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进行了授衔,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进行繁重的授衔工作,对于这份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仔细认真,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为将领们评衔,所以这工作很不容易,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是非常不容易得。这其中曾克林的军衔就让不少人质疑,因为他被授予了少将,可他曾经带领出十万的大军,为啥会被授予少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曾克林的军衔被公布后,不少人觉得他的军衔太低了,因为之前他曾是韩先楚的副手,并且在部队里的资历比较高,另外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抢占东北时,曾克林可是立下不小的功绩。

在曾克林带着部队去东北时,虽然手底下只有一千多人,可是他在东北地区经过努力,部队得到了发展,直接成为了十万大军,因此在参考了韩先楚的军衔后,曾格林也不应该只是个少将。不过军衔的评定,也不只是看某一项因素,就连曾克林也是如此,虽然他在部队里的资历高,又带出不少的兵,可这也只是影响评衔的其中一个因素,至于他为啥会被授予少将,也有两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曾克林曾经带兵去了东北,这是很大的功劳,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表现也不是完美的,而且对整件事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日本在投降的时候,这个决定对我军来说是非常突然的,而且东北地区之前还是敌占区,可是在日本投降后,就被苏联掌控。

那么接下来东北属于谁的,就成为国共两军争夺的焦点,只有谁先到达东北,那么谁就可以掌控东北。毛主席对这件事是高瞻远瞩的,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计划,而且这件事对于我军来说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东北形势比较复杂,不是说谁的部队先到达东北谁就可以掌控东北的局势,在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在没有撤出东北之前,国军与共军是不可能派部队进入东北的,因此有了这个规定,毛主席就对部队下了命令,让他们去东北的途中一定要低调,不可以进入大城市,而且使用部队番号也不可以是正规军的。

当时曾克林是军分区的司令,他带着一千多人去了东北,虽然他带的部队人数是比较少的,可是他所在的地方却是距离东北最近的,因此他也就比其他部队最先进入东北。因为曾克林所在的军区比较偏僻,各种设施都比较落后,连电台都没有,自然就不知道毛主席下达的命令,他进入东北的时候,不仅动静大,而且还使用了正规部队的番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样的行军状态却也给他的部队收获了不少的好处,与苏军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一起攻克了山海关。不过在过了山海关后,曾克林的部队却遇到了不少战败的伪军,途中他将这些伪军给收编了,并且还缴获了不少的武器装备,一时间他的部队也扩大了,战斗力增加不少。

曾克林来到沈阳后,他就得到了不少的苏军的支持,还有了新装备武器,并且他们还表示承认我军接手东北,曾克林去了延安后,就将自己的收获告诉了毛主席,并且与自己一起来的还有苏联的代表,可实际上这个代表不是苏联方面的,也只是东北地方部队的代表,这与实际上有这么大的差距,怎么能不让延安方面怀疑曾克林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曾克林带着一千人去了东北,发展起来有十万多人,这是不小的成就,然而后期曾克林的发展却不怎么好,因为这个时候国民党部队也都进入到了东北,之后就是与国民党的作战,可是曾克林部队里基本上都是伪军,战斗力不强,自然也就取得的战果不理想,这也影响到他的评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