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过去,作为人才培养高地,高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动能。现在,高校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再次走在前列,担负起新的使命。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三次强调高等教育的作用,特别指出:“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

本期专题,我们通过专访行业专家,寻找普通高校、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职业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案例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选树典型,示范引领,推动更多院校加入到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列中做出更大贡献;与此同时,试图呈现当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发生的显著变化,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农业大学:

打造培育“头雁”的“黄埔军校”

2024年3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派出导师团,对福建“头雁”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导师团阵容可谓豪华,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马秋刚、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侯云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超、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教授Amelia.camarinha.silva等。导师团先后考察了福州、三明、泉州的8个学员企业基地,对学员们在产业提升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走访福建“头雁”基地活动

导师走访指导是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头雁”项目于2022年4月由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目的是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以带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

作为“211 工程”、“985 工程”、双一流 A类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举全校之力投入“头雁”项目,目标是把中国农业大学打造成为“头雁”培育的“黄埔军校”。

两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理实并重,培育成效显著,“头雁”项目“中国农大模式”已现雏形。

在推进机制上,建立由林万龙、田见晖两位副校长担任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了多位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头雁”培育各项工作;组建了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任金政为主要负责人的“头雁”工作专班;建立了与各省农业农村厅的有效沟通机制,自觉接受省厅的指导、考核和监督。

在师资队伍上,配备顶级专家授课团队及指导导师团队。授课教师方面,每期培训班至少聘请1名副部级、4名司局级农业农村部专家解读政策和发展趋势;学校副校长林万龙、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原校长柯炳生、肉牛牦牛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农业企业教父级人物付文阁等均为授课讲师。同时,为每位学员匹配导师,建立长期(不止一年)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

在线下教学上,根据各省特色和学员需求,量身定制了政策法规、金融信贷、品牌营销、企业管理、直播带货、创业大赛等 130 学时以上的课程清单。在线上教学上,一方面,优选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头雁培育学习系统”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学员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60学时课程;另一方面,班主任全程跟踪服务,定期公布表现良好名单。同时,利用多个平台开展线上答疑和教学活动。

在实践教学上,坚持“以行求知”,创新开展现场观摩与实操教学相结合。围绕农业多功能性开展特色现场观摩教学,例如组织学员去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Himama亲子庄园&锦会有机农场等30多个教学点学习。同时,在全国各培育机构中,率先开展实战型教学,如旨在提高营销能力的产品推介会、提升生产经营实战技能的“头雁”MBA课堂、提高学员供需意识的“头雁”产品展销会、凸显产业主题的“茶话会话‘茶’业”特色实践教学。

学校坚持“一年培育,长期服务,终身校友”培育理念。中国农业大学“头雁”项目不设休止符,而是长期跟踪、长效服务。成立了由继续教育学院原院长吴海芹担任负责人,多位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知名教授等组成的导师指导团队。项目启动以来,已经有百余名导师到各省学员基地走访,覆盖85%“头雁”。

学校探索了“雁阵”发育途径。实施“1+10计划”,即每名“头雁”参训后,对接周边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10人加入该计划,为参与者免费提供在线培训资源、对接学校优质科技资源和师资,实现“头雁带群雁”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校建立了跨省域交流机制。已组织河南、江西、广西、青海等 15 个省份“头雁”学员开展跨省考察互访。交流机制已延伸至校园,“千名‘学子’访‘头雁’”活动即将启动。2024年暑期,千名中国农业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将访问这15个省份“头雁”基地,促进产学研融合,开创学生与“头雁”共发展的培育新模式。

东北农业大学:

高质量培育“头雁” 树东农培训品牌

在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上,有一条2024年1月的新闻:我校举行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线下班开班仪式。本刊问起,为什么2024年还在做2023年的培训?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畅解释说,这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时间特性有关。大部分“头雁”们在农闲时间才有精力集中线下学习,其余时间一边忙农活,一边进行线上学习交流。而且,“头雁”项目培育链条较长,还包括导师帮扶等环节,都要长期坚持,这也是与常规培训相比,“头雁”项目的不同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农业大学组织“头雁”学员赴山东寿光考察蔬菜种植项目

自2022年承担“头雁”项目以来,东北农业大学坚持“学员为中心,培训效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员“学到了什么”,按照学员认知规律,设定清晰、具有可检性的目标,强调参与式教学,重在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学院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头雁”培育,树立东农培训品牌。

学院的培训工作扎实细致。想学员之所想,授学员之所求,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研究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头雁”项目实施精神,根据方案要求和黑龙江省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了东北农业大学“头雁”项目调查问卷,明确了“头雁”带头人的身份构成、文化基础、产业类型,以及培训需求、对培训方式的期待。通过调研结果,设计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三大类的教学计划,培训内容设置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和农场管理3个公共模块,专业技能和调研实践2个专业模块,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在师资配备上,聘请校内外名师讲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专家包括校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刘忠华教授、陈庆山教授,省级教学名师张永强教授、刘畅教授等。聘请的行业专家包括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刘培源高级农艺师、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王之磊研究员等。这些专家不仅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同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讲授行业前沿知识,也能够对学员的实践进行针对性指导。

线下教学安排很有特色。考虑到学员都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村成人,在教学上采取学实交替模式,即2天理论学习,穿插1天实践考察;师生互动模式,即每堂课教师讲2个小时,与学生交流1个小时;订单式学习模式,即学员只要提出学习、考察特殊要求,学校都会用心安排。

在线上教学方面,根据培育前调研问卷统计,为学员提供定制化自学课程,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为学员购买来自头雁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学员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学满60学时,视为合格。

在跟踪服务方面,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及时对培训学员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并组织全体学员到省外学习考察。学院网络课程资源也无偿为学员长期开放,所学课程学时还可作为学员学历提升的学分进行互换。

学校视每一位学员为东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在集中培训期间,学员食宿均在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公寓,使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进行上课,使用会议室组织研讨,走进各二级学院专业实验室进行学习,同时与校内硕士生、博士生交流研讨,同上一节实验课,实现双向提升。课余时间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锻炼,在校园中培训使用学校的教学设施,使学员感受大学校园的教育氛围。同时,开班仪式和交流研讨报道都及时发布,让学员充分感受到培训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东北农业大学2023年度“头雁”项目已经通过线上答辩验收。刘畅表示,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为黑龙江省培育一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头人队伍是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责所在。学院将以高质量的培训,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效果,为助力黑龙江省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专题目录

观察

专家视点

乡村振兴之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打造培育“头雁”的“黄埔军校”

东北农业大学:高质量培育“头雁” 树东农培训品牌

乡村振兴之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

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开辟“新农人”培养新路径

河北开放大学:校校合作,让清华优质资源惠及燕赵大地

山西开放大学:以项目式办学开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格局

乡村振兴之职业院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乡村振兴“杨职经验”与世界分享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一片叶子振兴一片乡村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4月刊(总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