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武汉市长江二桥一桥飞架南北的雄风。
湖北省辖地级市七普人口排名是这样的:武汉市常住人口1373.9万人;黄冈市常住人口579.02万人;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7.6万人;荆州市常住人口513.51万人;孝感市常住人口为418.58万人;宜昌市常住人口为392万人,恩施州常住人口为340.24万人, 十堰市常住人口为316.62万人,咸宁市常住人口为266万人,荆门市254.77万人,黄石市244万人,随州市205万人,鄂州市108万人。
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无疑是省会城市武汉市,湖北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无疑就是武汉市的东边邻居鄂州市,武汉市的人口是鄂州市人口的12.72倍。2023年武汉市的GDP是20011.65亿元,鄂州市的GDP为1266.03亿元,武汉市GDP是鄂州市GDP的15.8倍。 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与湖北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不仅仅只是邻居关系,也不仅仅是湖北省地级市GDP头尾关系,这两个城市之间的渊源还深不见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武汉市的邻居鄂州市西山之巅的武昌楼。
公元220年左右,三国战乱中的孙刘两家反目成仇,正当蜀汉关羽与曹魏的大将曹仁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东吴大都督吕蒙借此机会用计偷袭了关羽的大后方荆州,成功地断绝了关羽的后路,逼得关羽进退维谷只能向益州方向撤退,但却被战死于麦城。于是孙权顺利的获得了荆州,马上又做了一件让蜀汉更头疼的事,就是迁都武昌,这是为了提高东吴将士们的士气。此武昌并非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而是现在武汉的邻居鄂州。
在湖北省鄂州市的政府网站上,记载了《鄂州人耳熟能详的“古今两鄂州上下两武昌”,其源头都在隋唐的千古传奇。公元806年,朝廷在鄂州(今武昌)始设武昌军节度使。武昌军所在的江夏黄鹄山下鄂州城,开始在民间特别是文人笔下有了武昌城的称谓。历史记载,古代的鄂州被改称为武昌,过去的武昌被改名为鄂州。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鄂州,今天的鄂州是最早的武昌。两座城市的名称完全调换,两个地方的历史因此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在这里将老鄂州城今武昌城与老武昌城今鄂州城的历史发展时间顺序进行一个对照,可以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鄂州城与武昌城之间的纠结不清。公元221年孙权在今鄂州建武昌城;公元223年孙权在今武昌建夏口城;同一年武昌城成为吴国国都。公元589年,今武昌城为鄂州州府与江夏县府,而老武昌城改为武昌县府,属鄂州管辖。公元806年,老鄂州成为今天的武昌,老武昌城为武昌县府,属鄂州管辖。
公元1301年,元朝廷改鄂州路为武昌路,老鄂州从此更名为武昌,使今武昌城不仅是湖广行省的治所,又是湖北道、武昌路、江夏县的治所。公元1371年,今武昌城成为两湖总督、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四级行政机构的治所。公元1913年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今武昌城为湖北省城,而老武昌先后改为寿昌县与鄂城县,1983年改成鄂州市。湖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武汉市与人口最少的地级市鄂州市这个缘分真的是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