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已过,又到了吃枇杷的季节。黄灿灿的枇杷不但颜色鲜黄靓丽、美味可口,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

枇杷最早记载于《莆田县志》:“枇杷,夏初成熟,色黄味酸”,因其叶形似琵琶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始栽培枇杷,到唐代已极为普遍,白居易有诗“淮山侧判楚江阳,五月枇杷正满林”,写出了枇杷盛栽的景色。

五月,十二首枇杷诗词,我们一起品味酸甜的枇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宋代〕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2、《田舍》

杜甫〔唐代〕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天平山中》

杨基杨基〔明代〕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4、《依韵和行之枇杷》

梅尧臣〔宋代〕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

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宋代〕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6、《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可爱戏作》

陆游〔宋代〕

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

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

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忧鸟啄残。

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枇杷》

沈周〔明代〕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

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8、《枇杷》

方岳〔宋代〕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蜜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扬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前泪湿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村居》

倪瓒〔元代〕

疏疏梅雨橘花香,寂寂桐阴研席凉。

怪底林间金弹子,枇杷都熟不知尝。

10、《枇杷》

张昱〔元代〕

叶底累累黄渐深,煖风四月熟幽林。

记曾摘遍西园树,好似文君取酒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望江南》

高燮〔近现代〕

山庐好,佳果种成行。

紫蒂满筐梅杏熟,金丸万颗枇杷黄。

童稚喜尤狂。

12、《桐庐道中》

杨万里〔宋代〕

肩舆唑睡茶力短,野堠无文山路长。

鸦鹊声欢人不会,枇杷一树十分黄。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