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发布一项关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调查研究,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

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的主要病原体

研究团队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症状通常以发烧、口腔溃疡和皮疹为主,症状一般较轻,在7至10天内缓解。然而,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神经、呼吸或循环系统并发症。此前,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2016年,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然而, 由于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根据国家手足口病病原体实验室监测网络,研究团队调查了我国2012年至2023年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从中获得74株柯萨奇病毒A6菌株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此外,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该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测。

研究涉及的74例与柯萨奇病毒A6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4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岁,其中1岁以下儿童25例,1至5岁儿童26例,5岁以上儿童3例。 研究团队表示,5岁以下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免疫系统不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增加易感性,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和潜在的致命后果。 因此,开发柯萨奇病毒A6疫苗,对预防易感儿童出现重症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春夏交替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警惕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广东省每年一般在13~15周疫情开始上升,4~6月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只有极少数患儿病情恶化迅速,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护措施:

1.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定期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推荐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

4.儿童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儿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托幼机构、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如果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

托幼机构应重点防范

做好预防措施

目前,我省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期托幼机构因为儿童聚集且普遍易感,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容易出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应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01

园长 应做好:

①制定预案

制定本单位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②组织学习

组织教师、生活老师、校医、后勤保障人员等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③监督落实日常防控工作

组织监督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室内通风和卫生清洁等工作,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供师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配合调查处置

发生聚集性疫情后:

  • 根据疾控部门的要求实施晨(午)检制度;

  • 对离园小朋友要派专人联系家长了解每日健康状况;

  • 实行病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开展全园彻底清洁消毒;

  • 配合做好其他疫情处置工作。

02

校医、保健老师 应做好:

①指导规范落实晨(午)检制度

常规情况下开展晨检,在疫情流行期或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实施晨(午)检。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

②做好幼儿因病缺勤的登记工作

监测因病缺勤率,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应及时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定期开展培训演练

定期组织开展手卫生、清洁消毒等预防手足口病相关培训和演练。

④提高预警意识

当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尽快向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疾控中心报告,并暂停全园性、跨班聚集性的活动。

⑤配合防控

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防控。

03

班主任、生活老师 应做好:

①提高预警意识

在校医/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将幼儿送至医院就诊。

②落实复课标准

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或发病14天后,方可复课。

③勤通风

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④勤洗手

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⑤做好沟通工作

如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和沟通工作。

04

清洁人员 应做好:

①做好日常清洁工作

  • 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

  • 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 增加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滑梯等物体表面擦拭消毒频次,以及衣物、被褥等暴晒频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②及时消毒

  • 要及时对患病学童的相关物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造成传播;

  • 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校园进行终末消毒,需使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蔡晓琳

执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来 源:南方网、广东疾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