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北洋政府在法国的强行逼迫之下,签署了一份“屈辱”的条约。

心虚的北洋政府害怕遭民众唾骂,从没有对这份条约进行过任何的宣传,所以,一直以来知道这份条约的人少之又少。而且条约签订之后没多久北洋政府就倒台了,那份条约更是从此无人问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66年过去之后,这份条约竟变成了意外的惊喜,我国北极的科考事业因此受到极大推动,令欧美各国纷纷懊悔不已。

这究竟是什么条约?它的内容是什么?为何会推动我国北极的科考事业?

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所以南北极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更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北极系统对于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是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要比南极大得多。

但是,与南极相比,我国在北极展开科考的时间却晚上许多。

除了因为北极地区没有真正的陆地以外,还因为这里被周围国家盯得很紧。对于本就相对封闭的北冰洋,欧美列强把持得很紧。可以说整个北极领域与中国而言,在建国之后到九十年代都没有太多的关系。

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要先跟这些其中一个国家提出申请,才能够前往北极。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科学家们面对具有丰富科考价值的北极,只能望洋兴叹。

终于,到了1991年,我国探险家高登义在参加一次北极科考活动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北洋政府曾经签订的条约,而这个条约为我国科学家的北极科考打开了新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登义

那年夏天,高登义在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的邀请之下,参加了由挪威、俄国以及中国四国联合组织的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在这趟北极国际科学考察过程中,挪威卑尔根大学Y.叶新教授送给了高登义一本《Arctic Pilot》(《北极指南》)。

高登义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的翻阅这本书,当他翻到其中一页的时候,他突然放大了瞳孔,那是SVALBARD TREATY(斯瓦尔巴条约)的原文!

斯瓦尔巴条约是北洋政府在1925年签订的一个“屈辱”条约,然而看着这个条约,高登义却明白,这将是我国打破欧美各国对北极领域垄断的一个“利器”。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切还要从这个条约的名字——斯瓦尔巴说起。

斯瓦尔巴是北极地区的一处群岛,这里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完全可以被称为是研究极地生态的科研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里和中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各位看官不要着急,让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这处群岛的历史。

国际上,通常认为是荷兰的巴伦支船长第一次发现了斯瓦尔巴群岛。

1596年,威廉.巴伦支带着他的船队进行航海探险,这一趟他们发现了“熊岛”和“斯瓦尔巴群岛”。

按照既往的国际惯例,对于从未被发现的无主之地,一般是谁发现,它的所有权就归谁。

但巴伦支船长不知为何,并没有在写给荷兰王室的报告中,明确表明荷兰王室拥有对斯瓦尔巴群岛的所有权,只是为这座白雪皑皑的群岛取名为斯瓦尔巴群岛,意思是“寒冷的海岸”。

更加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巴伦支船长还没有来得及回国复命,便因长期的航海探险突发了坏血病,一命呜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伦支船长病死了之后,他的船队带着他的报告回到了荷兰,荷兰王室大喜,认为自己的国土又要增多。

可是,斯瓦尔巴群岛离荷兰的路程太遥远了,此时的荷兰根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管理。

然而,“未知领土的首位发现者”只是一块土地真正的领土主权的必要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应“拥有相关领地的有效行政管辖”。也就是说,荷兰此时还需要对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行政管辖,才能真正拥有这块土地的领土主权。

显然,路途迢迢,荷兰光是派人到这里就十分艰难了,行政管辖怎么可能。于是,荷兰王室决定还是暂时先不将发现此岛的消息进行公开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知道此处的人渐渐都不在人世了,于是,这座岛似乎又变成了一处“无名之地”,这也为后来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许多年过去了,一位名叫哈得孙的英国探险家再次涉足了这片土地,这一次,斯瓦尔巴群岛的神秘面纱又被揭开了一些。

他们发现,这座岛上生存着数量极为可观的海象、鲸群以及北极熊,丰富的渔业资源对于附近的捕猎者来说就像是捂不住的金子,吸引着他们纷纷来到这里进行捕鱼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这些捕猎者,大多是附近的挪威人和俄国人,但随着捕鲸业的兴起,英法等国也派了大量的捕鲸船来到了这里。

到了1858年以后,芬兰籍的瑞典探险家肖尔德也来到了这处群岛,肖尔德发现,这座群岛不仅风光无限,渔业资源丰富,竟还有大量的优质矿产资源!

这一发现,让世界各国惊觉这里并不是什么荒岛,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啊。

就这样,斯瓦尔巴群岛一跃成为了各个国家的“梦中情岛”,不管是附近的挪威、俄国,还是先后到这里捕猎的英法等国,甚至是美国都对其垂涎欲滴,这就使得斯瓦尔巴群岛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巨大纷争之中。

面对这样一座资源丰富的岛屿,任何一方也不愿意作出让步,为了能够争得一杯羹,他们想尽各种方法来到岛上建矿场。“狼多肉少”,难免打架,斯瓦尔巴群岛被搞得一片乌烟瘴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总需要解决,于是,列强们想到了一个应对策略,那就是针对斯瓦尔巴群岛的资源分配问题签署一份清晰明了的合约。

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主要在挪威与俄国之间,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两个国家离这里最近,最能够行使实际控制权。

和俄国相比,挪威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深知无法跟俄国抗衡的挪威,便决定拉拢别的国家一起对抗,挪威选定的盟友便是欧美等国。

欧美等国是最会打算盘的,他们深知斯瓦尔巴群岛一旦落到俄国人的手中,他们便很难再从中获取好处,而挪威相对来说,要比俄国好拿捏许多,那到时候好处自然是大大的有,于是这些欧美国便都欣然成为了挪威的盟友。

最终,在这些欧美国家的参与下,《斯匹茨卑尔根条约》便被制定出来了。

《斯匹茨卑尔根条约》中明确规定挪威拥有对斯瓦尔巴群岛的土地所有权,但各个缔约国均可以随意进入该地区,并且在挪威的法律允许范围内均拥有对这片土地的矿产开采、商贸、自由航行以及居住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条约的意思类似于,你挪威是一座房子的主人,但是,你要容忍我们这些和你签了条约的所有人都能永久的、免费的生活在这座房子里。

虽然能够拥有了房屋,但要接受房屋中自带不交房租的永久“租客”。无疑,这份条约让挪威难以接受,但是列强们是做惯了强买强卖生意的人,他们的准则是“你可以难受,但最终你必须接受”。

果然,挪威一拖再拖之后,最终还是在诸多列强施予的高压之下,于1920年签订了该条约,缔约国一共有英国、美国、丹麦等18个国家。

那么,这份条约和北洋政府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份《斯匹茨卑尔根条约》就是北洋政府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的前身。

按道理来说,西方列强不会好心将自己的囊中之物拿出来和别人分享的,为何会再让别的国家加入该条约呢?

这是因为西方列强们认为这份条约的缔约国数量太少了,他们担心这份条约因为缔约国数量太少从而缺少一定的国际认可度,会很容易被否认,所以列强们决定再拉拢一些国家加入其中。毕竟,得到利益的人越多,利益主体就会被维护得越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何会选择中国呢?

一来,是想要提高这份条约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二来,则是因为想要安抚一下我国人民以及政府。

一战结束以后,中国虽然名义上是战胜国,但实际上却仍旧处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甚至还是有点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意思。西方列强想着:宰了中国这么久,他们心里肯定有意见了,正好眼下有个慨他人之慷的机会,不如就给中国个甜头安抚一下,方便日后继续宰割。

再者,缔约国中还分有各种阵营,大多是“亲英派”、“亲美派”,法国希望借此机会拉拢一个伙伴,提高一下自己在缔约国中的话语权。

所以,经过一番综合考虑之后,法国给当时的北洋政府头目段祺瑞发来了签订条约的邀请,表示北极圈有块不错的地,你们派人来签下条约,只要表示认同这块地属于挪威,以后就能自由进入这里,并且还能采矿呢。

签订条约?段祺瑞一听就要拒绝。“谁还不知道这是你们将非法侵略变成合乎法理的利器呢?自从清朝末年开始,你们逼着我们签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这是想让我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啊!”段祺瑞这样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祺瑞

可“人微言轻”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

法国人得知段祺瑞要拒绝,十分生气:不同意?那就不要怪我先礼后兵,将坚船利炮开进你的府邸!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上,北洋政府从1912年始至1928年终,共执政了16年。在这16年间,北洋各路军阀一直混战不休,黎民百姓因此民不聊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段祺瑞实在没有能力和精力和武器先进的法国硬刚的。

在无力抵抗的“拳头”之下,段祺瑞找到曾环球旅行过的康有为了解了这个条约究竟是什么意思之后,最终想着既然也没什么坏处,就还是给法国一个面子算了。

于是,1925年,段祺瑞依着法国的意思派人前去签下了《斯瓦尔巴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条约的这个过程众人是感到屈辱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这是被迫签下的。

其实不光是我国,还有许多其他国家和我们一样,甚至连斯瓦尔巴群岛的名字听都没听过,就或被胁迫,或单纯想借此“气”一下俄国来签订了这个条约。

条约签完以后,北洋政府也根本不管通不通行,矿不矿的事了,毕竟隔着十万八千里,况且有那一群“豺狼虎豹”盯着,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捞到便宜,还是先治理内乱来的实在。

不仅如此,这个条约也被北洋政府“隐匿”了起来,他们害怕民众知道他们又屈辱的签订了一个条约之后的那种谩骂声。

后来,随着北洋政府的倾覆,该条约也消失了踪迹。

若非1991年高登义在叶新教授赠给他的那本《北极指南》中发现了这条约,中国也是条约缔约国的消息,不知道要到哪一年才会被国人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显然,根据条约规定,我国可以自主进入该地区,建立考察基地,开展正常的科考活动。

这就是1925年签订的屈辱条约为我国送来的一份大惊喜。

高登义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回国内,国内科考界在听说之后,欢腾一片。

相关部门更是立即做出决定:协助高登义与挪威政府取得联系,早日将属于中国的科考站建立到北极去!

可是在北极建科考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科考家们需要先拥有丰富的北极地区的科考经验,才能最终获得在北极建站的资格。

在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之下,2001年,我国科学家探险协会收到了来自挪威的到斯瓦尔巴建站的正式邀请函。

之后,便是资金的筹措。在国内各个机构和企业的支持之下,科研经费很快到位。

于是,2004年我国正式在斯瓦尔巴地区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站的成功建立对于我国在北极的科考业影响巨大。

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球陆地上的各种化石燃料面临着无可避免的枯竭趋势,而五大洲陆地上的各种资源也都被各国基本探明,海洋和极地地区的资源将会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在两极的研究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势必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