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就让我们今天谈谈十六国时期,探讨一下后赵是如何由天胡创建国家一直衰落的吧,这段历史真是扣人心弦,充满着兄弟之间的尔虞我诈,最终引发了整个政权的覆灭。

在十六国割据时期,尽管每天都有一个新的王朝兴起,但后赵的军事力量在当时却是数一数二的。要了解这个新兴王朝是如何被权力漩涡搅得一团糟的,我们必须从后赵兄弟之间的争斗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勒,后赵的开国君主,以其开国之举独具创新。在十六国时期,大多数胡族君主依仗强大背景,内侵中原以建立政权,唯独他是以奴隶身份逐步崛起。

短的十多年里,石勒从东晋的奴隶身份转变为统一北方的一国之君,这在诸侯割据的时代可谓少有先例。

石勒生前不幸早逝,他刚刚建国三年就因病去世,被安葬在高平陵的壮丽陵墓中。随后一年,他的堂侄石虎篡夺了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兄弟阋墙的苗头

后赵建国不久即陷入内乱,石勒逝世后,原本应继位的石弘被石虎直接劫持,这位小子竟然公然行动,剥夺了石弘作为太子的地位。接着,他以石弘的名义逮捕了勒派核心官员程遐和徐光,同时派遣了自己虎派的得力助手石邃进攻替代守卫军。

石虎随后逼迫石弘赐予他九锡,授予丞相、魏王的封号,不久之后便下手杀害了石弘,掌握了后赵的主权,自封为居摄天王。

古语有云,梁之不正,则下梁必欹斜。石虎登基不过三载,太子石邃感觉自己备受冷落,遂萌生叛逆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子石邃在公元337年,即建武年间,策划谋杀其父亲夺取皇位。但这个计划被石虎提前得知,激怒之下,他将石邃全家26口人全部处死,并将与石邃有关系的200多人一起连坐处决。

这一次暗杀未能实现其计划,却铸就了一场儿子谋杀父亲篡夺皇位的先例。建武十三年,第二任太子石宣迈上了石邃曾经走过的道路。他观察到石虎更加偏爱石韬,于是策划派人刺杀石韬,企图在半夜行刺石虎篡夺皇位。

然而,这一切都在生性残暴的石虎提前察觉之下化为泡影。石虎这次处置石宣的家眷,包括妻妾、子女和年幼的孩子,最小的只有5岁,同时将十万卫士流放到东宫,将整个东宫建筑群拆除并改建为养猪场。

在这十万人中,有一万人在军官梁犊的煽动下意外地举起了叛旗。仅凭手中的斧头和锄头,他们将后赵军队击退得节节败退。随着起义军攻陷长安,后赵政权开始迅速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皇位之争的升级

第二年东宫起义平息,石虎登基称帝,晋升所有儿子为王爷。然而,不幸的是,石虎称帝仅三个月便突然驾崩,给太子石世留下了一个艰巨的局面。

石虎的死给了他其他儿子们一个机会,尤其是有了石邃和石宣两兄弟在前面做标准模板。

想要成为皇帝,关键在于谁的拳头更强。这是西晋司马家的八王多年前的想法,如今,后赵诸王也抱着同样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遵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突然听到了石虎去世的消息,心情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发布了一纸讨贼檄文,率领军队从李城直奔邺城,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成功地剿灭了张豺、石世和刘太后,然后直接登上了太武殿的宝座。

石遵登基不久,接到沛王石冲报告石世被杀的消息后,怒不可遏。他立即率领五万兵马奔向邺城,在前往常山的途中,陆续集结了其他部队,总数已达十万。

石遵虽然年轻,却懂得拘谨,他在战前给石冲写了两封亲笔信,内容大致劝说石冲撤退,以期双方各据一方天下。然而,当时石冲已接近邺城,身边的将领们纷纷劝说他,使他产生了成为皇帝的希望,于是他顽强地决定继续前进。

在决战中,双方在平棘山展开激烈交锋,石冲最终败下阵来,在混乱的战场中,被石遵义的弟弟石闵所击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司马家介入内乱加剧

在这场内乱中,最引人发笑的是长安镇守的倒霉家伙石苞。他也被皇位的诱惑所困扰,认为这个位置一定很吸引人。然而,当他试图命令关中军时,却遭到了阻挠。他勃然大怒,导致包括长史石光在内的一百多名官员丧命,从而失去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