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有贵州贵阳网友发视频称,交警在查不戴头盔的过程中,对路过的国人“严惩不贷”,但遇到外国人违规不戴头盔,竟然放行了。感觉很气愤,认为应该一视同仁,外国人也应该遵守中国的交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其拍摄的视频来看,一旁有国人因为未规范佩戴停下车戴头盔,但两名外国人虽然停下了车,但拿出自己的头盔,示意好像是带子坏了,之后就嬉皮笑脸的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交警而言,一定程度上也理解,毕竟这种交通执法,震慑的意义要多一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语言不通,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即使较真也不见得有好结果。也可能是想传递大国之邦的风范,向国际友人传达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但是咱来干嘛了?是为了树立国际形象?是为了彰显柔性执法?要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在单位里吹空调耍手机呢?拍拍照片,跟领导交差不就完事了嘛。说白了,站在这里,不还是来交通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我们确实有外国人优先的作风,那时候穷,想吸引外资进来,展示我们礼仪之邦。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上来了,对于一些“超国民待遇”敢于质疑了,这是好事。

交通安全法规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国籍、种族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交警在执行职务时,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都应该一视同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目睹了交警的不当行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关切:

1. 现场反馈: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向现场的交警提出疑问,要求解释为什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执法标准。

2. 投诉举报:如果认为交警的行为不符合规定,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交通管理部门都设有投诉举报电话或在线平台。

3. 社会媒体:可以通过社会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情况,引起公众关注,有时这样可以促使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

4. 法律途径:如果认为交警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是否有必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执法标准也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来判断。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尊重法律和执法人员的正当执法行为,同时也有权利要求执法人员遵守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