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国嫦娥六号升空,项目设计师的一句话突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而一直以来对登月项目不断关注的网友们在早年之时,就曾对美国登月相关的资料看了一遍又一遍,所以随着嫦娥六号的升空,也不由得引发人们在讨论之时,对1969年美国登月计划的质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月

1969年7月16日,一道火光划破休斯顿的上空,搭载两名航天员的飞行器进入发射台。

随着地面指挥中心进入倒计时,一声点火,美国人终于如愿以偿把征途延伸到月球上。

当时全世界都沸腾了,所有国家都激动的等待着美国的探月结果。

至于苏联,他们的想法则更加复杂。

从50年代开始,美苏两国就一直在各个领域暗中较量。

在经济上苏联打不过美国,在重工业上勉强算是平手。

于是,苏联干脆把目标望向星辰大海。

所以他们最先制定了航天计划,并且成功把宇航员安全的送上太空并活着带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让苏联在国际社会上很是得意了一段时间,而当时美国的飞船还在研制中。

美国自然不想在对手面前示弱,既然你把人送上太空,那我就比你更高明一层,我要把人送到月球上去。

所以美国航天研究神奇的转了个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探月计划。

这是美国第一次送人上天,临走前还给宇航员带上了他们的星条旗。

很显然美国对此次登月计划信心满满。

经过长达四天的飞行,美国飞船在月球上平稳着陆。

这下子美国更激动了,为了让苏联瞪大双眼看清楚,甚至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当时大多数国家甚至没有实现全面供电,更不要说电视直播这种奢侈的东西。

所以美国这场直播的观众,主要是苏联和欧洲各国。

只见宇航员打开舱门,在月球上留下属于美国的足迹,然后把星条旗插在没有任何养分和水分的土壤里。

当心挑起展开的那一刻,美国人悬着的心彻底沸腾。

随着美国登月这个消息的传开,美国在世界上大讲特讲,后来又先后展开了几次登月计划,并先后多次运回大量月壤。

本着科研资料共享的原则,美国将月壤广泛赠送世界其他国家,甚至包括中国。

不多不少,刚好一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来说,自然更加发奋图强。既然连美国人都能上月球,苏联人当然也可以!

接下来几十年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登月计划。在这其中,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物力,研究着。

可直到苏联解体,这个计划还是没有实现。

而此时,美国登月的这一计划的实现,也让世界各国对于美国的技术愈发佩服。

努力登月

几乎每个人中国人都是听着嫦娥奔月的故事长大的。

大家从小就知道月球别名广寒宫,传说中上面住着一个美女叫嫦娥,嫦娥还养了一只可爱的玉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是每个中国人毕生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中国人连想都不敢想。

当年中美两国关系改善,美国送给中国一克月壤。

为了进一步知道月球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中国调集最顶级的专家进行研究。

后来甚至把月壤一分为二,0.5g用来研究,0.5g用来保存。

然而无论怎么分析,科研人员只有一个结论。

月壤与地球土壤的结构差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在没有水分养分和微生物。

而这之后,中国的航天计划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2013年,中国的飞行器终于如愿以偿飞到月球,然后也带了一批月壤回来。

国家地质研究人员针对新的月亮展开研究,结果对比发现,与之前的月亮研究数据存在细节上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美两国获取月壤的地区有所不同,所以月壤成分或许也有所不同。

以地球举例,撒哈拉沙漠的土壤成分和北极冰壳底下的土壤绝对不一样。

其次,月壤保存需要高精密的外部环境,然而上个世纪的技术远不如如今先进。

因此不排除在储存过程中与外界接触并产生变化的可能。

因此最初科学家们并没有将此差异放在心上。

然而随着中国技术越来越先进,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多。

尤其在网络舆论发达之后,不少人开始冒出怀疑的火苗。

到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升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中国不仅要自己登月,还带上了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和欧空局的飞行设备。

这是一场涉及全球多个国家的盛会,央视也举办了一场低调的直播。

同时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晰直白的观察到嫦娥六号的飞行轨迹,还请项目的总设计师为大家实时解答。

当主持人介绍我们的飞行器这次还是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降落的时候,总设计师说道“没找到阿波罗盆地的那个……”

这番话,听得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不镇定了。

阿波罗盆地指的就是阿波罗飞行器降落的盆地。

也是当年美国全球直播给世界人看的具体地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为什么没有找到阿波罗盆地呢?

于是网上就中美两国登月的细节差异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和探讨。

首先是中美两国围绕月壤的几次讨论。

中国第一次从月球采取少量月壤样本回国之后,曾经效仿美国以外交礼节形式赠送友好国家,当然主要以无探月计划的国家为主。

然而NASA作为已经拥有大量月壤样本的研究机构,同样向中国申请样本,此举在当时就曾经引起争议。

不过当时众人的关注点在于,NASA一面对中国的航天技术进行打压,一面却要索要中国的研究成果。

如今联想起来不少人提出疑问,美国当年从月球上运送数百公斤月壤回国,为什么还要向中国讨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NASA很快就该质疑做出回应。

中国与美国获取的月壤位置有所不同,其成分自然存在一定差异。

诚然,中美两国登月着陆的位置有所不同,中国嫦娥五号及嫦娥六号均在南极艾特肯盆地附近着陆,距离美国官方登陆的位置相当遥远。

因此这一差异存在月壤不同的可能。

NASA此举是希望更深度了解月球月壤的多样性。

况且当年美国也曾经赠送中国,中国也应当礼尚往来。

除此之外,关于月壤还有第二大争议。

中国对本国带回的月壤进行分析,发现虽然没有类似地球的水分,但却有聚集性的水珠出现。

也就是说月球上其实是有水的,但NASA之前发布的一系列论文都表示,月球上无水,不可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当时美国的科技远比中国还要先进,怎么中国发现了,美国却没有发现呢?

NASA方面的回应是,美国第一批带回的月壤中也存在类似水珠的物质。

然而由于当时月壤保存条件有限,盛放容器并不能达到完全真空的状态,因此导致部分水分蒸发。

在蒸发之后,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被误导。

其次,中美两国拍摄的登月照片也有所不同。

太空是完全的真空状态,没有氧也没有地吸引力,因此中国旗帜插上去的时候,国旗的旗面是不会动的。

而从美国披露的登月视频来看,在星条旗完全展开前曾经存在褶皱,甚至有随风飘扬的痕迹。

但从NASA公开的信息来看,其中存在两点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中美两国旗帜的材质有所不同。

由于当时技术落后,美国人带上去的就是普普通通材质制作的国旗。

在宇航员插上月球之后,经过折叠的旗子,在太空无法像地球那般对其进行整理,所以打开后会展现出那样的效果。

而中国在吸取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进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材质做成的国旗,所以避免了这一问题。

其次,由于知道月球是真空状态,美国方面担心旗帜不能完全展开,所以在竖旗杆的同时也搭配了水平旗杆。

所以在宇航员安插横向旗杆的时候,这皱褶的出现,在视野上看上去,就如同有风在吹动一样,但当横竖旗杆架好之后就没有这一情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但除了这个问题以外,众人对于美国月球车的轱辘印也报以了怀疑,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由于月球是真空状态,人类在表面留下的痕迹会保留很长时间,但却始终没有找到阿波罗月球车留下的车辙印。

当然这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

毕竟自从美国登月至今已经过去几十年的时间,沧海桑田,月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车也存在被月壤掩盖或消失的可能。

甚至月球还在不断变化,不排除有新的陨石坑或溶洞诞生。

各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北京晚报:2013年8月9日《美登月造假? 斯诺登微博引众多质疑》
澎湃新闻 阿波罗载人登月到底是不是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