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戴广禄耳中时,已年过古稀的他再也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情绪,双手掩面蹲下痛哭流涕,然而他的嗓子早已嘶哑,此时竟发不出一丝声音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这天下午,戴广禄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来到戴家府邸,原本的府邸如今已然是一片废墟。

看着眼前的废墟,戴广禄用嘶哑的嗓子艰难地说出了几句话:

“万龄、万春,日本人被打跑了!你们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的背后,却隐藏着敦化戴家一段惨烈的历史:

以戴万龄为首的戴家54人,前仆后继地投入到抗日救国中,在抗战中,戴家先后牺牲了50余人,只有戴广禄和几名烈士遗孀、几个年幼的孩子活到了抗战胜利……

古有杨家将,今有戴家军

戴万龄生于1871年,打小就跟着父辈一起闯关东,一路从山东老家来到了吉林额穆县戴家堡子,从此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万龄

几十年后,戴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家族,一些旁系也迁了出去,戴万龄这一支就是在这时迁到了敦化,并在这里落脚扎根。

又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打拼,戴家终于有了起色,拥有不少的产业。

这期间每经历一次大的挫折,戴万龄就改一次名字,先后用过的名字有万龄、彭龄、喜龄等,而“凤龄”这个名字则是最后一个,也是他用得最久的名字。

后来到了戴凤龄当家的时候,戴家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油坊、磨坊、药铺、百货、养殖园等多家产业、坐拥土地四百余亩的豪门巨擘,家族资产甚巨,已然是方圆百里之内的富贾。

年幼时的戴凤龄常听老人们讲起岳飞、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事迹,这让自小经历了无数苦难的他形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而且发迹之后的戴凤龄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苦难。

他开始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邻里乡亲们,并教导戴家子孙要多行善事,因此在当地一带颇有声望,深受乡亲们的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凤龄有6个儿子,来自孔子之乡的他为每个儿子都起了个充满希冀的名字:克勤、克俭、克吉、克志、克选、克政。

而且每一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家国情怀和朴素作风,深受敦化百姓称赞,戴家也成为敦化城里的名门望族,然而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原本辉煌昌盛的戴家却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戴凤龄看着敌军的胡作非为,浓厚的家国情怀让他深刻地意识到:没有国便没有家!于是他决定投身抗日救国中来。

从此刻开始,戴凤龄的人生目标便只有一个:将日本人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为了抗日,戴凤龄将部分家产变卖,用换来的钱购置了两百多支枪支以及一批弹药,打算和6个儿子一起组成抗日行动队。

恰巧此时戴凤龄的结交兄弟王德林率领救国军来到敦化,戴凤龄当即率全家老幼悉数加入了救国军,就如历史上的杨家将抗金一般,“戴家军”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如此,戴凤龄还利用自身的声望,在村子里召集了两百多名年轻力壮的青年加入救国军,这些青年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平日里以打猎为生,所以使枪弄棒都不在话下。

戴家人和这两百余名青年共同组成了抗日救国军第五营,以戴凤龄为营长,戴克勤、克俭、克吉为连长,克志等9人担任副连长,还有戴凤龄的两个孙子担任警卫员,从此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行动中。

身先士卒,勇冠三军

戴家军成立后的第一场战役,便是跟随救国军攻打敦化县城。

这场战役中,救国军面对数倍于自身的敌军兵力丝毫不惧,在王德林的带领下朝着敌人杀去,戴家军更是如此。

年过花甲的戴凤龄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手中的枪每一次响起,都伴随着一个敌人的倒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身后,戴家军的战士们宛若敢死队一般,全然不顾自身的性命安危,将满腔的怒火用手中的长枪迸发而去。

在救国军的浴血奋战下,敦化县城一度被成功攻占,让敌军吃下了一次大败仗。

不幸的是,由于内部出了叛徒,使得救国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被敌人得知,导致敌军迅速调集大批援军前来支援。

救国军此前能够攻占县城,全靠将士们的浴血拼杀,而一旦敌军的援军抵达,双方的兵力将更加悬殊,再加上装备的差距,使得王德林和戴凤龄都意识到:撤退才是明智之举。

不得已之下,救国军开始撤离敦化县城。

撤离之时,戴凤龄特地派人给家中送信,让家人把库存的枪支、弹药和现金等物品紧急整理,随后跟随救国军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凤龄和戴家的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一走,他们将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戴家了。

就在家人收拾好物品跟随救国军转移后不久,日寇便赶到了戴家府邸,将这座大宅院付之一炬。

伴随着熊熊烈火而消失的,除了戴家几代人的心血外,还有着戴家人心底最后一丝对家的眷恋,也更加坚定了戴家人同日寇作战到底的决心。

救国军转移后,继续在吉林和黑龙江境内进行抗日运动,戴凤龄率领戴家军也在多地和日寇作战,参加了多起战役,其中包括攻打宁安、汪清等。

每一次作战,戴家军总是冲锋在最前,戴凤龄更是亲自上阵,手持双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几乎没有一个敌人能够在他的面前站着活过十分钟。

在戴凤龄的以身作则下,戴家军的每一个战士都争先恐后地出击,将日寇的进攻一次次打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渐地,戴家军成为了日寇的噩梦,也使得日寇对戴凤龄等人恨之入骨,在军中发出悬赏,势必要活捉戴凤龄。

话虽如此,可戴家军岂是这么容易就被攻克的?中国人民的决心又岂是能被消磨的?在紧接着的一场战役中,戴凤龄带领戴家军,便让日寇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那是在1933年的1月,吃了数次败仗的日寇向吉林东部调集了大批援军,扬言要将救国军一网打尽。

在形势所迫下,王德林被迫带领救国军撤退到了黑龙江老黑山地区,这里毗邻中苏国境线,也就是说救国军已经退无可退!

面对日寇的围攻,王德林指挥救国军背水一战,战士们的斗志被彻底激发,利用地形优势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戴凤龄更是身先士卒,一连三次与敌军正面作战,用手中的双枪击毙了一百余名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如此,可敌军依然不死心,而且救国军手中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一旦彻底消耗完,到时候就成了案板上的鱼!

危局之下,王德林决定暂时退入苏联境内,再从苏联绕道回到国内继续作战,在那个时刻,这个决定是王德林作为救国军首长所必须要做的!

然而,戴凤龄一听说要撤入苏联,立刻就变了脸色,他义正言辞地说:

“我戴洪昌是中国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打跑日本人我绝不离开祖国!”

言毕,两人紧紧相拥,戴凤龄继续带着戴家军同敌军作战,王德林则带着部分救国军的战士撤入苏联境内,分别之时他将仅剩的弹药几乎都交给了戴凤龄。

分别之后,戴凤龄面临着被敌军重重包围的局面,眼下的局势堪称“必死之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使再困难的局面,在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勇气面前,也会被彻底击碎!

戴凤龄将战士们分为几组,决定使用小组吸引火力、主力突袭敌军的策略战斗。

在随后的作战中,戴克勤、戴克俭等人率领小组不断佯攻,利用敌军对戴家军的仇恨从而达到诱敌的目的,随后戴凤龄率领主力暗中突袭,给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经过几次的突袭,敌军被击毙二百余名,但戴家军同样损失惨重,伤亡超过一百人,最终在几次浴血奋战过后,戴家军终于杀出重围!

杀出重围后,戴家军一路撤退到了汪清县境内,并在这里停留驻扎了一段时间,一是恢复元气,二是在此等待即将到来的周保中部队。

这年冬天,在陈瀚章的建议下,戴凤龄带着戴家军加入了周保中部,从此戴家军开始了在我党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入周保中部队后,戴凤龄和柴世荣副军长配合密切,经常在一起商讨战术,两人合作之下,打得敌军狼狈不堪,立下不少战功。

此后,戴凤龄跟随周保中先后辗转吉林、黑龙江等地,参加了数十场战役。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那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让他每一次都会冲在最前,用手中的双枪保家卫国,军中不少人都称赞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从1931年投身抗日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六年里,戴凤龄可以说“很幸运”。

因为他每一次都能在最前线的战场上、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下活下来,然而“好运”也有戛然而止的时刻。

1937年,戴凤龄所在的东北抗联第五军前往密山一带作战,戴凤龄本来打算跟随部队前往,但周保中考虑到他已经66岁,不再适合上前线,便让他在宁安留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局势是,联军面临着补给困难的问题,同时枪支弹药也十分紧张,还要防备敌军不时的围剿。

如此局势下,周保中让戴凤龄所在的团负责筹集军粮,为了早日筹到粮食解决燃眉之急,戴凤龄决定从敦化老家筹集。

为此,戴凤龄派遣了几位副连长前往筹集,但因为有汉奸告密,使得前往筹粮的副连长尽数被日寇抓获。

之后戴凤龄又陆续派了几批人,但几乎都被日军截获,只有一人侥幸逃脱,而此时前线的联军战士们,已经断粮达到七日之久,若再筹集不到粮食,战士们将会被活活饿死!

想到这里,戴凤龄再也坐不住了,亲自带人秘密回到敦化老家筹集粮食,其中就有他的三子戴克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戴凤龄不再“好运”,因为汉奸的出卖,使得戴凤龄一行人的行踪被敌军得知,最终导致戴凤龄被敌军抓获,戴克吉侥幸逃脱。

对于这个让自己吃尽苦头的对手,日寇对戴凤龄动用了惨无人道的酷刑:为了防止戴凤龄逃跑,日寇用铁丝穿过他的双手大拇指,再从缩脖骨穿过,最后又将他绑在铁板上,用冰冷刺骨的河水浇透他的身体……

即便是在如此酷刑之下,戴凤龄没有丝毫的惧色:他怒目圆睁,瞪着身边的日本宪兵,双臂青筋暴起,全身上下早已被鲜血染得透红,但口中的怒骂声依旧不绝于耳。

戴凤龄被捕后,他的儿子戴克吉组织队伍进行救援。

虽然击毙了数十名敌军,但无奈敌军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营救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就连戴克吉自己,都在与敌军的交战中不幸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翌日,戴凤龄被敌军押往敦化县城宪兵队,在这里敌军用更加残酷的刑罚来逼问他周保中和抗日联军的踪迹,戴凤龄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甚至连张口的力气都没有。

约莫几个小时后,戴凤龄已然濒临死亡,可出于本能,口中依然微弱地说着:“打鬼子……”

直到此时,敌军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老人有着多么惊人的信念。

随后,宪兵将汽油泼在了戴凤龄身上,又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扔了过去。

顿时熊熊烈火将戴凤龄吞噬,他身下的铁板都被烧得通红,可戴凤龄依旧怒声叱骂。

不知过了多久,这里没有了一丝声音,有的只是空气中弥漫的黑烟和地上一具挺拔依旧的残骸,六十六岁的戴凤龄壮烈牺牲!

戴凤龄牺牲的消息传到第五军后,全体战士无不肃立,戴家军的同志们用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朝着敦化县城的方向,久久地沉默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门忠烈,英魂永存

戴凤龄牺牲后,他的儿子们接过了戴家军的大旗,继续在战场上抛洒着热血。

长子戴克勤是戴凤龄最满意的儿子,投身抗日前他就继承了父亲敢打敢拼的精神,将戴家的产业打理得有理有条。

而在投身抗日后,他和父亲一样总是冲锋在最前方,完全将生命置之脑后,部队中不少人都称他为“拼命三郎”。

1935年,东宁突围战,戴克勤一同以往般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就在交战最为激烈的时候,两颗子弹划破空气,而后穿透戴克勤的腿骨射出!

此战过后,戴克勤因腿伤过于严重而无法再上前线,组织安排他回到敦化老家养伤,然而就在他回到敦化不久,就被汉奸出卖,以至被敌军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之而来的,就是丧心病狂的折磨与摧残,宪兵将他的指甲残忍地拔下,用细长的铁钉将他钉在木板上吊起,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即便如此,戴克勤和父亲一样毫无屈服之意,敌军只得将他关押在牢狱中。

后来在一位远亲的帮助下,戴克勤得以被保释,然而回到老家养伤不久后,戴克勤终因伤势过重于1945年3月去世,他也是六兄弟中最后一个牺牲的。

戴凤龄的次子戴克俭,则是在与敌军的交战中壮烈牺牲。

那场战役十分激烈,抗联和敌军交战许久,终因敌军援军抵达被迫撤退,戴克俭负责为部队做掩护而留在最后。

交战中,戴克俭一连击毙数名敌军后,被一颗榴弹炸伤,最终因伤在战场上英勇壮烈!

三子戴克吉前文提到过,在戴凤龄被捕后组织的营救行动中不幸中弹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子戴克志在1935年的宁安战役中,被敌军的机枪击中。

重伤之后,戴克志依然端起钢枪,朝着敌人扫射,这位不到三十岁的英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旧抛洒着最后的热血。

五子戴克选比较特殊,他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也没有直接参加抗日战争,而是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为抗日做贡献。

当年戴凤龄率全家投身抗日时,戴克选还在读书,他原先也准备上前线作战,但是在陈瀚章的劝说下,他选择了打入敌人内部。

不久后,戴克选化名进入敦化伪警队担任情报员,这个职务正好可以让戴克选接触到一些抗联所需的情报,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为抗联提供弹药等支持。

1939年,戴克选在一次购买子弹时,被两个同僚所怀疑并以此为由对他进行勒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克选当然不会同意,当即和两人扭打起来,不幸在打斗中头部受到重击,当场昏厥过去。

尽管两人赶忙把他送到了医院抢救,但戴克选最终还是因为严重的脑出血而不幸牺牲。

最后的幺子戴克政,是六兄弟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自从16岁跟随父亲投身抗日以来,戴克政接连在多起战役中立下战功,战场上的他弹无虚发,平日里的他谈笑风生,深受父亲和战友喜爱。

1938年8月,戴克政在一次作战中腿部受伤,被迫和另外13名战士留守在宝清县临时营地。

这天下午,二百多名敌军突袭营地,将营地团团包围,戴克政率领同志们与敌军展开激战,历时三个小时击毙几十名敌人,最终因弹药耗尽而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至此,戴凤龄和六个儿子全部为抗日献出了生命,当真是满门忠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除了戴凤龄的儿子们,他的女婿和戴家的女眷们,同样是为国捐献的烈士和不输男儿的巾帼英雄!

时间来到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然而此时的戴家,却只剩下一个年过古稀的戴广禄、几名烈士遗孀,还有年幼的孩童……

如今,一本记载戴家英勇事迹的小说《戴家大院》已经出版,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浮出水面,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戴家的这段历史。

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烈士、是英魂,更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面对侵略所展现出的坚强不屈、不畏压迫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