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专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怦然。

年轻的爸爸带着儿子去心理门诊,因为前一天晚上被妈妈说了几句就离家出走了,半夜才找回来。回来之后,儿子还十分暴躁,情绪很不激动,怎么做都没办法让他安静下来的爸爸只好带到医院,求助心理医生。

医生给开了心理健康测试单,可是,8岁的孩子识字量并不够,无法很好地理解试题中的词语和句子,便只好让爸爸陪同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爸爸费劲地向孩子解释每一道题,闺蜜实在忍不住进行了制止,“这位爸爸,你确定孩子能够理解这些测试题的内容吗?”孩子爸爸也一脸无奈,最后,中止了孩子的测试,换做心理测评师的闺蜜来做询问。

当闺蜜向我玩笑着讲述这对父子时,说实在,怦然很感慨。

是什么让8岁的孩子如此暴躁愤怒,又是什么让他会把自己所有的愤怒情绪发泄在妹妹身上?甚至才8岁,就学会了离家出走?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忍不住好奇,追问闺蜜最后的测试结果。

闺蜜说,测试结果没办法跟我说,但是孩子的这些表现和父母对妹妹的偏爱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偏爱?

确实,在多子女家庭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孤独,更容易让他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甚至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而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来。

01

不平衡的爱,就是伤害

对于父母的偏心,滴答是深有同感。

作为家里的老大,滴答在弟弟出生之后,便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做任何事情父母都会说:“弟弟还小,你要让着他。”“你们是两兄弟,哥哥是不能欺负弟弟的”……

这一点话说多了,滴答便选择了沉默以对,但长时间的压抑让他备受煎熬,为了发泄内心的情绪他开始偷偷地划伤自己的手臂,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伤口,让人既心疼也无奈。

父母的偏爱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多方面的伤害,有些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

首先,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

不被偏爱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委屈、不公平,产生自卑、嫉妒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其次,影响孩子之间的关系。

被偏爱的孩子可能会变得骄纵,而不被偏爱的孩子则可能对受宠的兄弟姐妹产生怨恨,进而影响他们之间的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可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的孩子会时刻担忧自己是否会被抛弃,难以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另外,还可能阻碍孩子的性格发展。他们可能会变得内向、孤僻、敏感,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叛逆、乖张。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在成年后也可能在人际关系处理、情感表达等方面出现问题,对他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02

孩子有这几种行为,就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或许,很多父母会很委屈地说自己并没有偏爱谁,也或许会认为要想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真的太难。可是,不管怎样,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出现了以下这些行为,说明孩子可能已经在表达他的不满了:

1. 情绪多变:

有些孩子很容易生气、烦躁、哭闹,情绪波动较大。有些孩子甚至会通过破坏家里的物品来发泄情绪。

其实,这就是在想要用情绪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能够引起父母的关注。

2. 故意作对:

可能会故意不听从父母的要求,与父母对着干。也会出现一些叛逆行为,比如不愿意上学,早恋、打架等,都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3. 沉默寡言:

也有些孩子会开始慢慢地变得不爱说话,用沉默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愿与父母交流。或者相反,与被偏爱的兄弟姐妹过度竞争,不断强调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希望得到父母平等的关注。也可能经常抱怨父母不公平、不关心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行为或许看起来不起眼,但如果孩子经常出现,那么作为父母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03

父母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的爱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尽量多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一样多呢?

一般来说,在多子女家庭中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花同样多的时间来陪伴每一个孩子,不厚此薄彼。这还包括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提出的合理需求,给孩子买礼物、玩具等物质时一视同仁,保持基本同等的价值和数量,,无论哪个孩子表现得好或者犯了错,都要给予相应公平的奖励或者惩罚,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差别对待了。

同时,在参加各种活动,或者学习新技能、家庭重要决策等事情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但又不强行要求一致,毕竟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亲兄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所有孩子都适当地承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家务活儿分着干,这样孩子就比较不容易有怨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碗水端平”也是很难的事情,但只要做到了相对公平,相信孩子们都还是能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陪伴的。

职场二胎妈妈,专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分享育儿知识和好书,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