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将逐步实行“延迟退休”。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延迟退休”,社会各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对于脑力劳动者,他们比较支持延迟退休,这样可以再多干几年,退休后还能多拿养老金。而对于基层职工,他们对延迟退休持保留意见。因为,这类人群的工作不固定,收入也不稳定,希望早点退休,安度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社会各界在“延迟退休”上面存在的较大争议,就有业内人士提出新建议,就是按“工龄退休”的方案。只要你社保缴满15年以上,工龄达到30年,就可以自愿申请退休。而这个“工龄退休”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不少人认为,如果按“工龄退休”,则会带来三大好处:

其一,按工龄退休更加公平公正,不管是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可以在达到30年工龄后,自主选择何时退休。这样的退休制度更趋人性化;其二,如果实施“工龄退休”,届时就会有很多老职工选择退休,这样可以把更多的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其三,如果按工龄退休,老职工在离开原来的岗位之后,也可以到社会上去发挥余热和特长。比如,被其他企业聘用,以及自主创业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按工龄退休”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我们认为,“按工龄退休”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有以三个原因:第一,如何确定工龄就是一个难题。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国企员工,他们从学校毕业就进入单位,只要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像这样的群体的工龄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而那些民企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人员,他们工作并不稳定,有时失业在家,没有工作,有时连续加班,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像这类人群是很难统计出其工龄的。而且,私企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工龄也很难达到30年。如果他们的工龄达不到30年,难道就不能申请退休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按 “工龄退休”也违背了我国的延迟退休的精神。假如一个人22岁参加工作,只要工龄达到30年就可以申请退休了,那他在52岁时就可以申请退休了,这么早就退休了,这并不符合我们国家延迟退休的精神,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第三,按 “工龄退休”对较晚参加工作的人群,是一种不公平。像医生、科研人员、工程师等群体,他们年轻时都在读书,往往要到30多岁才参加工作。如果实行“工龄退休”,要求这类群体的工龄达到30年,那么这类较晚参加工作的人,就要到60多岁才能退休了。显然,按“工龄退休”对于较晚参加工作的人群是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以上这3个原因,我们就能了解按“工龄退休”实际执行起来还是存在较大难度的。其实,我们只要对现在的“延迟退休”稍加改进,就能给出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比如,在实行“延迟退休”时,可以规定一个法定退休年龄,只要你达到这个年龄,而且社保缴纳年限也满足最低标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延迟退休。同时,在个人申请延迟退休的同时,还要用人单位同意才能正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