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到外海街道一家新开业不久的牙科诊所巡查。走进这家占地120平方米的牙科诊所,可见执业许可证悬挂于醒目位置,且看诊的医护人员均具备合法资质。

事实上,这家牙科诊所从违法道路走向正规经营的转变,是江海区卫生健康局破解非法行医处罚执行难题的一个缩影。通过此前的行政罚款和教育,当事人意识到了合法合规的重要性,申请办理牙科诊所所需资质,积极配合资质审核和日常巡查,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生监督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

近年来,为不断促进民营医疗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抽派执法人员组成执法检查组,对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严格检查。通过与检察院建立监督协作机制,破解非法行医处罚执行中取得和固定证据的难题。据统计,2023年江海区共办结案件20件,罚没款55万余元。其中,非法牙科案件9件,罚没款共计27余万元;非法医美案件6件,罚没款共计14余万元。

“黑诊所”无证诊疗被查处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俗称“黑诊所”。
2023年8月,江海区卫生健康局与江海区人民检察院执法人员在开展日常巡查时,发现辖区内某口腔清洁用品店在未取得《诊所备案凭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口腔诊疗活动。其行为违反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最终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这有啥问题?凭什么!”收到行政处罚后,口腔清洁用品店负责人十分不服,认为自己的经营行为符合市场惯例,行政处罚无依无据。事实上,卫生健康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于法有据,涉案口腔用品店无证私自行医行为的确存在,作出的行政处罚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并且查处程序合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在搜集涉嫌开展非法口腔诊疗的证据。

“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下,若消费者出现了口腔受损的情况,你们将背负的是更大损失和更重责任,这次的处罚既是教训,更是保护。”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分析其中利弊,释法说理引导其深刻认识到了违法行医的不当之处。随即,当事人承诺将积极缴纳罚款并保证依法依规经营。
对于行医机构和个人,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必须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诊所未经备案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假医生”无证行医受处罚

个人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从事医疗活动的,俗称“假医生”。
2023年2月,江海区卫生健康局与江海区人民检察院执法人员到辖区某美容店进行检查时,发现张三(化名)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化身“无证游医”,拉着装工具的行李箱,擅自从事医疗美容活动。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十三条第四款,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最终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且通过寓情于法的教育,让当事人意识到合法合规的重要性。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张三(化名)表示,将配合执法人员缴纳罚款,并承诺改正其行为。对于行医机构和个人,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未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违反规定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是行政执法、行政检察携手并肩,共同夯实法治医疗环境地基的务实之举。在保证应罚尽罚、过罚相当的同时,让人文关怀融入执法司法各环节,增强民营医疗规范化发展的动力和决心。
下一步,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将对非法行医将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在加强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加大卫生监督员巡查报告力度,全力维护江海区医疗卫生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如何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非法行医

不但扰乱医疗服务市场

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在医美方面

不当治疗容易影响面部肌肉,可能出现嘴角歪斜、流口水的症状,甚至会出现“面具脸”。操作不当,则容易出现红斑、水泡、灼伤等情况;有些会留下永久性的色沉、色脱、疤痕问题;可能也会引起皮肤红肿、毛发脱除不净等情况。有的人在脸上打溶脂针,导致脸上大面积的脂肪变成油,身体又很难在短时间之内代谢掉,从而引起局部炎症,甚至皮肤破溃、化脓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出现。

在口腔方面

不当治疗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患者伤残。曾有一位患者到非法牙科诊所治疗,由于“假医生”错误治疗行为,造成治疗时机被延误,牙龈处大面积溃烂,牙齿脱落。最后到正规医疗单位就诊时,不但花费大量金钱来治疗炎症,而且因口腔被破坏造成伤残,需要做牙齿整容手术。此外,器械消毒不规范,会造成传染病传播。有的牙科诊所,工具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甚至为了节约成本,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大大增加了乙肝等传染病传播的几率。

因此,公众应提高警惕

选择合法医疗机构进行诊疗活动

以保障自身健康权益

如何分辨正规医疗机构和“黑诊所”

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

01

看机构

正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且按照要求要悬挂于醒目位置。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或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02

看条件

“黑诊所”流动性大,一般都租在比较偏僻的位置,医疗设备简陋,卫生条件也较差。

03

看问诊过程

“黑诊所”一般不会询问病史和基本检查,而是直接问有什么病,根据回答判断症状是否基本符合,同时会承诺治愈,只需交钱治病和买药就好。

“黑诊所”会利用病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无效治疗,消耗其钱财。至于涉及隐私的病,则更是抓住病人不欲声张、害怕隐私曝光的心理,为患者进行不需要提供任何资料记载的治疗。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建议,群众看病时,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注意主动索取病历、报告单、缴款收据等证据材料。若权益受到损害,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黄湘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江海 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