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作为一种极端的手段。

其本质,无非是对于资源的掠夺。

而在战火中淬炼出的杰出将领,无论是出于何种立场,他们均为世界格局之变幻竭忠尽智。

古人有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及这些人的身后声,伴随历史烟尘一同落下的帷幕之后。

似乎总是留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美国作为二战中的同盟国核心。

曾经在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为主要范围中,选出过“世界五大元帅”。

除去自家人,德、苏各一人上榜,但是作为第二次世界重要的远东战场,亚洲仅一人上榜。

并且这位杰出的将领来自中国。

究竟是哪位元勋,能得到向来眼高于顶的米国人青睐?

其余四人又是谁呢?

“苏联之盾”

如果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对苏联发起的“闪电战”,比作雷霆万钧的话。

那么朱可夫,则是苏联最强的一面盾牌。

前苏联最杰出的军事家朱可夫元帅,与德国人可谓是“积怨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战之时,朱可夫已然从当年锋芒毕露的下士。

经过多年苏联内乱的历练,以及伏龙芝军校的理论学习下。

飞速成长为,一名全能型的军事人才。

彼时的朱可夫,已经是苏联红军的要员了,在与日本于哈拉哈河展开的对峙过程中。

他充分调动每一个兵种的能动性,并充分发挥坦克兵的作用。

以最小的损失,让日军在远东战场吃了瘪。

而后在基辅战役中,由于他极力主张放弃基辅,保存红军力量。

与斯大林的“死守基辅”理论相悖,从总参谋长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战局走势,果然如朱可夫预料的一般,但是他没有因为降职一蹶不振。

相反,他带着自己的预备队方面军,投入了斯摩棱斯克会战。

并收复叶利尼亚突出部,将战线向西推进25KM。

斯大林大喜过望,问这位骁勇的将军有什么想法。

朱可夫只回了一句话:

“重返前线。”

于是朱可夫临危受命,直接空降列宁格勒。

他看着远方与天际线相接的德军坦克,喊出了那句最著名的:

“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畏惧列宁格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调动所有的迫击炮、高射炮,以炮火+步兵协调作战。

让希特勒第一次感受到,俄罗斯人骨子中的血腥。

在希特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对苏联发动了“直捣莫斯科”的闪电战之后,朱可夫率领的西方方面军,正面硬刚德国中央集团军。

这片土地,也听到英雄彻夜奋战后不甘的嘶吼。

最终,以朱可夫带领的西方方面军。

全面碾压德军由攻转守,并将战线向西再次推进350KM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扛住了希特勒的“闪电战”。

此等英豪,功勋彪炳。

“沙漠之狐”

狐狸,狡诈无比。

而在二战当中,只有德国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获此称号。

他在1941年受到希特勒委派,成为非洲军团军长。

上任仅两月,便一举扭转德军在北非战场的颓势,顺道拯救了自己的盟国意大利。

狐狸进化成为了“沙漠之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深谙进攻速度与并肩作战的重要性。

在北非战场上,他与英军作战,哪怕是德军经过长时间的跋涉与追击,士兵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的时候。

他还是呐喊着:“追上他们。”

而在参与前线作战的时候。

他从来没有坐镇在部队大后方的时候,总是在战壕中与步兵一同潜伏。

身边是呼啸的子弹与炸开的土地,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也是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对于兵法战略的部署,与我国的《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也”几乎是不谋而合。

他经常在命悬一刻的危急关头故布疑阵,让英军阵脚大乱。

自己从容地穿越防线。

胜利果实对他来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杰出的军事天赋,以及多智近妖的战略部署。

让他即便是轴心国的猛将,也能跻身美国人评选的“杰出将领”名单。

虽然隆美尔在二战当中,为德国挣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正所谓“功高震主”,在一次关系到希特勒统治的政治密谋当中,他被迫卷入。

最终,落得个服毒自尽的凄凉下场。

“五星上将”

美国人对于自己在两次世界大战当中的战绩,向来是鼓吹不断的。

而麦克阿瑟作为军事名校——西点军校历史上,最高绩点毕业的杰出代表。

自然成为“美利坚旗帜”上,最闪亮的一颗星。

作为美国的英雄,他也是先后参与到两次世界大战当中。

比起之前提到过的朱可夫与隆美尔,他的军旅生涯,难免有着更多的政治色彩。

无论是兼任罗斯福的军事副官;

或者在39岁的时候,成为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

乃至率领美国代表队,出席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生平,战争与政治几乎是天平两端的危险平衡。

关于战争方面,最为出名的可能就是日本在他担任远东军司令时,对菲律宾的轰炸。

彼时“珍珠港事件”过去不久,美军接连遭受众创。

这一役,让麦克阿瑟险些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1945年,这位“五星上将”作为驻日盟军的最高司令,参加了日本的受降仪式。

之后,在他的长袖善舞之下。

现代日本社会的政体、法制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他极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朝鲜战争”当中,美国本意是“打一场有限的战争”。

但是这位将军却罔顾美利坚的立场,一意孤行的妄图在我国东北使用核武器,并派遣侦察机侵入我国东北领空。

最终,让时任总统杜鲁门,以“不服从政策”为由撤了职。

“战争机器”

如果麦克阿瑟只是勇猛激进的话,那么艾森豪威尔,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机器。

与麦克阿瑟这种,在政治军事之间来回横跳的主儿不同。

他作为一名二战时期的德裔,最终能登上总统宝座,与他战后的“极左”路线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为西点军校毕业。

艾森豪威尔的出身,可是比麦克阿瑟苦上不少。

他在菲律宾做过麦克阿瑟的副手,在北非与隆美尔一起吃过沙子。

但最厉害的,还是他主导的“诺曼底登陆”。

这场辉煌的战役,直接开启了二战的加速器。

德军也在此之后一蹶不振,而艾森豪威尔也因此,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

《时代杂志》曾经评价他:“艾森豪威尔造就了战争,战争造就了艾森豪威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强硬的战争派总统之铁血,由此可见一斑。

“横刀立马”

一位与伟大领袖,共同缔造了我党的杰出人物;

一位在近代史上,以赫赫战功著称的传奇将领;

一位让“美国战神”,在远东战场频频吃瘪的将军。

他,就是我国开国十大元帅——彭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之前几位将领上榜的理由是,烽火乱世当中指挥了出色的战役。

那么彭老总则是被战争的烈火淬炼出,那把无坚不摧的绝世神兵。

从最贫苦的底层出身,在我党萌芽阶段便投身革命洪流。

在列强之铁蹄踏遍河山之际。

他以实战代替学习,前后指挥了数千场大大小小的战役。

只要是史书上记载的战役,都出现了他的名字。

而自大的美国人,不会因为彭老总血与火的磨砺,而对这个看似平凡的中国人青眼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够让他们正视的,无非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以弱胜强”的故事。

在朝鲜战场上。

麦克阿瑟想要通过一统朝鲜半岛,从而达到染指我国的目的。

但是一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新生中国,却在装备人数,远远落后“联合国军”的情况下。

将他们跃跃欲试的步伐,死死抵挡在三八线以外。

而这个拼死抵门的人。

则是我国的志愿军,背后运筹帷幄的,是彭老总元帅。

当整个战场趋于一种极限拉扯的状况下,杜鲁门自家钱袋子不保,终于将麦克阿瑟撤了职。

而彭老总也因为帮助朝鲜抵御了联军,获得了朝鲜人民的膜拜。

美国也因为这场战役,重新评估我国的军事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一代名将史,千秋孤臣泪”。

金光灿灿的盛名背后,无一不充斥着英雄迟暮的苍凉。

战争从来不是目的,而战争也不会因为局势稳定,而消亡。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先烈们胜利果实的同时,更要时刻警惕,战争以全新的形式反扑。

居安思危,方位长治久安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