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说王振,王振可以说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

第一,是王振蛊惑、煽动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的。王振是陪着朱祁镇长大的,长于深宫的朱祁镇9岁登基,最信任的人就是这个太监。剧中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一心想的就是御驾亲征,和自己的父亲朱瞻基,先祖朱棣一样,驰骋漠北,树立自己崇高的威望,甚至不惜和自己的母亲决裂也要出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祁镇行军在外,正梦想着这次干掉了瓦剌,把关外的地封给王振,王振却提议让朱祁镇去他的家乡一趟,朱祁镇立即传旨改道。结果路遇大雨,王振装着金银财宝的马车卡在了泥泞的道路上,几个太监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车给推了出来。

朱祁镇带队的将军樊忠叫来参谋,问他前军怎么行进得这么慢,参谋告诉他,王振为了顾及名声,不让军队踩踏青苗,所以行进缓慢,樊忠大怒,准备亲自去找朱祁镇劝说。樊忠来找朱祁镇劝说,却被王振阻拦,樊忠连朱祁镇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王振气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军行进的路上,瓦剌骑兵突袭,明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樊忠得知消息后,赶紧率领军队去保护朱祁镇。陈文荣带了两千骑兵赶去护卫朱祁镇,没过多久瓦剌兵就杀到了。樊忠身负重伤见到了朱祁镇,见王振还在一旁多嘴,便奋起杀了王振,在场没有人阻拦,王振被活活打死,朱祁镇终于明白打仗不是儿戏,绝望地坐在了地上。结果50万明军士兵被瓦剌击溃,很多大臣遇难,堂堂大明天子朱祁镇被瓦剌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坏得很的太监就是喜宁了。喜宁随朱祁镇被俘后,叛变投靠也先,为其出谋划策,意图推翻明朝政府,沦为一个叛徒。北京城下,是喜宁出主意让瓦剌人羞辱朱祁镇,打击守城明军的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徐滨来到瓦剌大营中,代表明朝和瓦剌谈判时,喜宁却拦住徐滨,说徐滨只是舶前司的道士。徐滨不慌不忙地说起京城官员的变动,斥责了喜宁,也先也没再多问。也先攻城失利后,喜宁建议把朱祁镇杀了,这样孙若微就会和朱祁钰拼命,到时候朝廷大乱,瓦剌就可以借机打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王振一样,喜宁也没什么好下场。当也先正准备攻打宣化城时,喜宁建议直接从宣化城大门进,到时候自己假意念朱祁镇的圣旨,把淬了毒药的匕首藏在匕首里,到时候先杀主将,直接夺下宣化城的大门,也先决定按照喜宁的方式试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后来的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晚辈了。结果这个王振一下就把明朝50万军队玩完了,皇帝还被人俘虏了,实在是奇耻大辱,严重威胁了明王朝的存续。

如果不是北京保卫战,或许明朝也和南宋一样只能偏安一隅了。而喜宁则更下作,居然帮助也先出谋划策,试图颠覆大明,不知道他骨子里流的是什么狗血。不过,天道好还,王振、喜宁这两个货都没有好下场!

参考:《明史》、《明朝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