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开放了“二孩”,这本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

然而很多人觉得,这是我们后悔当年的计划生育了,因为改变了,也就意味着当初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很明显是一个误区,当年的计划生育,也是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而提出来的。

如今时代变化了,政策有了变化也是很正常。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提出了计划生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是觉得中国人口太多了,这样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压力,比如说资源不足、人口素质低下等问题。
所以要控制人口基数,就要实行计划生育,慢慢的让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
当然,与计划生育相匹配的,就是少生优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优生,能够让生下来的孩子更健康,成长环境更好,受到的教育资源和物质资源都更好,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当然,计划生育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男女比例失衡,一些妇女因为堕胎而身体受到损害,一些女孩被寄养在别人家。
不过总体上瑕不掩瑜,计划生育的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
2006年中央发布的一个《决定》指出,在实行计划生育的这些年,我国少出生了四亿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若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现在至少有18亿人口,必定不会比印度低。

另外,这个《决定》还指出,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来看,还应该继续坚持低生育政策。
毕竟我国的人口问题依旧严峻,虽然总体上看起来资源丰富,但是实际上人均资源占有量仍旧较低。
除此之外,这里也提到了关于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并认为应当加大力度关爱女孩和妇女,宣传男女平等这样正确的思想,消除性别歧视。

假设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问题依旧会存在,只不过一定会比现在轻不少。
因为这增加的几亿人口,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相对而言,老年人的比例就会减少。

年轻人增加了,人口红利就会相应的变多,劳动力也更多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不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诚然,更多人可能带来更多的机遇,毕竟人多力量大。
但若是多的那部分人都是学历低、素质低下的,那么只是给市场多了一些低收入的打工人。
当这部分人群无法就业,市场无法容纳,那么社会问题就会频繁发生,犯罪率也会增加。
不仅如此,人口过多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也会愈发凸显。

资源就那么多,市场只有那么大,多个人来竞争,就会多一分内卷,收入也会更低。
我国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国家的整体实力也强大了。
对比一下印度,2021年的贫困率还有16%呢,这人口红利根本没吃上,反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民在饥饿和重度饥饿的边缘挣扎着。
至于脏兮兮的恒河水,以及印度人因为生活习惯而给外国人留下的名声,可以看出,这俨然成为了“人口危机”。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不管出生如何,都能公平的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对比印度人,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更多人从小就没有接受教育,长大了也只能在厂子里做一些机械式的工作。
想要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跨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人口当初真的没有控制,那么我们的教育资源也没有这么充足。
另外,还有住房问题,人少了,需要的房子土地就会少,这样在符合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前提下,房价就会下降。
这些节约下来的土地,也还能用来种粮食,否则人口多出来好几亿,在二三十年前粮食能不能够吃都是两说。

如今生育率低的问题
政策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生育政策随着国家经济以及形势进行变化,是非常合理的。
近些年我们的生育率下降的非常快,有很多年轻人甚至选择终身不婚或者丁克,2022年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如今我国的经济能力已经可以让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而且为了促进生育,国家也会对孕妇提供产假和生育补助,生出来的孩子也可以公平的享受受教育的机会。
在经济因素的加持下,人多是能够产生正向激励的,比如增加创新力,增加消费者人数。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实行了计划生育,导致年轻人的生育观发生了改变,所以即便如今改了政策,生育率仍旧迟迟上不来。

他们可以想生几个生几个,然而他们的新出生婴儿数量仍旧每年都在减少,甚至于每年死的人都比出生的人多一倍。
如今,日本的年轻人宁愿宅着也不恋爱结婚,即便是日本有各种生育补贴。
另外,韩国这些年不仅没有计划生育,还在2004年出台了生育补贴、各种方式的现金奖励。
然而韩国的刺激生育计划也宣告失败,人口已经负增长了。

只能说,如今出生率低是大势所趋,大家都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而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所以大家都以“优生”为主。
人口的多少,还是要看一个国家资源能够更好的适配,在那个年代人口多未必是一件好事。
计划生育没有问题,及时的调整也符合时代要求。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