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才是沃尔沃的长期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最新的沃尔沃EX30新车发布会现场,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贡献了2024年上半年最精彩的质问。

他问,电车市场的卷到底都在卷什么?

铺天盖地的营销行为将这个行业没有技术创新,没有科技革新的现实,拉到了足以令人反思的地步;他认为目前电车市场的卷已经偏离了真正应该要去的主赛道。

我们乐此不疲的卷配置,车规与否不重要,效果如何也不重要,一定要拉满所谓的科技感,卷噱头,把过去那些层次烂掉再拿出来重新包装一番;卷名词卷定语,用华美的词句把原本简单的句式变得过分华丽,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更是直言不讳的在流量加持的当下,这些都几乎是资本的手段,可是我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袁小林说,当前的电车市场已经严重的过度美化,我们正在为我们的过度浪费所买单。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一下原视频,建议加速会更加有爽感。

这已经不是袁小林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及他对于目前电车市场的看法;只是没有想到在沃尔沃全新上市的EX30发布会现场,这位全球高级副总裁还是没有忍住,在谈及品牌之前率先对于市场进行开炮。

印象中的袁总是克制且冷静,刚毅却透彻的外表之下,多了一份冷峻感,而翻开他的履历更是令人感到不凡,他曾经就职于外交部以及英国BP集团。

英国BP就是那个世界上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十大私营集团之一,可想而知BP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实力;从袁现有公开的履历上可以看到,他几乎没有断层的职业生涯,2001年离开外交部后,进入BP,直接2009年离开才正式进入汽车赛道。

2009年到2010年台,一直是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总监,从2010年一直到现在,他和沃尔沃这个汽车品牌爱恨交织了足足14年,沃尔沃也成为袁小林就职最久的一家公司。

从沃尔沃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再到中华区总裁,如今成为全球高级副总裁以及亚太总裁兼CEO的他,身后并非所谓的荣光,更多的是来自于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对于沃尔沃品牌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销量。

作为一家车企的高级副总,袁一定会被沃尔沃的销量,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给整疯。

在全新的EX30上市之前,一份来自于2024年第一季度全美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报告数据摆在了我们面前,沃尔沃全面销量下降69%,虽然把销量下降的部分原因归属到了供应链问题,可这样的推脱之词,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当中显得格外力不从心。

对于这家一直走在二线豪华品牌之类的北欧车企,他不仅面临燃油车市场份额的逐年下降,更要面对此前他所规划的到2023年沃尔沃汽车将全面实现电气化的目标。

而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沃尔沃显得格外前路难。

2024年的四月,沃尔沃全球销量65838 辆,同比增加27%;中国销量为12221 辆,同比减少 3%。对于这样的表现形式,沃尔沃汽车首席商务官兼副首席执行官 Björn Annwall 表示,“这一业绩表明,我们在实现 2024 年全年零售销量至少增长 15% 的指导目标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很明显,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其实就沃尔沃本身而言,他对自己的销量目标和期许也并没有标太高,而我们在分析沃尔沃品牌时,也不能单纯的就销量数字来看待这个品牌存在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和袁小林一直强调的长期主义也不谋而合。

如果不是在网端刷到了昨天袁小林在沃尔沃EX30发布会现场的发言,我想对于这位CEO,我并没有太大兴趣了解,理由很简单,在中国市场沃尔沃并不失所谓的香饽饽,他甚至会有一些小透明。

没有特别突出的电车产品规划,也没有特别令人眼前一亮的销量数据,更别说在网端向其他车企一样积极的营销,这家一直传承着北欧低调冷峻内敛风格的车企,似乎在目前国内如此磅礴的内卷机制之下显得格外特别。

我想,这一刻大家应该可以试图了解袁小林为什么会发出这个市场被过度营销,产品用力过猛的质疑。

因为沃尔沃一直都没有这么做,仿佛是众人皆醉,我独行那般,因为没有参与其中,他也自然没有办法体会到,那些被营销所困,为营销而醉的车企们其实也很痛苦。

想起沃尔沃之前,我看了很多资料,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2023年8月,沃尔沃内部发布的一则人事变动通知书,前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将离开沃尔沃汽车,寻求外部发展。

而就在沃尔沃发布人事变动后,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宣布,前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将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并负责担任集团渠道发展委员会主任,分管汽车集团渠道发展和建设,向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汇报。

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不少网友调侃到,这很像出口转内销,变来变去还是自己家里斗;也因为这样的调侃,袁小林被很无辜的披上了与吉利“宫斗”的传闻,虽然在去年沃尔沃也及时地召开了媒体沟通会,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的是高层领导,大家格外关注;可再关注人物背后,大家几乎忘了一件事情,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后,也同时给予了沃尔沃足够的空间以及权利,可以认为沃尔沃全部的人事变更或是组织架构调整以及业务等事情,很大程度上吉利都会放权给沃尔沃。

如果这样去理解,那么应该就不会有所谓的与吉利的“宫斗”。

被抛弃的那一方永远都是属于弱者,在这个故事当中,钦培吉被赫然的踢出局,而袁小林成为亚太区的总裁兼CEO,看客们的天平永远都不会平等,但其实谢谢想来他们之间的你争我夺和我们也有什么确实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用户和消费者,产品才是确定一个品牌是否能长久的最客观的因素。

尽管沃尔沃品牌也一直在强调,沃尔沃是一家有调性有灵魂的豪华品牌,但如果在目前中国市场,也许大家只会对沃尔沃安全性的作出大拇指的赞许,至于所谓的灵魂,很抱歉,也许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感同身受。

全新沃尔沃EX30车型是小而强大。

这款车型也是目前沃尔沃品牌最小的纯电SUV,他的长度是4233mm,轴距2650mm,与海外车型保持一致,他后驱版本的起售价格20.08万元。

对于这个起售价,不少小伙伴表示惊讶,因为他可是沃尔沃,他可是生披着北欧调性灵魂的高端品牌,按照他与欧洲标准一样的推论,这款车型应该就是充分的全球性车型,不过他还是会在他的右下角写上“沃尔沃亚太”的字样。

在这款车型,北京车展亮相时,其实就有不少声音,像极了极氪X,还带着一丝领克的味道,尽管如此,但他应该还是沃尔沃本尊,在某个程度上,我们还是要相信沃尔沃在环保、安全上的一些固执,相信这一款车型也不例外。

到底如何去做出一款让消费者喜爱,并且可以延伸到品牌价值的车型,这件事情似乎现在无解,因为我们似乎习惯了去借鉴,去有目标性的超越,而在这个前提之下,大家似乎都不以为然的觉得这件事情的方向是对的。

诚然,袁小林说,这是错的 。

这一次我站袁小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借鉴,有方向性的超越,那是在过去;那是在过去,我们没有太多能力,实力去做到真正的原创,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去借鉴过去那些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短时间内去做到我们想要的;而我认为这也不是现在我们需要做。

我看过不少有关于袁小林的采访,大抵,他总是在诉说这一套简单却很难坚持下来的商业模式模,作为一家企业长期维度,可持续发展,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才能走到终点,在这场马拉松当中,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定力。

但现在看来,我们的方向似乎有一些偏离航道。

虽然,市场看重销量,虽然市场一定需要这份销量数据,而车企也需要这份销量数据去告诉全世界我们的无数可能性,这个是我们所看到的光明的一段。

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也才走了短短的几年呀,如果算上目前国内最大的比亚迪,他也只有29年的生命。在这场注定需要长期主义的马拉松比赛中,29年这几乎就是一个幼时的我们,所以也许学习、沉淀才是我们需要在纷乱当中保持的一种态度。

中国市场的内卷,却似乎又在不允许我们做这件事情。

我突然想起在乐道汽车发布会前夕,有媒体这么问李斌,第一批的动力电池回收该要怎么办?车企该如何做好应对措施去做好第一批次的动力汽车电池回收呢?我记得李斌回答的第一句话是,没有人有答案,没有人在教我们该怎么做。

这个前半段的回答听起来很苦涩,在电气化的路上,似乎每个参与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许你去问比亚迪,他们这家记作电池又做乘用车,还有商用车的大企业,他未必也能很完整的告诉你,对于电池回收他们该怎么做?

可不回答,不代表无解,也不代表要被忽视。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日子里,绝大多数人都将沃尔沃陷于一种调侃之中,在吉利的深远规划中,极氪与领克的诞生很大一部分源于沃尔沃的助力,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技术毫不掩饰的认为是在短时间内提高吉利本质最有效的出发点,这个时候的沃尔沃更像是一个跳板,而吉利也必然需要一个跳板。

可故事来到2024年,国内电气化的火越烧越旺,这个江湖似乎在告诉你,要么融入,要么退后。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所谓的平衡到最后都很简单,只是看大家的立场到底在哪里。

我想EX30就是沃尔沃对于国内市场的立场,在一贯环保、安全的理论之下,沃尔沃是必然需要向国内年轻一代消费者招手的,长期主义和短期的迎合其实并不会冲突。

袁小林所抵触的营销乱象沃尔沃可以选择不错,但他们也必须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高高在上的君王纵使在威严,耶只是在其位的可以看见;也许20万的沃尔沃是他打开豪华下沉的一种手段,这竟然又了一些蔚来、乐道的影子,但20万的沃尔沃可以赢得多少消费者的青睐呢。

很快我在网端看到,如果国内MINI也是20万的价格,是不是花这个钱买份情怀更值得。

袁小林对于沃尔沃的长期主义到底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百年时光中,或许有很长一段时间,光阴很慢,慢到叫人足矣忘记世界,沃尔沃所辉煌的过去成为了当代人陈述过去时的一种方式,实在不足矣成为沃尔沃走向未来更远之路的依据。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我非常认可袁小林在发布会现场所陈述有关“营销时代卷的偏航”,但作为民众,更多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跟随,大家都这么做,一旦只有你不这么做,剩下的只有奇怪和奇特;没有人阻止你坚持自己的理论,可你的理论又该如何被放大,有成效呢?

袁小林看来,沃尔沃是一个拥有97年历史的豪华品牌。它不可能放弃长久以来坚持的品牌价值,人云亦云地去迎合市场。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在某些方面下,沃尔沃也注定会被率先出局呢?

全新沃尔沃EX30也追随了沃尔沃一贯追求的“少既是多”的原则,灵巧好开,智能好用。

其实我觉得沃尔沃可以学习一下大众,在为了保健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巨大的份额之下,大众集团会愿意和小鹏汽车合作,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可以想象一款大众的电车品牌,搭载了小鹏汽车自然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种感受真的是如虎添翼,而这样的合作关系,或许可以让大众看到更多全新不一样的可能性。

我想这才是电车时代,传统和新势力,真正意义上让我们学会尊重的地方。

而在这样的基础之下,一家企业或许才能够不断地在突破创新之中完成更多的涅槃,这不是袁小林所期望的汽车创新吗?

文|小花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