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机“闹”春耕现场会。

近年来,贵阳贵安积极推动山地智能农机研发制造及推广应用,多方联动探索打造山地农机产业发展链,助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机农艺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补齐农机应用服务短板,提升农业产业农机装备应用水平,促进乡村产业加快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万农机“闹”春耕。

一是抓农机化技术推广。紧紧围绕粮油和特色产业,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聚焦粮油生产“六大工程”示范点,积极组织实施山地农机化项目,2023年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9.58%,2024年春耕期间,贵阳贵安已投入各类农业机械5.85万台,开展机耕作业177.46万亩,机播15.7万亩,机收29.5万亩,检修农机具3.58万台。积极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294万元,补贴机具1369台(套),受益户数1091户。一体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农机应急中心“双中心”建设,清镇市、乌当区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已挂牌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万农机“闹”春耕 。

二是抓农机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每个涉农乡镇实现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培育巩固,贵阳贵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达90家;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及应急作业组织建设、农机化示范应用基地建设等项目,充分调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生产积极性,探索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模式,逐步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促进小农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提供了借鉴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机“闹”春耕现场会。

三是抓农机化人才培育。举办2023年贵州省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贵阳市“农机‘闹’春耕现场会、贵阳贵安粮食作物(水稻)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等活动,多措并举、全方位普及农机驾驶操作、维修管理、安全监管、农机农艺融合、粮食及特色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等实用技术,着力提高广大农机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对农机技术人员和合作社、农业企业机手的培训,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机手、修理工8853人次,今年5月中旬在修文县举办了贵阳贵安油菜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修文县春海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孙鸿2023年5月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詹阳重工农机制造车间,已生产好的农机产品整装待发。

四是抓适宜农机研发制造。加快适应丘陵山区的高性能、复合型农机具研发示范推广,协助詹阳重工在贵安新区、修文等地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研发生产适宜贵阳山地的小型农机。2023年以来,詹阳重工已生产230台水稻钵苗播种机、390台钵苗高速插秧机,560万张钵苗秧盘等机具投入全省市场。积极推动贵阳市与省科学院战略合作,围绕解决水稻育秧盘的“本土化”“降成本”等问题,实现水稻育秧盘的本土配套,试验推广了20万张,取得1项专利技术,实现推广产值约80万元。(图/文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