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上一篇文章在此。

【资料来自《一一二师唐山丰南抗震救灾英模集》和胡邦明同志等等。】

我们在以前简要介绍过了不起的原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四团一营二连,又叫做何万祥连和红二连。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都记得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不花钱就请不动”的军阀雇佣军有本质区别,在任何一次自然灾害面前,人民子弟兵都冲在前面。在上个世纪,有一次非常严重的唐山大地震,当时很多打过仗的老英雄们又带着新一代的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抗震救灾。本文所涉及的优秀同志们已经是当时的年轻一代,我军来自于红军时代的红色品质代代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三十八军的同志们在这次救灾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这里先简要介绍红二连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不怕余震和危险勇救幸存群众

连长李文生和指导员黄嘉祥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他们顾不上没吃饭喝水的辛苦,马上整理队伍赶到现场。当时建筑物倒塌、满目狼藉;个别地方还有一些微弱的呼救声。二班同志在一些倒塌的房顶上,仔细倾听哪里还有动静,有人感觉到脚底下传来非常轻微的声音。他们就在传出声音的地方,飞快地抬走残砖碎瓦和断裂的水泥板……副班长于兴峰和战士谭松山抢先钻进去,一边儿往外扒砖头,一边儿观察。

在售票室里,有群众被震裂还没倒塌的墙壁挡在那儿,里边儿有一些断裂的木板,支着一块快要倒下来的水泥板。这岌岌可危的样子非常可怕, 缝隙也非常小,没有办法进去救他。指导员黄嘉祥和副指导员齐继业集合在场的同志一起研究营救办法,大家决定打通这个断墙。于兴峰和谭松山两名同志又钻进去半蹲在洞里蜷曲着身体准备把墙凿穿。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一次余震……碎砖又掉下来了……领导们让他俩先上来,可是他们说:“要先把阶级兄弟救出来……”副指导员也安慰里边的群众说,“不要怕,只要我们在一定把你救出去!”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他们终于把被困在里边的售票员刘连玉救出来了。刘连玉特别激动地说,“是毛主席派亲人救了我!我一定努力为党,为人民工作,报答毛主席的恩情……”

与此同时,炮排的同志们正在对受困旅客王光恒进行施救。当他们扒开断裂的水泥板和砖头,两米多深以下的地方又有几块倒塌的水泥板。王光恒就蜷缩在这几块水泥板交错的空隙当中。不幸的是。他的左臂被一根水泥大梁压住了。如果拖时间长了,不仅这左臂保不住,整个人都有危险。就算是紧急做截肢手术都来不及,因为当时时刻都有余震。团支部副书记、副班长左昌远下到这个洞里安慰他,并且在旁边尽量掏掉碎石和砖头, 大家想尽办法要把水泥板撬开……同志们让他休息一下,他说,“早一秒钟救出来,就让他减少一点痛苦!”因为这些东西都压得死死的,费了半天劲也只套出了一个不到30厘米的小洞,只刚刚好够把脸伸过去看一下。经过观察,同志们发现必须把这个大水泥梁抬起来,一开始五个同志上来没有成功,七个同志上来也没有成功……最后整个排的人都来了,连抬带撬,终于把这条水泥大梁的一头抬起了大约十个厘米。战士支新军冒着大梁一旦滑落会被砸死的危险,双手抱着王光恒的手臂迅速抽出来……王光恒劫后余生,他说:“感谢解放军给我第二次生命!”

首都钢铁公司青年工人赵前明来唐山出差,在车站遇险被困。战士们发现他被压在废墟里面,迅速地扒开一个两米多深的洞口。九班长吴冲树带领战士猛地钻了进去,用双手扒开碎砖乱瓦,发现了遇险的赵前明。战士们恨不得一下子把他背出来。但是,沉重的水泥板紧紧压住了赵前明的左腿和踝关节,怎么也弄不动。吴冲树和战士们找来了千斤顶,但是,水泥板太大太重,顶不起来。又找来钢钎凿孔,还是不行。这时余震不断,四周的碎石一直往下掉。战士们全然不顾个人安危,不断鼓励他坚持下去。赵前明看到亲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抢救自己,感动地说:“把我这条腿锯掉吧!只要生命在,一条腿也能干革命!”共产党员吴冲树坚定地回答:“不管困难多大,我们也要把你救出来,千方百计保住你的腿。”连续十多个小时,吴冲树冒着生命危险,洞里洞外,八进八出,一会用锤打钎,一会用锯锯钢筋,一会又找来撬棍撬水泥板。战士们每次都要换他,他总说:“洞里情况,我熟悉!”说着,又钻进那四周都是碎水泥板牙子、断钢筋茬子的小洞里,尽管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又闷又热,仍然顽强战斗。他和战友们一起,在兄弟部队的大吊车配合下,终于救出了赵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九日,三班和炊事班的几个同志,为抢救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已经奋战了一上午。可是,仍然有一根水泥梁卡着小孩的左腿,怎么也拉不出。孩子一阵阵昏迷过去。战士们看到孩子脱不了险,心如油煎一样难受。这时,指导员黄嘉祥、副指导员齐继业、司务长杨启祯和三班的同志在一起来研究,决心做到: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争取。为了加快抢救速度,黄指导员积极找凿水泥梁的工具,齐副指导员几次下到洞底和三班的同志共同战斗,并鼓励大家说:“孩子是革命的后代,我们就要想一百个办法、一千个办法救活他!”为了防止余震时落下砖石砸伤孩子,共产党员、三班长李国强弓身护着孩子。新战士谢仲林一边抠小孩周围的砖块泥沙,一边观察孩子的神态变化。看到孩子干渴要喝水时,全班同志就把仅有的半壶凉开水一滴一滴倒进孩子嘴里,看到表情有些痛苦,就请来医生诊治,并给孩子打了针。当水泥梁凿到一半时,几根钢筋交错着,再也凿不动了……他们就顺着凿通的一点孔隙,穿进钢丝绳,捆住水泥梁,进行起吊。由于太重,吊不动。他们就决定利用起重时的震力,使水泥梁稍微能抬起一点的时机,一点一点地往外移动孩子的脚。于是班长指挥吊车,战士郭平化在洞里抱着孩子,谢仲林趴在洞里把手顺着孩子的腿伸进梁下,吊车和三班的同志们密切配合,终于安全地救出了孩子。在场的群众都特别感动地说:“这孩子可是亲人解放军从虎口里救出来的啊!”

红二连的干部战士,在抢救阶级亲人生命的战斗中,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险;英勇顽强,一往无前,什么困难也吓不倒。他们有的冒着频繁的余震,在洞内连续作业五小时,晕倒了,醒过来再干;有的为了尽快救出阶级亲人,双手扒砖抠土,十指磨出了血,也顾不得包扎;有的在断碎的水泥柱、楼板即将塌落的危险时刻,勇敢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有的在碎石乱砖脱落的情况下,跪着双膝,撑着双臂,弓着身子护着群众,不使阶级亲人再次受伤;有的为了敲掉压在阶级兄弟身体上面的水泥板,为了保护阶级兄弟不致再次受伤,竟用自己的双臂垫在下面,当把水泥板砸碎时,战士的手臂却是一条条血印……

在抢救现场上的群众无不受到感动,激动地说:“解放军真是心红胆壮为人民啊!”

我们红二连的同志们对于受灾群众哪怕有极其微小的希望都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营救,对党对人民体现了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一切以群众为优先

这场灾难发生在夏天,这种天气就是什么都不干,过一会儿都会口干舌燥。当时灾区道路阻断,国家救灾物资一时还没有运到。我们的红二连同志积极抢险,宁可两天一夜不吃饭,也要把部队的米先拿出来熬成稀饭端给受灾群众。我们的干部战士嘴干裂到出血的时候,面对车站废墟里扒出来的三十筐鲜水蜜桃,谁都不吃。加上营房留守同志送来的40斤苹果,同志们一个不剩都拿来分给了受灾群众……

灾后天气也不好,夜间有时会出现大雷雨。大家担心给群众搭的棚子会漏雨,找了所有的塑料布和油毡布给群众用,并且挨家挨户检查,重新加固他们的帐篷。有的实在缺东西的时候,战士们就贡献出来了自己的雨衣……黄嘉祥和齐继业连夜给老大爷修补漏雨的棚子,他们自己淋透了,全身往下滴水。施汉成老大爷对自己的小孙女儿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他们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我们的亲人!这要是在旧社会,谁管咱们啊……”天快亮了,雨停了之后红二连的脚步没有停,他们来不及去换干衣服,像战争年代那样,都挑起水桶,自发去给群众打水……

五班长孟广忠和战士曹庆明、王志明、徐培元一起照顾从山西榆次来唐山探亲的樊立卿老人,由于在地震时得病又受了伤,同志们帮她洗衣服、喂饭,请医生来看病;还找了两个原籍是山西的战士跟她拉家常……等老人恢复好了回家时,同志们开了欢送会。老人告诉儿子女儿一定要写感谢信,让同志们放心……她说,“毛主席是恩人,二连都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战士……”

震灾之后,马上就是立秋。这个地方末伏过后就开始变冷了。全连分头走家串户调查大家的棚子,然后选了向阳而且避风的地方,苦干了十多天,给受灾群众们盖上了简易的过冬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充分发挥革命宣传文艺战斗作用、鼓舞人民群众

党支部投入抗震救灾第一天起就注意宣传毛泽东思想,相信灾区的广大群众只要充分发动起来,力量就是巨大的、无穷的。他们宣传中央领导的慰问电报、宣传党中央同志们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宣传一方受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伟大真理。唐山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大家对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树立起了足够的信心。

在红二连的驻地唐山京剧团家属院,尽管受灾情况严重,幸存群众们仍自发成立了一支15人的宣传队。退休老艺人卢贵和说:“在旧社会,如果遭到了这么大的天灾,我们这些人就只能上街卖唱乞讨了……要不就是拄个棍子到处逃荒……现在全国支援我们,我们要和解放军同志们一起努力干,建设新唐山。”共产党员白英明坚决表示:“我们要充分发挥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要用一支歌、一段戏鼓舞群众……”有的同志自己家里遭了灾,亲人伤亡也来帮着演出……尚莉莉父女俩负了伤,家里的东西也都压在废墟里,他们不顾抢救自家财产就开始投入了工作。卢贵和带着头跑回到艺校的废墟里,寻找那些没被砸烂的乐器。大家自编节目,歌唱先进人物、表扬模范事迹……

在街头演出的时候,很多人涌上来跟他们握手;在临时的医院慰问演出后,很多伤员流着热泪表示一定养好伤,争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

商业系统几个单位的职工也都团结起来自发成立了抗震救灾的小分队。供销社宿舍院子里住的24名职工除了一个重伤员之外,其他都轻伤不下火线,重新开始工作。

红二连一边劳动,一边宣传;劳保服装厂的干部群众也斗志昂扬,宁国彬主任说:“开滦工人出争气煤,唐钢工人炼争气钢,我们就是拼上老命也要让他们穿上新的工作服!”开始作业任务之后,在红二连的帮助下,工人们抓紧开了工,第一天就完成了原定四天的清仓任务。第二天开始,大家扒出了机器,整修了厂房;第三天下午机器就正常运转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真是红军的好后代”

全连原有7名同志家中有各种困难,有10名同志家就在灾区一带。他们的家庭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亡损失,可是同志们牢记我军的建军宗旨,坚决服从党的需要,服从唐山人民的需要,一心扑在抗震救灾上。这17名同志都给家里写了信,还做思想工作。副指导员齐继业家在灾区,亲属说他家的房屋倒塌,父母生死未卜。他向亲属回信说,“有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天塌地陷也不怕,我是共产党员,要一切服从全局,一切听从党的召唤……”

红二连的干部战士连日来,在扒库清仓工作中,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地震震坏了唐山市五金库,听说大约有九百吨各种金属物资压在地下,上级指示红二连去清理,并要求三天清理完毕。他们接受任务后,立即投入了紧张战斗。金属库的废墟里,金属材料和倒塌的砖石混在一起,干部战士一边清理砖石泥土,一边清理五金器材,经过三天奋战,终于把埋在地下的近九百吨各种五金物资一件一件地扒出来了,每个人平均扒出十五吨。然后,有的用肩扛,有的用棍子抬,全都运到公路边上。每送出一次,都要往返于坎坷难行的瓦砾堆上。金属物资件件都很重,每个人的肩膀都压红肿了,起了一个个血泡,上午干半天后,吃了午饭再干时,东西往肩上一放像刀割一样疼痛,大家互相鼓励,坚持战斗。紧张地干过一天后,晚上躺在床上,双肩疼得如同火烧一样,长时间不能入睡,大家都默默地坚持着,第二天起来照样干,谁也不叫苦不叫累……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各种金属物资终于一点不剩地全部扒了出来。

唐山市梳棉厂在地震后厂房倒塌了,里面压住了六百包棉花和各种梳棉设备。这个厂原有职工134人,地震后还剩83人,又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妇女。凭本厂职工力量,要三个月才能清理完,干部工人十分着急。红二连想工人群众之所想,急工人群众之所急。

当时,他们正担负为群众翻修过冬房屋的艰巨任务。听说后,他们立即赶往梳棉厂查看了现场。指导员黄嘉祥主动和党支部书记宋俊元同志商量了清理方案,并表示力争三天清理完的决心。宋俊元同志说:“你们可要注意身体啊!”红二连同志决心加班加点,争取提前完工,以实际行动支援梳棉厂工人同志早日恢复生产,为重建新唐山多做贡献。于是,他们为群众赶着翻修过冬房,只用了三个早晨和两个中午,又搞了一个夜战,就把物资和厂房清理出来了。在清理过程中,战士们忘我劳动、不顾疲劳。工地上灰尘飞扬,战士们就像战斗在云雾之中,汗水湿透的军装和面孔,全部沾满了泥,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休息时,有的战士一坐下,就睡了过去……梳棉厂党支部书记宋俊元同志看到这般情景感动地说:“你们真不愧是红军的好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代人民子弟兵都是这样,以人民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得失,这就是我们红色基因的传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