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乌克兰牵头召开了所谓的和平峰会,会议的主题不是真正的以谋求和平为主要议题,而是劝“南方国家”同乌克兰一道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

这不是我们的个人揣测,而是泽连斯基在大会上的明确表态,但因为这个会议没有中国和俄罗斯参加,最后与会各国也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发表相关宣言。

俄罗斯作为当事一方没有受到邀请参加,中国不参加的理由是这个大会本就不公平、不符合以前共同制定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次大会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有多大、多高,但是又有哪些人能够记得现在的国际地位是我们用前后一百多年的时间奋斗出来的。

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民所经受的无差别轰炸,医院、学校等大型公共单位被明目张胆的轰炸。

这为什么会引起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鸣?那是因为我们也经历过,切肤之痛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了现在忍饥挨饿,需要靠别国军机空运物资才能生存的那些人,我们脑海不自觉的就会回忆起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现在中国是在逐步崛起,但是我们的崛起之路多么艰难只有我们自己知心里清楚。

现在西方国家为何都讨厌中国?那是因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伟大复兴之路使得他们自惭形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年苦难贯穿中国近代历史

每每说到中国近代史,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中有教科书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图画、有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真实影像、有中国社会各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采取的种种行动。

还有的记忆太过沉重。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大使据理力争、舌战群儒的影视画面让人久久难忘,但即使我们论证充足,最后巴黎和会的结果让每个中国人感到“弱国无外交”。

1937年12月13日这个日子我不敢忘却,南京保卫战失败之后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种种已经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这还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但见微知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先澄清一点,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这内容传递的太过消极,你是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我的答案明确:“我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我只是一个不敢忘记历史的中国人。”

中国近代史和困难离不开、和压迫离不开、和战争离不开,但它同样和中国社会上上下下为挽救民族危亡的行动离不开,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

学界一般认为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这一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的国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同样也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