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抗血小板聚集药,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阿司匹林。确实,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基石药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适用于脑梗、心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血栓形成,不只有阿司匹林!

可能有些患者知道,除了阿司匹林外,还有一类抗血小板聚集药也很常见,它就是P2Y12受体拮抗剂,也就是我们听说过的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这类药物比阿司匹林更新、要贵,但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不是!虽说氯吡格雷对胃肠道的刺激更小,导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低一些,但综合价格、临床用药经验、疗效证据等因素,目前认为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撼动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的霸主地位。相关指南也指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首选阿司匹林,只有阿司匹林不耐受时,才考虑换用氯吡格雷。另外,对阿司匹林有明确禁忌症的患者,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不明显或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

总之,如果患者只需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一般首选阿司匹林,其性价比更高。而氯吡格雷其实更常用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即与阿司匹林一起服用。比如,支架术后的患者,一般要求在至少一年内,需要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防血栓再次形成。

一种起效更快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上面说的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情况下,此类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是为了降低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预防心梗、脑梗等疾病的发生,比如冠心病、高血压、支架术后或脑梗后患者等,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在这种情况下,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的起效时间没有特定的要求,重在疗效的持续时间上。但是,有些情况下却要求必须快速起效。

比如,在急性心梗发作时,就要求抗血小板聚集药能快速起效。多数心梗发病都是因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使得血小板快速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心血管所致。而此时服用抗血小板药就是为了阻止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很明显,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此时抗血小板药起效越快,患者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证明,无论是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它们起效都比较慢。像阿司匹林,常用的肠溶片会延迟吸收,要3-6小时才能被吸收,而吸收后还需要几十分钟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这对心梗患者来说,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距。而氯吡格雷600mg在口服2-4小时后,对血小板抑制率约有40%,8小时后为50%;替格瑞洛180mg口服1小时后能达到80%,2小时后达到90%,这算是快的。

近日,针对一种注射P2Y12受体拮抗剂(Selatogrel)的研究表明,该类抗血小板聚集药在注射后,能立即起效。15分钟后就起到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在最大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安全性评估未发现严重的出血风险,患者耐受性良好。该药物为急性心梗的抢救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不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还需继续进行。而且,专家指出,该类抗血小板聚集药虽然起效快,但疗效持续时间短,而且缺点明显,它在用药2-4周后就可能会产生抗体。所以说,该类药物只适用于短期用,绝不能像阿司匹林一样,长期注射用。

不管怎么样,这对心梗患者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