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85年的夏天,正当烈日当空之际,我满怀欣喜地离开了军营,复员回到了家乡这个小村庄。三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成熟了不少,对人生也有了新的体会。村里的情况我还记忆犹新,祖祖辈辈都是这片热土的子民,辛勤劳作、质朴善良。

回家后,我很快就被派遣到村小学任教。尽管条件简陋,但我依然怀着激情投身这份事业。上学时,我就曾被那些严师们的教导深深打动。如今轮到我来传播知识的火种,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满怀憧憬,我进入了教职生涯。

不知不觉,五年过去了。我在这间陈旧而充满书香气息的教室里教书育人,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天真可爱的学生从小朋友蜕变成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中不乏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当然,也有经常捣蛋顽皮的小家伙。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很有耐心。身教重于言教,是我一贯的理念。无论是上课认真严谨,还是课下嬉笑打闹,我都以身作则,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我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也乐于在休息时分和孩子们促膝长谈。

大家都叫我"张老师",这让我感到骄傲和幸福。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然成为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每逢周末,我总会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镇上的小摊采购些许食材,然后亲自为孩子们操办一顿美味的午餐。

这确实是辛苦的活计,但我乐在其中。只要看到孩子们吃得香喷喷、舌头都在唆着的开心模样,我就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他们纯真的笑容,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就这样,我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村子里安居乐业,过着单调而充实的生活。直到那个酷热难捱的盛夏,一个小小的"误会"彻底改变了我向来平静如水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个燥热难耐的日子,烈日像是要将泥土都晒干般毒辣。我正踩着单车,前往镇上的小集。途中,我看到一个老者仰面躺在路边,浑身湿漉漉的,大概是中暑不适了。我赶紧停下车,扶起他喝了几口凉白开。那人直咳嗽,勉强说了声"谢谢"。

对村里人的生活环境,我再熟悉不过了。一到夏季,就免不了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可怜的老人家,也不知是谁的亲人。我只得背着他,慢慢往医院方向走去。

到了集市,人头攒动、热浪滚滚。我把老人交给医生,自己则去采购食材。待到肉铺前,我才发现自己的钱包不翼而飞了!周围全是陌生面孔,我顿感汗毛直竖。

就在这时,一伙孩子被人潮冲撞着挤到跟前,他们不小心撞到了老板娘的肉摊,摊位上一片狼藉。老板娘火冒三丈地质问他们,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我看不下去,赶紧上前调解,试图化解矛盾。

"大娘,别怪孩子们,他们太小了,是被人群挤撞的。您且冷静下。。。"

"什么冷静?我的生意可全被你们给毁了,赔钱吧!"

"大娘息怒,我会赔您的,您先把账算算。。。"

我们僵持不下,大眼瞪小眼。这时,一个年轻姑娘三步并作两步地跑来,拉开了老板娘。原来,她就是老板娘的女儿。

"妈,怎么了?您别生气。。。"

"没看到吗?那小子带着一帮熊孩子,把我的摊子给弄翻了!"

姑娘温柔地说:"妈,您听我解释。。。他是咱们村的张老师,今天来买食材做午餐。孩子们是被人挤的,您看,张老师已经把摊位重新摆好了。。。"

我很快将摊位恢复原状,尽力表现得有理有据。大娘这才消了会儿气,继续切割生肉。

"张老师,没看出来啊!对不住,让您操这份心了。"姑娘向我赔不是,语气甜美动人。

"小事,应该的。。。"我赧然露出羞涩的笑容,有些手足无措。

她叫曲廷慧,比我小几岁,容貌姣好大方得体,让人怦然心动。自那以后,我总能在集市看到她和老板娘的身影。偶尔,我们也会客气地寒暄几句。

曲廷慧不仅漂亮,而且热心助人、乐于助人解围。镇里的人无不对她好评赞赏有加。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对她另眼相看,一个姑娘家,个性如此出众,实属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开学的季节。今年,我被分配到了大班。那群活泼好动的小家伙,总能给课堂增添不少欢乐气氛。

课间休息时,我常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游玩。这不,刚一打铃下课,就有几个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围上来,拉着我的手撒娇:"张老师,我们去踢球嘛。。。"

"好啊好啊,可得让小力气儿学学我的过人球技!"我逗趣着说,揉揉其中一个男孩的脑袋。

就在我们玩到热火朝天时,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校园门口。定睛一看,原来是曲廷慧。孩子们还没反应过来,我先愣在了当场。

"张老师好!"曲廷慧向我招招手,神态亲切自然。

"你。。。你怎么来了?"我问得有些结结巴巴。

"少不更事的孩子,就得让人来看紧点啊!"

说着,曲廷慧自个儿也加入到我们的游戏之中。孩子们对她的英姿飒爽赞叹不已,纷纷开始向她讨教球技绝招。就连平日桀骜不驯的小家伙,在她面前也乖乖巧巧的。真是了不起的曲姑娘!

从那天起,曲廷慧就经常光顾我们的小学。不是帮忙分发营养午餐,就是指导孩子们跳舞做游戏。我们也渐渐亲近了起来,不时会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曲廷慧的为人处世之道让我深有感触。我被她高尚的品德和睿智的见解所折服,而她似乎也对我这个朴实无华的村教师另眼相看。说来也巧,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家中只余下些年迈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