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北京车展上,奇瑞汽车展台的一位名为“瑶瑶”的AI女车模成了热议的焦点。这位外表酷似机器人的女车模,以其逼真的肢体动作和面容,让观众们纷纷猜测:她究竟是碳基人还是硅基人?

“瑶瑶”的表演设计巧妙,动作中带有机械舞的僵硬感,再加上她的装扮,让人不禁怀疑她的真实身份。然而,经过观众的仔细观察和讨论,真相大白——“瑶瑶”其实是真人扮演的角色,而非真正的AI机器人。

其实这种营销手段正是在为奇瑞的人形机器人概念造势。

因为近期,奇瑞汽车在CEO大会上宣布,奇瑞将迈入人形机器人工程的前沿。会上,奇瑞展示了一款全新的双足机器人,其名为Mornine,是一台具备先进人工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其诞生标志着该公司产品家族的延伸,也揭示了奇瑞对未来科技的远见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瑞与机器人的不解之缘

放眼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奇瑞都是极特别的存在。从安徽芜湖出发,奇瑞其实走出了一条极其独特的发展路线。这使得奇瑞非常擅长捕捉热点,并能够快速展开布局。

对于机器人产业链的布局,就是奇瑞不断寻求突破的一部分。

2007年8月2日,奇瑞寻求自动化转型,为此埃夫特的前身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开始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

在2016 年试图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失败后,奇瑞转变思路,扶持子公司伯特利、埃夫特、瑞鹄模具 3 家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完成上市,并在 2018 年开始混改。

2020年7月15日,埃夫特正式登陆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这是继2018年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之后,奇瑞集团战略性孵化出的又一家上市子公司,埃夫特也成为奇瑞集团和芜湖市的首个科创板上市机器人公司,为奇瑞打下了机器人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瑞虽然起步较早,热点把握敏锐,然而本身奇瑞的科技转型动态并不算快。

1997年正式成立的奇瑞,一直在尝试冲击上市,但几次都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

奇瑞没有放弃上市的想法,近几年不断挖掘着自己的长板。在地缘政治和疫情导致的产能供应不足情况下,近两年奇瑞突然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在俄罗斯和南美市场出口量直线暴涨,这带给了奇瑞更大的信心,决定在2025年前全面冲击上市。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人形机器人也成为奇瑞新的突破点和关注点。奇瑞对于Mornine的需求也非常明确:在多国的市场展台上充当汽车导购。

▍奇瑞的机器人研发思路

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一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汽车厂商布局人形机器人,大多希望机器人能够用于汽车生产线的柔性工作,但奇瑞认为,人形机器人前期更多还是以展示为主要目的。

因此,Mornine第一阶段是先进入门店做导购。

为了适应导购的工作,奇瑞与AI公司Aimoga共同研发,为Mornine首先配备了大型语言模型 (LLM),这使得Mornine 能够准确地理解人类语言交互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策略和语言输出。

同时,Mornine还利用奇瑞丰富的汽车知识,形成了一个汽车专家模型库,该模型涵盖奇瑞所有车型和行业洞察,是一个定制开发的行业级大型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数据库涵盖面广,能够比销售员工有这个更好的记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能够充当合格的市场顾问。

大模型集成也能带来更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奇瑞认为,在人形机器人充当顾问并不断与人类交互的过程中,将能够不断丰富与充实自身数据库,并在利用该数据库每天与用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来理解和生成模型的全新语料库,实现更好的能力升级,为汽车领域的专业问题提供更加详细的答案。

光有语言交互模型还远远不够,肢体动作和行为能力是评估人形机器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此,Mornine采用了仿生创新设计,有着仿人硅胶面孔和模拟人类面部肌肉动作能力的设计,这种材料旨在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和触觉,提升奇瑞展台的吸睛度,

Mornine还集合了电动马达和电池系统,采用了因时机器人的五指灵巧手,这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形象逼真度,还展现机器人技术在模拟自然模式方面的能力,能实现简单的递物品能力,未来有望打开更多应用空间。

目前,Mornine能以4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走,此外,由于嵌入了具备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的集成大型语言模型,Mornine还可以模拟人类的嘴巴和面部肌肉运动,能够进行说话、微笑、张嘴等表情动作。这使得Mornine能够用不同语言,口头解释一些汽车书面说明和关键参数,并针对汽车领域的专业问题提供问题回答,提高与用户的互动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奇瑞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Mornine对奇瑞来说不只是展示工程能力的新尖端技术,更被视作一种全新的产品系列的延伸。

奇瑞认为,Mornine有潜力担任不同角色,从导购到护工、家庭辊机,都将成为其服务范围。未来,它将适应更多场景,与人类共同工作和生活。

奇瑞也畅想了人形机器人Mornine可能出现的未来图景,并将其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Mornine主要是充当汽车市场服务人员,也就是一个称职的信息提供者和产品顾问。例如,在汽车销售中心或陈列室等环境中,Mornine不仅需要利用其大模型数据库为客户的咨询问题提供较为精确的答案,而且还能通过一些话术引导购买,这有点类似当前我们常见的电话销售机器人,但不同点在于,人形机器人的形态和噱头能够让用户有更少的防备心,同时Mornine可以通过语音或屏幕界面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建议。

在这种与人类交互的过程中,由于Mornine还有着肢体模块,这使得机器人可以逐渐学习并适应人类的互动方式,提升肢体的灵活度和动作的丰富度,并能够丰富语料库,适应本土特色的方言以及掌握各种口音和对话风格,这有望提高门店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阶段,奇瑞将进一步完善人形机器人的动作丰富度,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行走以及移动导航能力。目前Mornine的动作较为缓慢和僵硬,只能在较小范围固定场地进行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未来,随着Mornine 集成更强大的视觉识别和自主导航等先进功能,它能够更加灵巧采用机械臂进行物理演示和一些肢体活动,帮助客户在展台上完成产品处理任务、自主导航并将客户引导到特定的产品位置,未来或许能帮助进行用户试车,实现一部分的交钥匙工作,这些更真实的人机交互,有望进一步丰富用户整体体验。

在第三阶段,Mornine还是围绕场景出发,将综合其所学知识,成为人类主人的得力助手,未来可能进行包括进行儿童看护、做家务等,成长为一个全面的家庭助理,在家庭护理场景中提供多种服务。

在这个阶段,Mornine扮演了一个类似充满爱心的家庭成员角色,能够深入参与人们的生活。她能熟练处理日常服务工作,及时提供生活提醒,协助健康管理,支持老人护理和儿童教育,并承担打扫卫生、做饭等家务,最终显著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正如奇瑞南非公司副总经理托尼·刘表示,Mornine人形机器人有巨大市场潜力,它将助力客户处理日常琐事,并帮助身体有障碍的人过上更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与未来

由于奇瑞的海外市场工作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但人才的局限随着海外摊子的铺开开始出现。因此奇瑞的人形机器人,必然会先进入汽车门店实现应用和销售,而不是工厂内训练。奇瑞认为,Mornine将作为奇瑞汽车在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前哨,有望帮助奇瑞在海外市场打开销售业绩,未来机器人技术也会陆续应用于全球4S店人形机器人上,推动智能化和品牌向上,很直接服务于前端市场。

然而,这种具有丰富语料库的人形机器人销售,首先必然会先面对用户个性化购车需求的考验,而且其实际的用户体验以及使用效果,也有待长期评估。

但我们认为,Mornine这种在全球销售展台上的尝试,或许为人形机器人打开了一扇与众不同的大门,让机器人其实初期应用并不用过于执着于人类能力,先行示范或许能够跑得更快。而这种探索,也有望帮助站在全新十字路口上的奇瑞,走好全球化加速扩张的道路,全面促进奇瑞朝着科技类公司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