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北伐军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没。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统兵主将全部身死。整个北伐决策,因此一直受后世所诟病。

其实要说杨秀清等太平天国决策层,没有意识到孤军深入的种种弊端,那是不正确的。根据李开芳被俘后的供词,北伐军出发前,杨秀清原本的计划是:“打发我们过黄河,到天津扎住,再告诉他,再发兵来。”

北伐军确实按照这个计划,打到天津城下,从1853年10月底开始,在独流、静海,“扎住”了足足3个月时间,就是按计划等候天京的第二路北伐军。

天京是否按计划派出了援军?有倒是有,只不过天京的战略决策,因为自身与敌人两方面的缘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北伐,其目的肯定是为了直捣黄龙,推翻清朝统治,因此有相当大的政治意义。所以主持军政的东王杨秀清一力推行,派出了20000多人的兵力,由名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

不要嫌这兵力少,太平天国当时地盘其实很小,占领天京之后,再分兵占领了镇江、扬州。没错,就只有这三个地方,多一点都没有了。镇、扬直接面对清兵威胁,需要各保留一万大军驻守,天京城外有清兵的江南大营,因此也留了数万人防卫,能挤出2万人北伐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更何况这2万人从将领到士兵,都是前期两广、两湖地区的精锐。统兵主将是三位丞相——丞相在当时,是仅次于王、侯之下的最高级干部。

北伐军出发之前,杨秀清还亲自到过扬州前线考察,目的之一就是盘算出兵路线。因为从扬州出发北上的道路已经被清江北大营完全堵住,北伐军选择了从浦口登陆,经安徽滁州北上。

北伐军出发后不久,仅仅十一天后,1853年5月19日,西征也正式展开,主将是丞相胡以晄、赖汉英,检点曾天养,兵力7000人。

从这个兵力对比也可以看出,西征一开始,并不太受重视。

但以当时形势,既要防守三座城,又要分兵北伐,兵力本来就单薄,为何急于派遣西征军,搞两线作战?

原因也不复杂,太平天国高层要面对一个比起推翻清朝统治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上上下下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镇、扬三地,均被清兵包围,没有广阔的根据地,不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获得足够的补给。而天京人口,据估算当时约有20多万左右,其中很多是非战斗人员,要养活这些人,实在不容易。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就因为粮食供应困难开始“减其粮”“煮粥食之”,群众自然大失所望,你吹嘘那么久的地上天国,就是要大家一起吃粥度日?!因此,解决天京粮食供应,优先度很快就超过了北伐的政治需要。

要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天京上游的安徽、江西、湖广产粮区,自然就是最佳选择。取得粮食后,顺长江而下,运输也很方便。

西征的目的还包括了调动天京城下的清兵回援、拓展太平天国领土、保护天京上游安全等等。如果要比较北伐与西征哪一个方向更为重要,一开始确实是北伐更受重视,但随着战事的深入,情况开始逆转,西征的重要性渐渐凌驾在北伐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太平天国高层,尤其是石达开与韦昌辉,对北伐决策一直有意见,更希望将自己的部队投入到西征战场。

第二,西征过程中,太平天国遇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强横对手,这个对手逼着太平天国不得不把所有精力都投放在西征战场上,不然连天京都有可能保不住,这个对手,就是曾国藩湘军。

决策层的分歧体现在何处?1853年7月底,因为攻南昌不下,太平天国很快就派出第一次西征援军,由石祥祯和韦志俊率2万人支援,这两人是太平天国国宗(领导人兄弟,石祥祯为石达开族人,韦志俊是韦昌辉亲弟)中的佼佼者。石达开、韦昌辉的部众没有投入北伐,而是投入了西征战场。

9月25日,围攻南昌三个月而不下,杨秀清委派翼王石达开直接主持西征军务。石达开又率6000人援军到达安庆,亲自指挥西征军务。

北伐军没有王一级的统帅在前方指挥,只能解释是翼王更愿望领兵西进。

西征此后一直在皖赣两湖的广大土地上拉锯,杨秀清不断从各个地方征发援军。西征军主力一度达到四万人以上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北伐军,北伐军北上后,面对重重困难,渡过黄河之前就已经请求东王支援。到达天津“扎住”之后,一直拖到1854年年初,杨秀清才如约派出了援军。

1853年年底,孤城扬州陷入清兵包围,杨秀清不得不从西征前线抽调回主力进行援扬战斗,成功救出扬州守军,一起前往安庆集结。1854年1月14日,胡以晄攻破庐州城,安徽巡抚江忠源投水死。原本攻庐州的部队也回到安庆。此时的安庆可以说集结了太平军的主力雄师,杨秀清把安庆大军分为两路,分别就是北伐援军与新一批次的西征军。

这两路又如何分配?

原来的扬州守将曾立昌、陈仕保,再加上许宗扬,率领退下来的守扬士卒,再抽调天京、安庆的部分将士,总共7500人,组成北伐援军,于1854年2月4日从安庆出发北上。

从这个构成,可以看出北伐援军是东拼西凑出来的。里边很多是攻克江宁后才参军的新兄弟,这些新兄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比起北伐军的广西老兄弟,相差不是一点半点。

新一批次的西征军,则由石祥祯、石凤魁、石镇仑、韦志俊、韦以德、曾天养等人为主将,兵力达到4万人!正因为人多势众,西征军很快在2月12日取得堵城大捷,清湖广总督吴文镕兵败自杀。西征军乘胜进入湖南,重占洞庭湖湖口重镇岳州。

比较一下两路军,就可以看出石达开、韦昌辉两系的人是西征骨干,就算是北伐援军,这两家的人也没有兴趣参加。原本倾向北伐的杨秀清,因为要迁就翼王、北王,不得不把主力全放在西征战场,北伐援军只能派出一些二三流部队,连最基本的任务——与北伐军会合的都完成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伐援军初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一路攻城拔寨。但渡黄河之前,许宗扬听说庐州危急,连忙调头增援,再寻找种种借口没有随大队北上。曾、陈二人只得继续率部进入山东,沿途收编各种反清武装,兵力也膨胀到4、5万人。

人多未必是好事,新收的人成份非常复杂,有捻众、有溃散的团练乡勇、也有各地的饥民、甚至有土匪。这些人更多的就是想着如何趁乱为自己捞好处,战斗意志十分薄弱。军队顺境的时候还好,一旦陷入逆境,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命。

1854年3月底,北伐援军到达山东临清。原本在独流、静海的北伐军,此时也开始南下突围到达阜城,两地相距只有200余华里,4天可达,但北伐援军却执意要攻打临清。

杨秀清给北伐援军的命令是避实击虚、速战速决,尽快北上与北伐军合会。援军却在临清耽搁了十几天时间。究其原因,临清是大运河上的商业重镇,城内积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与民间财富,不排除有人为抢掠城中财富,故意误导太平军攻城。

4月12日,援军攻克临清,获得城内军用物资无数。这本来是一个辉煌的胜利,随后全军却发生了180度大逆转。新加入之人将临清城劫掠一空,每个人都腰缠金银,不愿意再打仗。4月15日,援军按计划继续北上阜城,与清军甫一接战,对面火枪呐喊一响,这边成千上百人趁机四散,暗约潜逃,军中出现了大溃散。

曾立昌率亲信太平军四处追击溃众,那些亡命徒不惜倒戈相向,自己人打了起来。到最后,曾立昌完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溃退无法制止,全军不得不向南撤退,途中又遭到各处团练乡勇截击,曾立昌、陈仕保先后战死。

第一路北伐援军失败,杨秀清再在1854年5月组织第二路援军,由新晋封为燕王的秦日纲率领,但这路援军更差,“兵到舒城杨家店就败回”,秦日纲根本就不想北上,在遇到清兵堵截后,随便打了一下就撤回,向杨秀清禀报“北路官兵甚多,兵单难往”“不愿北行”。

既然大家都不想北上,太平天国的主攻方面也彻底转向西,尤其太平军在湖南遇到了曾国藩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湘军组建不久,就在靖港惨败,曾国藩第一次要投水自杀。但稳住阵脚以后,湘军水陆两路投入反攻。1854年7月至8月,太平军遭到连番失利,岳州失守,城陵矶战役战败,名将曾天养阵亡,西征军一退千里。到11月底田家镇、半壁山战役惨败,国宗石镇仑、韦以德阵亡,西征军伤亡将士近万人,水师损失殆尽,湘军从湖南入湖北,再杀到江西九江,望看就要乘胜东下杀向天京!

此时西征战场已经成为关系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杨秀清也无力再顾及北伐军,更无力抽调援军。幸得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临危受命,亲临前线指挥九江-湖口战役,一举反败为胜,湘军溃败,曾国藩第二次打算投水赴死,战线才总算稳定下来。

太平天国前后投入西征战场的除了翼王、北王、燕王秦日纲以及豫王胡以晄,还有16位丞相、12位职同丞相的国宗、20多位地位仅次于丞相的检点。后期名将陈玉成与李秀成都是在西征中崭露头角,成为日后栋梁之材。

只可惜当时还在连镇与高唐州、冯官屯苦战的北伐军,因为无兵可援,就如同被遗忘了一样,一直坚守到1855年3月-5月,直到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