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玉老人精神矍铄

在正蓝旗宋玉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92岁高龄的老人,听他讲述了那段烽火岁月中的抗战传奇。

1924年9月11日,宋玉出生在河北省赤城县马营乡的一个贫农家庭。5岁时,随着父母、哥哥、姐姐逃荒到宝源县三区的老米沟村,一家人靠给当地的地主抗长活为生。9岁时,宋玉给地主和全村放猪,村里人都称他“小猪倌”。

1941年,哥哥宋贵参加革命,成为八路军骑兵五师二团的一名战士。两年后,宋玉也成为了宝源县三区老米沟村的一名民兵,因头脑灵活,反应灵敏,逐渐成为民兵队队长。在距离老米沟15里的地方就是日本鬼子郭嘴窑子据点,宋玉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民兵站岗放哨,保护当地百姓安全,为八路军收集情报,组织供应粮食。

1945年4月份的一天,宝源县大队政委李洪亮化装成做小买卖的货郎,来到老米沟村,通过街头暗号联络到宋玉,对他说:“八路军准备拔掉日本鬼子郭嘴窑子的据点,你要把鬼子的布放情况侦查清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侦察到的情报传达给八路军。”

李洪亮走后,宋玉立即组织村中民兵研究侦察敌情的方案,经过仔细的商讨后,宋玉决定和两个民兵“应夫”进入鬼子据点。此时,鬼子已经知道八路军要攻打他们的据点,正到处抓壮丁为他们加固城墙碉堡、修炮楼。所以宋玉和战友很顺利地就进入了鬼子据点。宋玉说:“在那个非常时期,鬼子对每个干活的壮丁都很警觉,一旦发现哪个人不对劲就会抓起来严刑拷打,或者杀头。”为了不引起鬼子的怀疑,他们十分卖力地干活,对鬼子毕恭毕敬,渐渐的鬼子对他们放松了警惕。宋玉和战友抓紧时机很快就摸清了鬼子的人数、布放情况、武器装备等重要信息,并秘密接触到了掌管城门钥匙的老张,经过了解,老张是同情八路军军的,通过一番思想工作,老张答应配合八路军打开城门。三天后宋玉他们顺利撤出鬼子的据点,将情报送达给八路军。

在掌握了鬼子据点详细情报后,八路军作了周密的部署,几天后的一个夜里,八路军发动了突袭,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顺利的歼灭了据点的全部鬼子和伪军,拔掉了这个鬼子盘踞7年之久的据点。

这次战斗胜利后,为防止鬼子来老米沟村报复,宋玉组织民兵在村口的山包上栽了消息树,民兵轮流站岗,发现哪面来了敌人,就把消息树向反方向放到,这样村中的老百姓就知道哪边没有鬼子,迅速向安全地撤离,后来鬼子几次来到村中扫荡都扑了空。就这样,宋玉带领老米沟村的民兵保卫父老乡亲,支援八路军打鬼子,宋玉的家人也为抗战积极做着贡献,直到抗战胜利。(文·摄影/内蒙古日报全媒体记者巴依斯古楞金泉张磊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