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公位三朝重,威名万里闻”,韩琦是北宋名相,文韬武略,才华横溢,出可为将,入可拜相。

他曾与范仲淹一同镇守边陲,也曾高居朝堂坐相位十余载,和范仲淹、富弼等一起主持庆历新政。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他情操高洁,虽位极人臣,却老而弥坚,注重晚节之保。

宦海浮沉,韩琦的人生之路也并非全是坦途,也有坎坷和失意,但他旷达开朗,总能够从容面对。

诗言志,词抒情,文为声。下面分享的这三首小诗,是韩琦随手拈来之作,也是其情怀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宋 韩琦《迎春》

赏析

迎春花不畏严寒,不择土壤,它随遇而安,适应性极强,与梅花、水仙、山茶,统称为“雪中四友”。

腊尽春回,寒雪还未消融,迎春花纤弱的枝条就返绿了,长长的枝条上,绽开了一朵朵嫩黄的小花。

顾名思义,迎春花就是报春花,乍暖还寒时节,它早早地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唤醒沉睡的百草千花。

这就是迎春花的使命,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已经悄悄地退场了,留下一个万紫千红草长莺飞的春天。

诗言志,花如其人。韩琦人品高洁,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上定国策,下抚百姓,心怀社稷民生。

为相期间,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为王安石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韩琦如迎春花一样,报春是使命,唤醒百草千花才是最终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宋 韩琦《小桧》

赏析

曲折的栏杆前,新移栽了一株小桧(guì)树,假以时日,一定会将其培养成栋梁之材。

站在窗前就能看到它,并不是喜欢它的苍翠,而是勉励自己,要学习它那般的傲雪凌霜。

桧是树木的名字,也称桧柏,常与柏树相提并论,诗经有:“桧木作桨松作舟”之句。

岂不羁凝寒?松柏有本性”,柏叶松身,桧树集中了松柏的优点,耐寒,四季常青。

岁寒,而后知松柏”,诗人移栽桧树,是学习它的精神,鼓舞自己的士气,砥砺前行。

韩琦三岁时父母去世,随哥哥生活,年幼失孤的他性格坚韧,刻苦好学,19岁考中进士。

我心如松柏”,他刚正耿直,为谏官时,敢于直谏,不惧怕触怒皇帝,和得罪权贵。

片纸落去四宰相”,韩琦痛陈当政的四位宰相碌碌无为,以至于四人同一天被罢职。

自有青青松柏心”,他为相十载,历侍三朝,不论是顺景还是逆境,都如松柏般坚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宋 韩琦《重九会光化二阕·其二》

赏析

谁说秋天的风光没有春天美好呢,节序到了重阳,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景色都焕然一新。

时节更迭,四时轮转,谁也挡不住岁月匆匆,顺其自然最好,那菊花和茱萸都一样宜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韩琦也不例外,遭诬陷,被排挤,仕途受挫,他都能坦然应对。

他乐观旷达,就如遭贬蛮荒的刘禹锡那样,高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没有永远的晴天,也没有永远的雨天,风物长宜放眼量,格局要打开,视野更要开阔。

春花固然可爱,秋菊和茱萸也并不逊色,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脚下的路才会走得顺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韩琦不论在处何种境地,始终旷达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英宗治平(1065)重阳节,苏洵受邀参加韩琦家宴。

对于韩琦的礼贤下士,以及对自己的举荐和知遇之恩,苏洵心存感激,并作《九日和韩魏公》。

韩琦知人善用,非常欣赏苏家父子的才华,不仅不遗余力地举荐苏洵,而对苏轼也有知遇之恩……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身居高位时从容不迫,远离朝堂时亦有雍容闲适之致。

因为与王安石理念不同,韩琦抵制熙宁变法,罢官知大名府,既然不能兼济天下,就独善其身。

这就是韩琦,清廉高洁,超尘拔俗,心胸旷达,宠辱不惊,去留随意,就如以上三首小诗所写那般……

参考资料

《宋史 韩琦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