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5月的花儿香,5月的好阳光”。5月的成都,一树树浅紫的蓝花楹和一丛丛桃红的三角梅竞相绽放,让蓉城有了一种别样的浪漫。2024年5月17~18日,336名教育界、企业界、媒体界的代表从天南地北汇聚成都,参加第十四届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也因而邂逅了这场初夏的唯美浪漫,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

第十四届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四川大学承办,论坛的主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推动教育变革的新质生产力”。论坛为期两天,活动安排紧锣密鼓:第一天论坛开幕,并有5场主旨报告和8场主题报告;第二天除了2场主旨报告和5场专题报告,还开设了圆桌论坛,让参会者又享受了一场信息技术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庚生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润生在线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志坚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玉春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褚良银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永和致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庚生主持。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志坚,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玉春,四川省教育厅信息化处处长周斌,四川省教育厅国资装备中心主任王国强,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本届论坛组委会联合执行主席钟晓流,四川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本届论坛组委会联合执行主席段磊。开幕式上,高润生首先在线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主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命题,也是当前教育新基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等面临的重要课题;他指出,新应用驱动、技术引领和政策导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维驱动力,期待与会的专家和朋友围绕三维驱动力作用下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应用案例进行充分交流,也衷心祝愿本次论坛能成为一个交流合作、分享经验、展示成果的平台,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境界。杨志坚认为本次论坛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次重要交流;他强调,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深入交流、广泛研讨、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未来数字校园建设与教育创新发展。杨玉春提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发展,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他要求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更大作为,要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要跳出教育看教育,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褚良银认为,举办本次论坛是为了更加深入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这方面更好地凝聚力量;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建言献策和共同努力,一定能为教育数字化和教育变革的新质生产力提升做出贡献。吴永和表示,“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已成为一个品牌,作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场地,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创新发展十分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德华

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永和

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琼

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游

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磊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维胜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小平作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曾德华以“高等学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模式”为题,从战略的高度,深入分析了高校业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组织转型的主要路径与理论模式;吴永和教授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教育创新与变革”为题,从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新需求和驱动实践新探索两个方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的驱动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孕育数智教育新范式;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汪琼以“高校教学因GenAI的改变:几点观察”为题,探讨了GenAI给高校评价方式、教法优化、课程开发等带来的变化,并深度剖析了智能时代学习的机遇与挑战;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于游以“强化基座能力 赋能卓越发展”为题,主要从数据治理赋能、业务互联互通、校园万物互联、数字人才队伍四个方面,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的工作;段磊主任以“面向一流人才培养的线上线下数智教学融合平台建设实践”为题,介绍了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和以“课程”资源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相关情况,并描绘了AI赋能教与学的未来规划;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许维胜以“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实践”为题,对人工智能、智慧校园、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概览与思考,并介绍了同济大学的相关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小平以“清华大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为题,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所做的信息化工作,内容涉及基础设施、新型教室、网络安全、服务保障、数字校园等,并结合具体场景生动地展示了清华的数字化转型实践,针对数字化转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环节,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昊、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士贤、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赵衍、华为产业与生态总监李晶晶分别就AIGC赋能教育教学、数字孪生与智慧校园、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技术等话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圆桌论坛的主持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季至宇与8位点评专家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提问和点评,同时穿插着主讲专家、点评专家与参会人员的积极互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届论坛圆满落幕。

在论坛的外围展位上,深圳锐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东科佳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载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简道智能有限公司、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东信同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四川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交流了各自的新产品、新系统、新平台,并展示了经典解决方案与具体应用案例。

据悉,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2010年创办,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高规格、有影响、具特色的盛会之一。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教育技术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与技术骨干、教育信息化行业领军企业的负责人等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积极参与各届论坛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来源丨第十四届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