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熊珵

“我们沙湖这块地以前是一片拆迁区域,环境脏乱差,味道难闻。现在做了停车场,环境改善很大,车子有地方停了,出门也不堵了,看病上学都方便了!”丰城市民邓新峰开心地说。

丰城市剑光街道地处老城区,居住人口密集、道路狭小、停车位少。“停车难”一直是困扰居民的难题。为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疏解百姓烦忧,丰城剑光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政协委员对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政协委员们深入东路、杨柳湖、南门等社区进行实地视察,走街串巷走访群众,城区现有停车场及闲置空地,了解城区停车车位现状、停车困难、车辆“堵点”等实际情况。围绕“停车泊位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在医院、学校、商业圈等重点区域车位紧缺以及造成的道路“水泄不通、寸步难行”等突出问题,与城管、交警、城投等部门开展深度协商。

协商讨论中 ,在得知因老城区在规划用地时没有预留足够停车用地,后期改造或新建停车场较为困难后,委员们不断建言献策,根据自身经验提供"金点子"。政协委员刘晶建言:“可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区道路设施精细化改造等项目,因地制宜配建停车泊位。邹翔委员建言,“通过整理棚改闲置空地,可最大程度盘活停车资源。”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委员意见,启动了“城区停车设施新建及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充分利用老城区棚改空地,新建改造公共停车场41个,增加车位2508个,最大程度满足了群众停车需求,让百姓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在"解决老城区停车难"回头看协商会上,委员们纷纷表示,“市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履职有了成效,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成就感!”

近年来,丰城市政协创设“剑言邑政·赣出丰采”协商品牌,以“1+33+N”为抓手,即:建立一个丰城市政协委员工作总站(联合党委),33个乡镇(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含7个功能型党支部),若干个政协委员特色工作室,大力推进政协力量下沉、工作下沉。各委员工作站及特色工作室始终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立足"八步工作法",通过开展田间协商、广场协商、商会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群众在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政协职能,做亮“剑言邑政·赣出丰采”协商品牌,做好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后半篇文章”,不断推进委员履职能力“强起来”,持续推进政协形象“亮起来”,彰显政协作为、体现政协担当,为助力江西、宜春高质量发展贡献丰城政协的智慧和力量!”丰城市政协主席张小平表示。

审签: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