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纵有万般不舍,但厂子完成了历史使命,作出了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在明湖热电厂工作了近30年的老员工,看着100米高的燃煤炉烟囱正式开拆,宋国山心里百感交集。

5月23日上午9时许,随着液压破碎锤在烟囱顶部开始拆除作业,济南第一座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企业在供热服务近40年之后,明湖热电厂宣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它的兴建和告别,既是一部城市供热史、环保史,也见证了城市更新进程中强省会的新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首座,明湖热电拔地起

生产路上,车流、人流来来往往,停产备用两年之久的明湖热电厂厂区一改往日的安静,也变得热闹起来。这一天,是明湖热电厂正式关停的日子。

就在烟囱拆除现场,有职工互相交流着此刻心里的感受。作为明湖热电厂生产技术处负责人,宋国山近30年的工作生涯全部奉献给了供热事业。“就在今天早上,还有老同事进来看两眼,没办法,太难割舍了。”用他的话说,住在厂子周边的宿舍,与这座热电厂同呼吸、共成长的职工们,每天路过不进来走两趟,心里就感觉不得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济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当年明湖热电厂周边的藕池变为商场,越来越多的济南人住上了楼房,对集中供热的渴盼也与日俱增。随着二期工程的上马,明湖热电厂供热面积逐步扩大,告别蜂窝煤、用上暖气的舒适生活让人们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后来,南郊、北郊等多座热电厂建成投产,集中供暖在济南已真正成为生活必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卫蓝天,环保升级“泉城蓝”扑面

这不是宋国山第一次告别“老朋友”。

2016年4月,明湖热电厂拆除了两台服役20年的35吨燃煤蒸汽锅炉。那是1996年,宋国山走出校门,进入了明湖热电厂,这两台35吨燃煤蒸汽锅炉和他一起扛起了济南供热,并肩工作了20年。宋国山回忆,正拆除的烟囱下面的房子,曾是他刚进入厂里睡过的宿舍,“这么多年下来,和设备培养了感情,每一台设备的脾气性格、能出多少力都门儿清。”

就在明湖热电厂正式关停这一天,济南又是湛蓝的晴空。而这背后,有着一段济南人难忘的治霾攻坚记忆。在铁腕治霾的思路指导下,济南下决心啃“硬骨头”,加快能源、产业、工业落后产能的淘汰与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明湖热电厂淘汰2台35吨燃煤锅炉后,新建1台42兆瓦的燃气热水炉,加上此前进行了环保治理,完成厂区锅炉环保设施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实现环保节能高效供暖。在2018年3月底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蓝天保卫战》专题中,就专门报道了明湖热电厂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中就有宋国山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数据说话,“泉城蓝”清新扑面。2021年,济南全年共229个优良天;2022年,济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10天;2023年,济南细颗粒物PM2.5较“十三五”末改善22.4%。

今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济南入选周边游最热门城市,位列全国第7位。外地游客盛赞济南风景很棒,空气非常好、泉水很清澈。“今天早上我还看了一条新闻,济南发现了新物种,说明咱们济南不光蓝天白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宋国山兴奋地说。

做强“圈心”,绿色低碳向“新”行

将思绪拉回现实,充足可靠的新热源,是济南能源集团关停明湖热电厂、实现蓝天和温暖兼得的底气。去年以来,济南能源集团积极引进外热,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供热“一张网”向“新”蓄势发力、向“质”攀高跃升。

济南都市圈作为国家级都市圈之一,赋予了济南在国家层面引领区域发展的重大使命。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高水平建设济南都市圈。济南都市圈,以实施“强省会”战略为牵引,抓好城际高铁、跨区供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圈内城市协同融合发展。而明湖热电厂关停背后,正是跨区供热的破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目前,济南能源集团供热面积已达2.9亿平方米。济南市陆续实施了石热入济、聊热入济项目,到2025年底将增加超1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其中,2023-2024采暖季,石热入济项目已承担起济南西部城区部分供热任务,在接下来的2024-2025采暖季,将大范围供暖,实现全面达产。正在实施的聊热北线长输热源工程,管网长达105公里,将热源从电厂输送至济南市区,供热面积可覆盖7000万平方米。未来,西部外来热源将自西南方向进入济南城区党杨路泵站,通过刘长山路、二环西路、经十路、经一路等热网主管线供应至原明湖热电厂供热区域,可有效提高该片区的供热舒适度与稳定性。

可以说,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让绿色低碳发展资源共享,明湖热电厂的退出,正是这一“红利”的直接体现。

告别“明湖”,城市品质再提升

在离明湖热电厂百米烟囱北边不远处,曾有一处叫“明湖”的地方——明湖大酒店,只不过它现在已然没有了踪影,只留存在记忆中。如今,明湖热电厂的关停,又一处“明湖”告别大明湖,城市更新进程加快,济南的城市品质将再次得到提升。

围绕大明湖,南北两岸倒映在湖水中一度“楼影绰约”。在南岸向北望去,明湖热电厂百米烟囱直刺蓝天;在北岸南眺千佛山,曾经的东湖大厦一度盖过“网红”超然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美的追求,人皆有之,城市亦然。在强省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济南下决心焕发新气象、新活力。2022年,济南市出台了《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四大更新圈层,整座城市为之焕然一新。

为保护千佛山至大明湖景观轴线视廊,2022年2月济南依法对东湖大厦进行了综合整治,重现大明湖视廊。在摆脱近百米高的东湖大厦的“压力”后,51余米高的超然楼超然脱俗,因亮灯爆火出圈,宽阔的天际线和一脉相承的山水风景吸引八方游客,济南就此得到持续不断的流量。

按照明湖热电厂关停施工计划,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大明湖南岸完成“透湖”改造后,没有了100米高的烟囱“碍眼”,将还大明湖景区西北方向视廊一片清爽。与此同时,根据规划,明湖热电厂现址土地性质调整为城镇住宅用地,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并参照周边地块的使用情况,打造一处高品质住宅区,提升主城区整体形象,改善周边环境品质。

改变的是面貌,不变的是奋斗。这是一个更新的济南的缩影。

记者:罗晓飞摄影:郭尧校对:冬平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