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结束的2024厦门春季佛事展上,C1主干道上有一间醒目的展厅「茶录」格外引人驻足。白色的曲面空间里,“傅建灿·陈国凡”联名出品的中国茶案作品展,从骨子里的中国气息中,走出一种融合了时尚的、国际的、东方的、当代的,且极具奢侈品质感的中国茶案系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何谓中国茶案?在新时代的东方语境下,我们到底需要一张什么样的中国茶案?且看「茶录」给出的探索之路。

开山之作/

从一张中国茶案开始

2023年,在经历了漫长的三年疫情之后,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亦随之发生了改变。

以前,人们去茶馆喝茶,去酒吧饮酒。现在,人们在办公室喝茶,在家中设私人茶室。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其实是由“外求”转向“内求”:在纷纷扰扰的时代巨变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茶案作为茶室的核心,是能量场,也是中国人的社交场。一人饮也好,和三五好友分享也罢,那一张气息稳定的茶案,始终是令人身心安定的最佳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录」2024厦门佛事展展览现场

「茶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两位创始人傅建灿和陈国凡先生,原本就是相交多年的知交好友,疫情三年,在无法外求的局势下,二人在茶桌边度过了很多个日日夜夜。一张情绪稳定的桌子,一杯暖心的茶,的确能抚平很多焦虑和迷茫。

原本就从事传统家具制作与设计近二十年的两位创始人,在某个电光火石的瞬间,一拍即合:内求时代来临了,对中国人来讲,还有什么比一间茶室更能带来身心安定呢?家具做了那么多年,与其什么都做,何不换个思维,专攻一张茶案又如何?

第一张茶案被命名为“开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山之玄武1号

这是茶录诞生以后的第一个系列“玄武”的头号作品,是当代中式设计创新的一次尝试。

「玄武」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中的星宿崇拜,玄武是四象之一,代表力量,因此整体基调以厚重为主。以铁力木作为主要选材,不仅仅是因为铁力木材质坚硬,髓线细美,经久耐用的特点完全不亚于其它硬木,还因为在传统明清家具领域,铁力木是根正苗红的四大材质之一,在明清家具尤其是明代家具中有非常多的传世实例,历史悠久。

铁力木还有一个与其他材质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鬃眼显著,木质糙纹粗,加上表面采用茶录独家“ASMF”工艺处理,性能更加稳定,呈现出一种类似风化出来的粗粝感,打破传统追求细腻的质感表达,显得古拙遒劲。

不论是嵌银工艺,还是ASMF工艺,都要再以天然大漆进行填充,在表面竖起一道坚硬的保护层,耐磨耐刮,防虫害,可做到免维护,解放时下高端红木家具普遍需要小心保养的使用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案表面采用茶录独家“ASMF”工艺处理,性能更加稳定,耐磨耐刮,无需维护

「茶录」希望将这种传统优良的木材还原到当代生活中,改变市场以名贵珍稀木材唯尊的现状,同时寻回古人对于原料包容之下百花齐放的风雅体验,对于当代的生活来说,这种体验非比寻常。

非遗叠加/

再现骨子里的中国风雅

“开山”研发不久便于2023年厦门秋季佛事展亮相,后于2024年3月在深圳家具展亮相,一经面世便大受欢迎。

“开山”其后,又有“麒麟”“鲲鹏”“鸿蒙”“昆仑”“凤凰”“大华”“朱雀”等15个系列方向陆续诞生。目前团队已经在9个方向上出品几十个款式,件件原创且精彩,工艺、结构、技术和用材都称得上奢侈。其工艺根基是中国各种非遗技艺、以及两种技艺以上的叠加组合,其造型、肌理、结构等的设计还是坚持在中式领域里创新,以适应当代的空间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现场的茶案面板工艺展示

中国人的茶案,中国人最懂。

「茶录」的品牌名取自创始人傅建灿和陈国凡的故乡名人蔡襄。北宋时期,蔡襄献给宋徽宗的茶学专著《茶録》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的最有影响的经典,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标志着北宋饮茶提升到了更为艺术的程度。《宣和书谱》云:“襄游戏茗事间,有前后《茶录》,复有《荔枝谱》,世人摹之石,自珍书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而复推为本朝第一也。”

关于系列作品的命名,得益于创始人陈国凡先生从小喜爱的国学经典《山海经》。

譬如“鸿蒙”:自盘古大神开天辟地破鸿蒙,自此天地清浊而分,万物有始,盘古身化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鸿蒙”命名,表达出了会打破技术枷锁,由此在鸿蒙基础上产生更多的东西,确切地说是更多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另外,鸿蒙和八卦一样,是运动的,变化的,也表达了「茶录」会不断进步、不断变化的时代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如磐石的稳定结构,

是茶案带来身心安定之感的基础

而在结构方面,两位创始人原本就是痴迷于传统榫卯结构的拆解专家,在「茶录」系列作品上完美实现了“大木作”与“小木作”的结合:茶案延续大木作的结构技艺,比如“朱雀”系列,采用「茶录」独创的“北斗架构”,背面封板,双面穿带设计,设计师对传统大板原材料进行解构和重组,使所有重构部分都能达到最佳的物理峰值,形成稳固的“泰山架构”。使内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小气候”空间,达到恒温恒湿的效果,可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防潮防裂,非常坚固耐用。

这是每一张中国茶案看上去“情绪稳定”的根本原因。

除了名称和结构里传递的深深中国基因,即便在看似平平无奇的案面,也施加了多重非遗技艺。在此季佛事展出现场的一张白色茶案,有观众凑近细看惊呼:“天哪,这密密麻麻贴的都是鸡蛋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录·大华」系列展览现场

这是「茶录·大华」系列的蛋壳漆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录·大华」系列的蛋壳漆工艺茶案

蛋壳漆所传承的是古老的螺钿工艺,是古今中式风情在当代生活里的浪漫邂逅。螺钿工艺使用的材料是螺壳与海贝,多为人物、鸟兽、花草等传统图案,色泽绚丽、色彩奇幻,其精致奢华的艺术造诣令人叹为观止,而蛋壳坚硬耐磨,色泽温和明亮,它被压平后形成的皴裂美感,给当代大漆家具带来不同于其他漆画的艺术感染力,蕴含浓厚的传统精神和鲜明的时代气息,非常独特,又别具魅力。

展览背后/

人对了,什么都对了

「茶录」缘起于疫情期间的精神疗愈及碰撞,2023年正式创办,不足一年时间,已参展3次大型展会,全新的超2000平方米的品牌展厅即将于2024年6月亮相。

“人对了,什么都对了。”二位创始人从至交好友到联合创办新品牌「茶录」,短短一年时间,以高度的默契和专业分工,推进了品牌快速向前,并凝聚了一波同喜和有缘人,整个过程都非常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是短短几天的展会,「茶录」里也呈现了诗、茶、花、画等文人雅事

厦门展会期间,相比产品而言,人是「茶录」展厅里更美好的风景。

一对来自广东深山隐居的艺术家夫妇,恍若无人般在中国茶案前插花、写字、画画,连续两天,怡然自得,将中国文人风雅的美好,以一幅幅具象化的场景徐徐展开,即使是在人来人往的喧嚣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录」里的人文风景

“中国茶案是纯正的中式,更是时尚的中式,是守正,是创新,是正本清源,更是链接过去和未来的中式。”创始人陈国凡说,“未来我们还将去国际参展,将中国茶案带往全世界。”

所以,何谓中国茶案?在新时代的东方语境下,我们到底需要一张什么样的中国茶案?「茶录」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用一张张茶案,讲述悠长美好的中国故事。

中国茶案

与您一起风雅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已结束,此为回顾。

中国茶案主题展厅即将开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