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集体诉讼、裁员风波后,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再遇重挫。5月20日,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尽管理想汽车一季度营收仍达到256亿元,实现36.4%同比增长,但作为首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其一季度财报中却再度出现了“亏损”二字。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一季度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85亿元。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净利润也同比大幅度下滑,净利润为人民币5.91亿元,同比下滑36.7%。从财报数据看,理想汽车营收的主要部分均由车辆销售收入构成,其经营亏损以及净利润下滑也与理想汽车一季度销量不理想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理想汽车财报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理想汽车今年将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推迟至明年上半年发布。在此之前,理想汽车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参数图片)于3月初上市,不过这款车型并未成为理想汽车眼中的“爆款”,甚至引起了李想的“反思”。

在一季度财报遭遇重挫后,理想汽车似乎又变得冷静且现实了。

风波不断,一季度财报雪上加霜

经历了2023年的高光之年后,理想汽车似乎在2024年陷入了“水逆”期。近期,理想汽车先后遭遇集体诉讼和裁员风波。

此前不久,全球投资者权益律师事务所罗森律师事务所宣布,代表理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购买者,向理想汽车提起集体诉讼。诉讼理由是投资者指控理想汽车在推出首款电动汽车理想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并在整个诉讼期间做出了虚假和误导性陈述,导致股价大跌。

在此之后,理想汽车又被曝出将进行一轮大规模的"人员优化"。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理想汽车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预计涉及员工人数超过5600人,其中,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门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至50人,智驾团队缩减至1000人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季度财报的发布,再次给了理想汽车“重击”。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为80400辆,同比增长52.9%,但环比上一季度超13万辆的销量出现下滑。与之相伴的则是,理想汽车多项财务指标出现下滑。

比如:总收入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417亿元环比下滑38.6%。经调整净利润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约46亿元下降72.2%。当然,最扎眼的还是理想汽车的两项“正转负”的数据,包括:

经营利润再次出现亏损,亏损额为5.85亿元,在过去四个季度中,理想的经营利润一直维持正向,在去年四季度甚至达到30.36亿元;自由现金流为负51亿元,而2023年第一季度为67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146亿元,这是理想汽车在遭遇2022年换代危机后,再一次自由现金流转负。

所幸,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仍处于行业高水平,今年第一季度为20.6%,作为参考,零跑汽车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由正转负”,为-1.4%。同期,特斯拉毛利率为17.4%。同时,理想汽车现金储备仍高达989亿元。

二季度难过 理想MEGA打疼了理想?

比起一季度,理想汽车的二季度更加“难过”,展望第二季度,财报称,理想汽车季度交付量预计达到105000辆至110000辆,同比增长21.3%至27.1%;收入总额为299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4.2%至9.4%。理想汽车CFO李铁甚至表示,考虑到三月份我们经历的严峻挑战,二季度将成为公司今年经历的最艰难的季度。

事实上,说起理想汽车今年的“水逆”,离不开理想MEGA的上市发布。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高端MPV车型,理想MEGA带着“50万以上销量第一”的梦想出道,但该车上市后未能达到李想预期中的效果。零售数据显示,今年3月和4月,理想MEGA销量分别为3229辆和1145辆。

并且,理想MEGA正是开启理想汽车“水逆”期的导火索。李想在3月份内部公开信上承认,纯电产品在经营节奏上出现失误,并且影响到L系列产品的销售:理想MEGA节奏的混乱,也让销售团队大幅减少了服务L系列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主力车型理想L8甚至连店面摆放的位置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之后,就是理想汽车下调一季度交付预期以及出现集体诉讼和裁员风波。而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理想汽车似乎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表示理想汽车今年将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推迟至明年上半年发布。李想曾在反思理想MEGA的节奏问题时表示,“我们错误地把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

而推迟纯电SUV的发布,或许也意味着,理想汽车接下来的重点还是集中于L系列几款增程车型上。值得一提的是,随后的4月22日,理想汽车宣布,自当日起,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将采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理想MEGA降价3万元,2024款理想L9全系、2024款L8/L7车型顶配Ultra、中配Max降价2万元,L8/L7车型Pro版降幅为1.8万元。

当然,推迟纯电SUV发布还有另一种说法,李想表示,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自营超充桩要达到特斯拉相近的数量,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此外,理想需要升级和增加更多的门店展位来支撑更多的车型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