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研则是独自一人走钢丝”。曾经,大家为“高考和考研哪个更难”吵上热搜。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历是块敲门砖”,“上个好大学”是大家的期盼。

中国3000多所高校里“好大学”有哪些?一直以来大家公认的基本就是985、211;近年来又加入了“双一流”、“死亡双非”;而最近,又流行起了一个新的高校“分类”——984.5大学

“984.5大学”特指那些实力和名气都排在前列的211大学,他们因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方面都进步神速,和985之间只差了0.5的距离而得名。而在这些“984.5大学”中,有些高校的特色专业甚至超越了985高校,独占领域鳌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领域第一,华为最宠爱高校

据华为最新校招数据显示,西电共783名毕业生进入了华为,碾压一众985,成为华为最“宠爱”的大学,位居第一。此外,西电2022年毕业生中,21.88%的毕业生进入到国防重点单位、选调生等国家战略导向单位工作,61.57%的毕业生进入华为、中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工作。

西电为何能深受央国企青睐?

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

开辟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领域多项第一,包括第一部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多套新体制雷达;

如今与北京邮电大学(211高校)、电子科技大学(985高校)并称:两电一邮

牵头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广泛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羲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西电官网)

这些成绩一一列出,人称“984.5高校”真的一点不为过!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通信”最高学府,撑起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

刚刚提到“两邮一电”,讲完西电,就该讲讲北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邮电大学可不是什么“送信、送报纸、送快递”的大学,而是国内“信息通信”行业的最高学府

北邮成立之初属于原邮电部,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设有线电通信工程系、无线电通信工程系、工程经济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被评为A,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被评为A+,而清华这个学科只被评为A。

建校以来从北邮走出的人才,占据了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半壁江山。例如邮电部原部长吴基传,还有中国联通原董事长王晓初,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等,打工皇帝唐骏、36氪创始人刘成城以及大量在三大运营商各职位任职的员工,很大部分都是北邮的校友。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是北邮的使命,他始终在用“精”研的成果唱响建设科技强国的最强音。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三海一核”专家,毕业生能进央企!

五十年代,开国大将陈赓在哈尔滨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7年后,哈军工被拆分,诞生了“军工六校”,其中一所是今天要提到的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工程继承了哈军工的精神和哈船院的强势科目,是一所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的双一流大学,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A+;控制科学与工程获A-。

据统计,哈工程的毕业生有四成去往“三海一核”相关领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部队、科研院所等;近80%毕业生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半数以上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

苏州大学

被质疑改名失败的“死亡211”

苏州大学,一百多年前还叫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曾是华南最著名的法学院,当年与梅汝璈一同赴远东法庭的法官、检察官、顾问、翻译等几乎都来自东吴大学法学院。中国第一个文学学士、第一批化学硕士也是从这里诞生的。

从“东吴大学”到“苏州大学”的这些年,曾有人感叹"苏大恢复原校名就是头牌”,但如今的苏大也不弱!

如今的苏大,有设计学和软件工程两个A-专业;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4个学科进入ESI前1‰;有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苏大,有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代表中国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见面交流的陈海阳;有一批批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和世界冠军;还有许多成绩优异的“奖学金达人”和保研名校的“学霸群体”。

近年来苏大高考、考研热度都居高不下,还被称为“死亡211”。考研名师张雪峰也曾评价过苏大:可以“盲选”,毕业五年之后在一线城市买房不是梦。

中国政法大学

五院四系之首,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大力发展经济、进行工业建设,制定新律法、改造司法机关也迫在眉睫。于是,新中国专门的政法类院校——北京政法学院诞生,这就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

北京政法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83年,学校正式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建校70余年,学校先后经历搬迁、教材不足、教学停摆等重重困难,依旧坚定不移地继续着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为推进民主法治而努力。

法大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人才,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的主力军大半都来自法大,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都与法大有关!因此,法大也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五院四系之首”

如今,法大依旧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并列全国第一;政治学排名全国第八;法律史学和行政法学在国内具有顶尖的学术地位和一流的科研教学水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今日能被大家熟知的这些“984.5大学”,无一不是以“坚忍不拔之志”成“超世之才”。

他们不仅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在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以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屹立于中国高校之林,为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