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其治下的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从此捷克与斯洛伐克人开启了独立建国的新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

1918年1月6日,捷克帝国议会议员和来自西希米亚、摩拉维亚和捷克西里西亚的政客在主显节圣日期间聚集在布拉格,发表了一份受到在各协约国首都和革命后的俄国不断增长的对民族自决的支持启发的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主显节宣言》要求创建一个把传统的斯洛伐克地区和波西米亚王国包括在内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独立国家,此外还要求在未来的和平会议上有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正式代表。

然而在两天之后的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向美国国会发表他的“十四点”演讲,其中他谈及美国支持奥匈帝国人民追求帝国内的自治。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遵循类似的途径,他知会奥匈帝国,英国的战争目标不包括肢解这个帝国。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令奥匈帝国统治阶级没想到的是,在1918年1月末,一股罢工的浪潮从下奥地利席卷捷克国土,捷克工人投身于一次总罢工,支持他们在奥地利的工人同伴。2月1日,捷克和南斯拉夫水手参与在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的一次叛乱,升起革命的红色旗帜,要求结束战争并且履行民族自决的权利。

叛乱者还号召奥匈帝国海军中的同志加入这个事业,虽然当局在三星期后终止了暴动,但在军中蔓延的仅仅是不满情绪。2月,叛变出现在奥匈帝国军队在意大利的一些捷克部队中,继之以在黑塞哥维那的莫斯塔的士兵的类似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1918年,此前还未曾参与大规模逃亡的斯洛伐克士兵也变得更愿意投身反叛的行动。那一年的6月,44名斯洛伐克士兵在参与发生在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的叛乱后,面临处决。

正当外交部长切尔宁继续批评马萨里克及创建独立国家的努力之时,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代表们于4月10日出席在罗马召开的被压迫民族大会,并且主张支持民族自决。

切尔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洛伐克政治领袖瓦夫罗·什罗巴尔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机召集社会民主党人到利普托夫斯基圣米库拉什,在那儿他宣布支持奥匈帝国内各民族的自决,并且要求创建一个将联合相同斯拉夫家族的两个分支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

瓦夫罗·什罗巴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罗巴尔的行动使很多海外的斯洛伐克人确信:马萨里克为一个新国家制订的计划已经获得帝国内部的斯洛伐克人的支持。尽管由于什罗巴尔被匈牙利当局逮捕和什特凡尼克拥有法国国籍,有关斯洛伐克领导人的问题浮出水面。

什特凡尼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4日,斯洛伐克民族党在图列茨河畔圣马丁召集了一次秘密会议,聆听安德莱·赫林卡(Andrej Hlinka)宣布斯洛伐克人和匈牙利人之间绵延千年的失败关系的终结。就像什罗巴尔一样,赫林卡鼓励斯洛伐克人接受捷克一斯洛伐克合作、创建一个新国家的观念,这也是所有主要斯洛伐克政治党派领导人共有的观点。

安德莱·赫林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0日,在美国的捷克和斯洛伐克组织成员与马萨里克一起签署了《匹兹堡协定》,该协定由马萨里克起草,作为一种手段为一个包含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土地的共同和独立的国家提供联合认可。

马萨里克于6月19日会见伍德罗·威尔逊,此后不久,法国承认在巴黎的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为一个新国家政府的前身。美国在7月2日作出了它自己对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地位的承认,而英国在8月9日同样作出确认。

马萨里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布拉格,一个复活的国民委员会不顾奥匈当局的反对,在7月3日出现,由克拉马日、什韦赫拉和克洛法奇领导。贝奈斯于10月14日宣布巴黎的捷克斯洛伐克国民委员会已经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临时政府,该公告催促来自协约国的正式支持声明。

捷克斯洛伐克国父马萨里克则担任新政府的总统职位,贝奈斯担任外交和内务部长,而什特凡尼克为国防部长。一个崭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即将获得新生,奥匈帝国统治阶级再也无力回天。

贝奈斯、马萨里克、什特凡尼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16日,奥匈帝国的卡尔皇帝做了一次迟到的尝试,通过提议将帝国的奥地利部分进行联邦化来保留奥匈帝国,但该计划仍然不能改善匈牙利行政管理之下的斯洛伐克人的命运。

卡尔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尔还请求威尔逊总统和协约国同意基于这位美国总统的“十四点”进行和平谈判,保留奥匈帝国原封不动作为一个帝国。卡尔皇帝的提议使马萨里克改变了他的计划,马萨里克于10月18日在华盛顿特区发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独立宣言——《华盛顿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匈帝国政府愿意为了进行停火谈判而接受威尔逊条款的公开披露,导致了10月28日在布拉格的独立宣言:各地代表来到布拉格,意指君主政体的溃败和投降已为时不远,然后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宣布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独立,以及一个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诞生,本质上这是出于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言的签署发生在市政厅,随后在文采斯拉斯广场的圣瓦茨拉夫纪念碑前公开宣布,这时庆祝活动已在布拉格街头开始。而在与贝奈斯谈判期间,以及作为马萨里克的《华盛顿宣言》的结果,新政府将会是一个共和国的形式,于是10月28日就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诞生之日。

建国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了,但对于这个新生国家中的日耳曼人来说,捷克和斯洛伐克政治家之间的协议与他们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驰,协议中包括了保留与奥地利的联系和创建多个自治日耳曼省的计划。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9日,来自捷克国土的日耳曼代表在帝国议会宣布,日耳曼波西米亚(Deutschbohmen)地区将成为奥地利的一个省。一天后,来自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代表为日耳曼人居住的苏台德地区要求类似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帝国议会于11月12日投票支持奥地利与德国的合并,协约国却阻止德奥合并,大部分原因是中欧重组将使战败的德国收获一些重要地区。英国人和美国人还支持法国的请求,有关修正历史性捷克国土的任何决定都将在即将到来的和平会议上作出。

1919年3月4日,新选出的奥地利国民大会首次开会,当时许多拒绝参与奥地利选举进程的权利的捷克国土上的日耳曼人投身于愤怒的示威活动。捷克军队和宪兵的粗暴反击造成52名日耳曼人死亡,另有84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一战的终结,匈牙利当局想要保留他们与斯洛伐克人的政治和疆域联系。为此,政府允许斯洛伐克民族党于10月30日在图列茨河畔圣马丁安排一次公众集会,在此期间与会者转而宣布他们对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支持。

11月1日,匈牙利人也宣布从奥匈帝国独立,骚乱在斯洛伐克爆发,什罗巴尔带着建立秩序的目的在斯洛伐克临时政府和武装分遣队的陪伴下从布拉格抵达。匈牙利军队的入侵逼迫什罗巴尔的部队退回到摩拉维亚边界,这时贝奈斯则与法国人协商,试图要求协约国就与现在独立的匈牙利之间的停战条款来澄清斯洛伐克的地位。

贝奈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奈斯还要求匈牙利军队在12月19日从斯洛伐克境内撤退。几个星期之内,以前的奥匈帝国军团士兵,成了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初创军队,为了保卫新的国家而占领了斯洛伐克领土。

在奥匈帝国与协约国签署休战协议两天之后的11月5日,贝奈斯及其他捷克海外使团的领导人回到布拉格,就在同一天,卡拉马日宣布一个独立和民主的共和国诞生。仅隔一周之后的11月13日,国民委员会批准了一部临时宪法,该宪法要求成立全国革命委员会,由马萨里克担任总统,并由单院制的议会选举产生,该议会还承担起草永久性宪法的责任。

马萨里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一天,革命进入了最后阶段,新的国民大会宣布哈布斯堡王朝在捷克国土上统治的终结,并正式选举马萨里克为总统,接受克拉马日任总理和贝奈斯任外长。马萨里克于11月18日离开纽约,在对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正式访问之后,于12月21日回到布拉格,担起他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的职责。

克拉马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之前,新生的共和国还出现了有关切申公国的次级领土纷争,波兰人以历史性权利和高比重的波兰人口为依据索求这片西里西亚领土。作为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捷克人对这片领土的索求主要以历史性权利的论据为基础。

尽管在波兰人向和平会议求助之后,捷克人接到了从该地区撤出部队的命令,他们还是在1月占领了切申。1920年1月28日,大使委员会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被允许占有煤炭资源和铁路,不过既然没有一方对这个决定感到满意,切申将继续成为这两个邻国之间的争论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与匈牙利、波兰的领土纷争外,处理一战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成为了新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重点任务,所以新生的共和国领导人也就参加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而随着奥匈帝国的沦亡,中欧出现了新的经济和政治情况。捷克斯洛伐克是在哈布斯堡帝国的遗迹上兴起的最重要的继承国家:它承袭了奥匈国家四分之三的工业,它在中欧的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使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了新国家的政权,但国际革命运动的规模和势力是资产阶级当局的一种经常的威胁。因此资产阶级代表主要的努力是要确保捷克斯洛伐克能够尽快地奠定坚强的国际基础。

在这点上,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利益是和西欧各国政府的利益一脉相通的,西欧政府出于对苏俄政权的敌视和对东欧红色浪潮的恐惧,迫切需要在战后建立一个国际势力均衡新秩序,于是乎战后的巴黎和会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会议和协商一直持续到6月才结束。而有关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主要议题到4月中旬都被讨论及办理,而与德国(《凡尔赛条约》)、奥地利(《圣日耳曼条约》)和匈牙利(《特里亚农条约》)的正式条约随后才能达成。

巴黎和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拉马日贝奈斯率领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获得了领土索求的确认,其中包括历史性的捷克国土、斯洛伐克、卢萨蒂亚、切申和东部的下喀尔巴仟一鲁塞尼亚。当匈牙利人用他们自己的历史性权利反驳斯洛伐克的索求之时,贝奈斯成功地论证了将这些地区列入斯洛伐克国土的战略和经济必要性。

然而协商排除了贝奈斯有关连接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国土的跨匈牙利走廊的提案。作为协商解决的一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了一份少数民族条约,保证对少数民族的保护,并且接受了解放补偿的要求,后者也强加给了波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等独立的前奥匈帝国领土。

贝奈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19年3月末,布尔什维克新闻工作者贝拉·库恩作为激进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赢得了权力,该国试图通过匈牙利红军在5月初的军事入侵重新获得斯洛伐克。于是匈牙利人占领了三分之二的斯洛伐克,并且在斯洛伐克和鲁塞尼亚的一些地区实行了地区苏维埃。

贝拉·库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乎一个受苏俄十月革命影响的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于6月16日出现在普雷绍夫,其领导人宣布他们支持在匈牙利和俄罗斯的苏维埃共和国。然而到6月中旬,来自列强的军事行动威胁迫使匈牙利人放弃了斯洛伐克领土,并导致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的垮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重新获得了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在战后的巴黎和会上,法国把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新国家认作是它自己在中欧执行实力政策的一个重要代理者,因此在巴黎和会上,它支持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所提出的领土要求和其他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整体说来,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得到了满足,于是这个刚刚宣布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疆界最后在和约中确定下来了。因为西欧各国的统治集团想把捷克斯洛伐克当作“一个和平和秩序的岛屿”,使其起着反对苏俄和反对整个中欧革命运动的一个缓冲地的作用。

因此西欧政府很乐于把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地方归并于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内,这里的居民属于乌克兰民族,他们大多愿意并入苏维埃乌克兰。这样一来,捷克斯洛伐克的面积约有十四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一千五百万,其中大约只有一千万入属于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余部分则属于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德意志族(三百二十五万)和匈牙利族(约有七十万),其余的是波兰人和乌克兰人。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特征,就是它的反苏偏见,而这恰恰是和一般人民的亲苏态度完全相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虽然建立,但它仍然需要在西欧资产阶级政府和苏俄无产阶级政权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由此,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进入到了独立建国后的建设和发展时代......

参考资料:《捷克斯洛伐克史纲》、《捷克和斯洛伐克史》

喜欢本DK作品和世界历史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DK其他平台账号,观看更多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