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刘邦的军事水平,大家基本上都是一头雾水,因为刘邦这一生好像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

毕竟他遇到项羽一次就败一次,你说就这种人,他哪里有什么军事水平?

特别是彭城之战,不但五十六万大军打不过项羽的三万大军,就连他的儿女都被他三次踹下马车。

但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刘邦的军事水平无论放到什么时候,都能上得了台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进秦关靠刘邦

公元前210年的刘邦仅仅只是一名泗水亭长,而他从一位泗水亭长跨越阶级成为汉王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06年,遇到韩信的时间也是在这一年。

那么在这之前,他靠的是哪一位将领呢?靠的是他自己。

当时他这个集团虽然已经成型,负责后勤有萧何,负责谋略有张良,但说到负责战略这一点,却没有一个人能堪当重任。

有的人或许会想到樊哙,也有的人或许会想到周勃,还有的人或许会想到卢绾。

但你想一下,这三位在历史上什么时候打过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他们虽然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但也仅仅只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而战争需要优秀的将领并不假,但更加需要的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因为如果没有统帅的战略布局,将领再优秀又有什么用?

你总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单挑对方的十万大军,而当时汉军的统帅是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起兵的地点是在砀郡,而砀郡距离咸阳有多远呢?整整将近八百公里。

要知道,这个将近八百公里是现在将近八百公里,而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当年,起码一千公里起步。

这一千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不说走路,单单只是骑马,你都得骑上一个星期才能到达,因为一个小时平均二十公里。

而刘邦当年用了多久呢?整整四个月。

有的人或许会说,竟然这么久。

要知道,刘邦当年可不是骑马,他是步行走过去的。而如果步行的话,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最起码也得需要二十天的时间。

但刘邦当时是有障碍的,而且这个障碍不是什么花草树木,而是敌军。

毕竟他的目的是灭秦,秦军不可能到处放绿灯,让他无阻的到达咸阳。

仅仅只用四个月的时间就到达咸阳,已经说明他的军事水平。

而他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位将领,这一位将领更加能证明他的军事水平,他是谁呢?他就是杨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雄在《史记》里的存在感并不高,出场都不超过三次,但根据两点可以判断得出,他在秦军那一方的地位可是不容小觑的。

第一点,他并不是死在刘邦的手里,是秦二世下令将他处死。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是秦国南方最高级的将领。

如果不是的话,只需要上级将他处死即可,根本用不着秦二世专门下一道命令。

而要成为秦国的高级将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众所周知,秦国奉行的是军功爵制度,不管你父亲的地位有多高,如果你不能打出实打实的功绩,那么秦国的爵位、官职完全与你这个人无关。

杨雄能身居高位,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而第二点则可以与第一点达成相互呼应。

第二点就是,汉朝的高层曾经拿章邯与卫青作过比较,说章邯不如卫青。

而当时提到的秦朝将领并不止章邯一位,还有一位,这一位就是杨雄。

“而大将军材能非直章邯、杨熊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说明杨雄是能与章邯相提并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死在章邯手里的起义军首领,可以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别的不说,就只说当年称霸一方的就有项羽的叔父项梁,魏国的国王魏咎,魏国的相国周巿,齐国的齐王田澹,还有那一位第一位形成大规模起义的陈胜,以及率领不下于三十万大军攻破函谷关的周文。

你说这种级别的人物都能败在刘邦的手里,刘邦的军事能力还能置疑吗?

更何况,他可不是一次败在刘邦的手里,而是整整三次败在刘邦的手里。

第一次是在白马,第二次是在曲遇,第三次是在阳武。

章邯可没有败在项羽的手里,他是投降,但杨雄可是实打实的败在刘邦的手里,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别老只记得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可以说是刘邦这一生当中的一个低谷期,而至于彭城之战让刘邦丢人丢到了什么程度?开头已经提到。

但你别老把注意力放在彭城之战上面,要把注意力放在彭城之战的前后。

只要放到彭城之战的前后,你就会知道刘邦的军事能力是有多么的离谱。

要知道,当时的刘邦是汉王,他的地盘主要集中在巴蜀之地,如果要与项羽作战的话,拿下关中是必须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人或许已经察觉到了问题所在,项羽的地盘不是与刘邦的地盘接壤吗?

刘邦如果要攻打项羽的话,何必要先拿下关中,直接东出不就行了吗?

要清楚一点,如果刘邦直接东出的话,相当于他要直接面对项羽,没有任何的关口让他去防守。

但他如果先拿下关中,再东出,那就是稳中又稳。

因为关中是秦国当年灭六国的基地,正面面对项羽的是函谷关,北面是萧关,西面是大散关,南面是武关。

你说是直接与项羽作战好,还是先拿下关中好,当然是先拿下关中好。

但当时的关中整整有三位王坐镇。

这三位王第一位是雍王章邯,第二位是翟王董翳,第三位是塞王司马欣,这三位都是当年秦国的大臣。

而关于章邯的战绩上面已经提到,其余的两位与章邯相比起来,也就是一个陪衬。

别的不说,就只说一位章邯,对于刘邦而言,就已经是大患。

当时是三位团结起来阻止刘邦北上,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刘邦将这三位全部灭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将他灭的时间说出来,更是令人大跌眼镜,竟然仅仅只用四个月的时间,这简直就是离谱到家。

遥想当年章邯是多么的威风。

这难道就已经是刘邦的极限了吗?不是。

项羽的西北方向,除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这三位王之外,还有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印、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代王赵蝎、常山王张耳整整六位王。

刘邦之所以能指挥五十六万大军,就是因为这六位王的兵力都由刘邦指挥。

而刘邦是在公元前206年十月出函谷关,收服这六位王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05年三月,仅仅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相当于平均不到一个月收服一位王。

要知道,一个人能在乱世里称王,他的综合素质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而刘邦收服他们的这个过程,虽然基本上都是动用嘴皮子。

但你试想一下,如果刘邦没有足够的实力,靠嘴皮子能说服他们吗?肯定不能。

他们就是因为忌惮刘邦的实力,甚至认为刘邦对他们的威胁大于项羽,他们才投降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