵,那就让其担任闽绥靖公署的主任,但他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迟迟没有去上任。

当时福建的情况十分复杂,蔡廷锴进入福建后,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多次电请蒋光鼐尽快到福建上任,但他依旧不为所动。最后,蔡廷锴决定亲自到虎门,邀请蒋光鼐“出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光鼐

蒋光鼐到村头迎接蔡廷锴一行人,但也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便先开口“封住”蔡廷锴的嘴:“我的家乡盛产荔枝,几位远道而来,我请你们吃荔枝,但只叙旧,不谈政治。”

蒋光鼐与蔡廷锴一行人谈笑风生,同行的第二军军长香翰屏几次想插入正题,但都被蒋光鼐将话题转到别处。

晚饭过后,蔡廷锴、香翰屏再次劝说蒋光鼐:“你是有历史地位的人,难道就这样尽完责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