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夏子博 每经编辑:贺娟娟

保力新(300116)终究是要退了。

从坚瑞消防到保力新,从郭鸿宝到高保清,两任实控人无一不是付出心血,拿全部身家押注,以求挽救保力新的“鲸落”。

但资本市场是残酷的,5月17日,在资金扬弃下,保力新因股价长期低于1元,触发强制退市条件而进入停牌阶段,诸多努力付之东流,昔日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争雄的陕西锂电明星迎来终局,两人包括数万股民,皆成输家。

颇为讽刺的是,两任实控人曾爆发内斗、又“握手言和”,均是为股价所牵动,但一番努力下来,却让保力新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股价低于1毛钱的个股.......

败走收购

保力新的“陨落”,始于一场大型收购。

2010年,凭借自主开发的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坚瑞消防(保力新曾用名)登录深交所创业板,那年,郭鸿宝41岁,保力新从成立到上市也只用了5年,可谓意气风发。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坚瑞消防自主开发的S型气溶胶灭火系统属于小众,与市场主流的IG-54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相比,虽在安装方便、灭火效能、防护物维护等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并不具备改朝换代的能力。

再加上消防行业老客户依赖严重,销路始终未全面打开,据曾担任公司法律顾问的姚进峰此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忆,坚瑞消防作为上市公司,业绩承压,不得不转向常规消防市场,但面对4000多家行业公司共打价格战的局面,坚瑞消防业绩并未好转多少。

郭鸿宝这才萌生了跨界转型的念头。

“锂电池未来发展的瓶颈在消防安全上。”在坚瑞消防的一次会议上,郭鸿宝突然抛出如此判断。如今回看,不论结果如何,郭鸿宝眼光非常精准,颇具前瞻性。

2016年,保力新以52亿元高价收购沃特玛,正式进军锂电池行业,并改名“坚瑞沃能”,一时震动资本圈。

收购当年也是保力新最后的高光时刻——股价达到13.5元的历史最高点,公司2016年度实现38.19亿元的营收和4.25亿元的净利,同比分别实现557.03%和1102.98%的增幅。

按照铺设的路线,收购应是保力新二次新生:于如火如荼的锂电发展中水涨船高,一如诸多动力电池企业之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保力新官网

2017年年中,坚瑞沃能彻底剥离消防板块。技术派出身的郭鸿宝则前往澳大利亚,边度假边思考人生下一步。当时,有不少对沃特玛真实业绩和商誉价值的质疑,但姚进峰回忆,“老郭那时候选择了不理会——现在回过头来看,他还是太轻信了,看对了行业,但未必看对了人。”

后来,发展也确实不像想象般顺利,2017年,受诸多新能源车企骗补、政策补贴退坡等影响,直接砍断了坚瑞沃能的资金链,加之公司对收购沃特玛时所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全额减值,当年坚瑞沃能巨亏37.34亿元。

再后来,资金链断裂、起诉、冻结、执行……一切快得超乎想象,一度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争雄的沃特玛,迅速从顶峰陨落,面临破产清算。

而深陷泥沼、自救乏力的坚瑞沃能,似乎也只剩下破产重整这一条路能走,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破产重整,郭鸿宝背负数亿债务出局,榆林女老板高保清成为实控人。

积重难返

“从接触坚瑞沃能(保力新的前身)到最终下决心进入,我只用了3天时间。”保力新董事长、总裁高保清在接受《证券日报》专访时表示,“与公司原董事长郭鸿宝、副总经理兼董秘李军等公司高管接触后,感觉这个公司是可以做起来的,这个团队还是不错的。”

高保清的“大胆”选择其实也有些底气。

如今,新能源产业发展有目共睹,且在入主保力新之前,高保清有过一段锂电企业管理经历,曾操盘中锂新材扭亏为盈。

与郭鸿宝相似的一点是,高保清眼光精准,看好新能源行业,但她也和郭鸿宝一样——对企业调查不清,盲目“看人”收购。

仓促入主后,高保清才慢慢清楚这个摊子有多“烂”,据高保清此前向界面新闻透露“重整后上市公司当时就拿了一个内蒙工厂,电池生产装备也是沃特玛留下的,3GWh的装备实际上连0.5、0.6GWh都不够”,设备陈旧成本以及上游材料进价高企让业绩拨正非常困难。

为了这场收购,年近七旬的高保清几乎搭上了所有身家,不仅用个人资金补充运营资金,还白纸黑字地立下业绩承诺,保力新需在2020年至2022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亿元,否则需由高保清旗下公司补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保力新官网

但现实是,这位榆林女富豪依然未能挽救保力新“鲸落”,2020年—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41亿元、1.64亿元、1.91亿元、1.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33亿元、-1.87亿元和-1.88亿元,长期亏损。

业绩与股价双双滑落之际,曾亲手引入高保清、阔别保力新三年的保力新前实控人郭鸿宝骤然发难,2023年1月,其公开提请罢免高保清董事长职务。

郭鸿宝倒也坦诚,向媒体直言是股价低迷引发自己不满。“公司的市值高低与我息息相关,因为此前为公司的相关债务承担的连带责任至今还有数亿元没有还上。”郭鸿宝表示,“当时我们选择不参与公司管理,如果高总能提高保力新的市值,让我的债务能减少,我肯定是高兴的,我的债权人乐意给高总时间。”

当时,保力新虽是艘四处破洞的船,但还尚有两个股价支撑点:一为新能源赛道,二为高保清的业绩承诺。而三年下来,电池发展进入“死胡同”,业绩承诺也因高保清资产缩水蒙上无法补偿的阴霾,保力新别说股价回升,更是直接走到退市边缘,这才让郭鸿宝“坐不住了”。

盖棺定论?

高层公开内斗,一下让保力新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后来的故事大家或许也听过了,从两人矛盾激化到2023年5月握手成立子公司,共同为保力新寻找下一个风口——大容量储能电池。

实际上,仅从利益角度看,郭鸿宝及高保清二人是最希望保力新做大做强的,一个数亿元担保,一个也大量持股,二者身家皆系于此,握手言和也是必然,一如姚进峰所言,“保力新的新老实控人都做出了艰苦卓越的努力,大家都是希望保力新更好,而不是任由保力新鲸落,这才是此次合作达成的真正背景。”

这次合作,郭鸿宝是携“核弹”而归,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引述国内锂电行业门户平台“维科网·锂电”发布文章,郭鸿宝战略提议的公司奥林波斯送检了3000Ah大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经过近一年检测,具备获得国家级型式检测报告的所有条件。在单体容量、安全性、循环寿命、成本四个方面,均达到全球行业顶级水平,“有望成为储能技术的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此前三年的业绩哑火,似乎已让投资者对公司质地失望,再加上新国9条下A股市场“新陈代谢”不断进阶,“戴帽”消息引发了股民连续多日恐慌性抛售,保力新股价直接断崖式下跌。

如今,因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保力新也走到了退市的地步,两人包括数万股民,皆成输家。

颇为讽刺的是,公司股价始终牵动各方神经,公司争权内斗、频频运作也是为股价平稳,但一番努力下来,却让保力新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股价低于1毛钱的个股.......

保力新的兴衰,确有时也命也的因素,结局或从沃特玛收购敲定一刻开始就已注定,如今都在为当初决定还债:郭鸿宝调查不清,盲目“蛇吞象”,导致丢掉了上市公司,高保清同样未调查清楚,凭“感觉”接手了这么个烂摊子,最终回天乏术。

“老郭这人,对行业赛道的判断上眼光毒辣,但有时候过于性情,容易轻信他人,他这种性格在资本市场最容易受骗。”姚进峰曾感慨,“如今失去了自己一手创立的上市公司。他图个啥?”

再到后来,当提振股价成为驱动保力新的核心动力,这种逻辑是否与公司经营本末倒置?于一家科创型企业是否有益?值得保力新管理层及广大上市公司思考。

对此,记者致电保力新证券部并将采访邮件发至对方邮箱,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退市后,保力新再无股价烦恼萦绕,是偃旗息鼓,彻底泄劲,还是放手一搏,绝处逢生?值得长期关注。记者以为,以郭、高二人之“闯劲”,似乎并不会甘心认栽,围绕在保力新身上的事还远未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