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由国务院食安办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卫健委、公安部等部委组织的校园食品安全在全国全面启动。此次检查以省为单位互相交叉检查,本次赴湖南的是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组成的抽检组,在抽检过程中,检查组对长沙市多所学校食堂的抽检情况表示满意,又赴永州市的几所学校进行了抽检。通过这次“国考”,充分体现出湖南省各级部门认真务实地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了实处。

科技赋能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在永州市第七中学的大食堂里,这台显示屏上显示着每个食堂岗位的画面,收货、快检、签单、洗菜、炒菜到打饭菜交给学生都如实记录着。“这是我们今天的采购信息,今天的鸭肉是290公斤,来自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枫塘村,到货地址是永州市第七中学,所有菜品的进货信息都一一进入到这个系统里,随时可以看得到。”该校食堂负责人全老师指着显示屏说道。

据介绍,通过“智慧食堂”,该校可以科学、便捷地管理学校食堂,全面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指挥管理模式,更好地履行主体监管责任。该校食堂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精细化管理,使用膳食分析平台或软件,编制并公布每周带量食谱。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及省市场监管局和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实时监管,用手机随时查阅食堂所有工作情况和进度,做到随时随地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现在不管是上级管理部门,还是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成员都对食品安全有着高度的意识和重视,我们采购信息化管理手段,一是能够顺应社会发展,二是有效的规避食品安全问题,三是能我们呈现给大众的资料、数据是规范统一的,四是我们敢于公开、敢于接受监督。”全老师说道。

大学食堂更明亮 多方合力创食安

中餐时间,在湖南科技学院的食堂里,有的同学正在排队取餐,有的同学正在吃着自己点的餐。

来自怀化的大二学生介绍,“这些菜看相很好,味道也很好,吃起来很新鲜。”

据了解,2023年6月,该校通过公开招标引进广东新又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托管经营服务,通过现场实地勘查、召开论证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等确定由该公司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将食堂整体装修改造成了明亮的餐厅,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组织从业人员开展规范化服务,让6000余学生们有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

据了解,湖南科技学院自从校园食堂全面升级改造后,该校组织托管公司,校后勤和由各年级组织的民主监督委员会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每天除了参与采购的原材料,到索证索票,还要参与清洗和后厨加工等事务。另外,为了更好的督促托管公司健康的营运,学校每天从每个学院,每个年级选出两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参与到监督委员会,收集有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向监管组织提供线索和意见,让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得到处理,做到多层监管,多人监督,多个渠道监管的作用,真正落实每个层面的主体责任,将校园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在外面实习的时候才发现,学校食堂的饭菜太好吃。现在环境也越来越好,吃完饭还可以看看书或者和同学们闲聊一会。”大四学生张宇告诉说道。

家校合力当起食品安全监督员

在永州市银象小学,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的坐在长餐桌上,西红柿炒蛋,冬瓜焖鸭,南瓜丝和一个营养汤都由陪餐老师分发给孩子们,有的小朋友还排着队到加餐窗口添加饭菜。五年级六班老师屈谢群分发孩子们的饭菜后坐在旁边一起就餐。“我吃这么多觉得分量也够了,有的孩子觉得饭菜好,食欲大了还得去加餐,每天看到他们吃得很香我就踏实了。”

据了解,该校每天大约2600名师生用餐,每餐都是校长和各班任教老师一同就餐,在食品安全方面和营养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为孩子们的健康作好保障。每个月学校要召开专门食堂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项工作,针对各项具体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让食堂的全面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伍卿是该校二年级二班伍宸汐爸爸,他表示,“今天我被班级轮岗当起了监督员和陪餐家长,感觉饭菜很不错,孩子们吃得好我们也放心。”据该校食品安全总监李满艳介绍,每日7时30分之前校领导、一位家长、一名班主任去食堂监督当天食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查看食材的票据,确认后并签好字做好台账并发到该校监管群和家长群,让每位家长们参与监督的同时了解每日动向。

永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艾克海介绍,2024年来,永州市委书记、市长带头督导校园食品安全,全市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全面开展督导。市局党组常态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督导调度,目前已召开7次专项行动调度(视频)会。教育、公安、卫健、市监部门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强力推进,组织开展跨县市区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交叉检查和市级联合检查成效,得到省食安办跨市州交叉检查组和省级联合检查组肯定,也得到了国家交叉检查组的认可。(欧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