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教师数字素养深刻影响着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教师群体对于数字化学习的态度普遍积极,但能力上呈现差异。我们须加大投入,完善学习环境,强化教师培训,并鼓励跨学科和跨区域的协作交流,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张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柏宏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教师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实与实践创新至关重要,其数字素养深刻影响着数字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聚焦教师数字化学习相关话题,淮北师范大学教授张琪作为本期“教育三人行”栏目的专家主持人,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柏宏权,芜湖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兵,进行对话,通过专家的探讨,深入探讨数字化手段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多维透视教师数字化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在数字化学习浪潮中,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现状是怎样的?教师面临着哪些困难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宏权:在数字化学习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群体普遍遭遇了多重挑战。首当其冲是压力的增大。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数字化工具,适应不断更新的数字化平台,这给学习能力稍弱或年龄稍长的教师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有时甚至会引发焦虑情绪。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和时间的紧迫,使得教师们时常感到分身乏术。其次,技术故障以及数字资源的内容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数字化学习中的参与性。一些数字教学资源个性化、针对性不够强,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些资源与课程内容脱节,导致教师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最后,个性化支持和培训的缺失降低了教师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数字化学习中缺乏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一个客观事实是,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与深化,教师在数字环境中的“学习者”角色日益凸显。回顾2022年,我国首次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国教师开展大规模在线研修活动,经过不断优化,去年的暑期研修已重点围绕教研新模式展开。

当前,教师数字化学习现状概括为:态度普遍积极,能力呈现差异。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校和教师的研修活动正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的方式逐渐普及,能够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九成以上的教师都认同自身角色正经历深刻变化。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性别、年龄和学段等方面。例如,女教师在“积极认知”“行为特征”等方面表现较高,青年教师则在数字化学习态度上表现较好。

今年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的第三年。对于教师数字化学习效果,李局长更有发言权。请您谈谈芜湖市在中小学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有哪些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兵:芜湖市在中小学教师数字化学习能力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具体来说,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化学习意识显著提升。芜湖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从理念引领到落地实践,以培促学,不断推动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数字化支撑下的因材施教探索,加速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截至2023年11月,我们已开展线上培训236场,超过6.3万人次的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

二是数字化学习技能明显提升。我们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例如,举办了智慧课堂专项应用活动、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截至2023年年底,我们已开展了3082次线上教研活动。

三是不断推进优质的数字资源建设。我们构建了五级联动的数字资源体系,搭建了国家、省、市、区、校一体化数字资源平台。特别是芜湖智慧教育平台,通过“阳光云课”“五育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等板块,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2023年基础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中,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被评价为“较好”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通过李局长的介绍我们看到了芜湖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的创新实践。未来,建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整合人工智能助教功能,通过嵌入生成式教育大模型,实现更加优质与智能的教研服务,从而有效记录教师成长过程,并在“教—研—学”中形成闭环。随着教师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我们也将看到更多贴近一线教学场景的案例出现。此外,制订教师数字化学习指南以及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配套措施,将促进教师更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性学习。

数据为擎 教师数字化学习高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请李局长介绍一下芜湖市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兵:我们依据怀进鹏部长所说的“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原则,在政策落实上努力推动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2016年,我们出台了《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学科资源审查办法》《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备课工作管理规范指引》等相关文件,提出教师数字平台使用的一般要求。目前芜湖市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实现了网络电子备课,并成为其日常考核的项目之一。为加快芜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我们于2022年成立了由教育局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2023年《芜湖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星级实验学校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围绕五大智慧场景选取了应用实验项目,整体推进应用落地,并设立考核指标,将十大项目组合化,以满足学校特色发展需求,为芜湖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指明了发展方向。截至2023年5月,全市共有312所学校符合三星申报要求,被列入首批芜湖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星级实验学校入选名单,其中19所学校申报了满星十星级学校。以智慧学校应用为锚点,芜湖市正在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2023年实现了“零报告”的优异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从研究与实践角度看,柏教授对进一步推动教师数字化学习有何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宏权: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已成为全世界的教育共识。面对这一趋势,如何有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推动教师数字化学习,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基于2023年度教师数字化学习特色案例征集,在教师工作司指导下,《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正在组织《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编写工作。报告从政府、企业、校长和教师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未来教师数字化学习发展的策略。我和张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有幸参与了报告编写工作。

我认为,政府应加强宏观规划,出台激励性政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设健全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并组织系列的专业培训活动。企业应积极投入教育资源研发,与学校合作,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共同打造适合教师使用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校长应承担起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创新文化的建设,合理分配学校资源,确保数字化学习的有效实施,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评估。而教师则应主动增强自身的数字技能,积极参与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改进中,通过实践经验的分享和反馈,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教师的数字素养只能在真实情景与反思实践中得以涵育和提升,因此教师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应秉持鲜明的实践取向。在实践取向的能力维度中,教师使用数据改进教育教学作为核心要求贯穿了数字化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始终。柏教授刚提到的报告中分析了数字时代学习的本质,探讨了发挥数字技术对教与学产生的效益,对教师数字化学习进行了严谨的界定,并基于此展开了面向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请您谈谈关于问卷编制与调研的具体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宏权:我们围绕教师数字化学习的核心维度,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教师对数字化学习的态度、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数字化学习场景的有机融合以及数字化学习关系的协调处理等方面。问卷经过教育专家的严格审查,确保了问题的准确性和问卷的有效性。调研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和线上访谈数据,力求数据的多元化和准确性。此外,我们还特别注意到数据分析的严谨性,从定量角度揭示了教师数字化学习的普遍状况和关键影响因素。总的来说,通过科学严谨的问卷设计和广泛深入的调研方法,力求《教师数字化学习发展报告2023》能够成为反映中国教师数字化学习现状、指导未来发展趋势的权威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那么,如何将这份报告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革动力呢?现在学术界经常提“数据驱动”概念,报告也统计了性别、年龄、学科、学段、学校类型、城乡、区域等差异,得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论,尤其是教师认知、情感倾向、行为意向和学习场景之间建立的映射关系,值得深思。这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数字时代的学习本质和规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效益,并为教师数字化学习的分层框架设计提供依据。对此,柏教授如何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宏权: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报告成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学习水平。例如,将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相关成果纳入绩效评估,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与创新;建立分享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实现共同成长。通过典型案例,我们看到各地区的教师学习特色鲜明,他们彼此之间可以交流互鉴。同时,根据报告结果,各地区要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和发展计划;鼓励教师将数字化学习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报告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教师数字化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

拥抱技术创新 共谋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琪:当前教育部正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二位如何看待新兴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兵:这可以用现在很火的一个词——“新质生产力”来形容。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不仅代表教师需要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迭代,更代表着教师需要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创新。

以芜湖为例,我们有两所学校入选了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这意味着这两所学校的教师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如何以中小学信息科技、通用技术等课程为依托,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方式。如今,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已经能够全方位地汇聚和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学业质量等信息,增强了精准教学的可行性。再如,芜湖市在课后服务课程中应用了大模型,学生可以与图灵、爱因斯坦、诸葛亮、李白等AI人工智能形象进行互动交流,丰富了学习体验。

因此,教师需要以教育的眼光看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背后的科学原理及其发展规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变革,重构教育生态,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柏宏权:随着教育数字化的不断深入,我们进入了教师必须拥抱技术、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新时代。在编写《教师数字化学习报告(2023)》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数字化学习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均衡的问题。这提醒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所有地区、所有教师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服务。

展望未来,教师数字化学习必将走向个性化、协同化、终身化。我们须加大投入,完善学习环境,强化教师培训,特别是增加对中老年教师的支持力度。此外,我们还应鼓励跨学科和跨区域的协作交流,通过共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4月刊(总第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