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四岁的何宜德,在除夕当天被父亲“拽出”了家门。别人冷得将棉袄裹得严严实实,可这个奉行所谓的“鹰式教育”的男人,面对亲生儿子的哭求依旧无动于衷。

甚至还拿着手机拍摄孩子在冬天雪地,冻得满脸通红却只能穿一条内裤奔跑的视频。随着点击量的“疯狂激增”,这段特殊的“雪地裸跑”顿时引了滔天的舆论巨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虎毒尚且不食子”,对幼子“下如此狠手”的何烈胜,究竟是何居心?

12年已经过去,那个“饱受折磨的孩子”,如今还好吗?

一、“雪地裸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春节期间,一个震惊世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画面中,一个年仅4岁的小男孩,身穿黄色内裤和白色运动鞋,在纽约零下13度的严寒雪地里裸跑。

这个画面迅速吸引了26万点击量,也让这个小男孩被冠上了“裸跑弟”的称号。

这个小男孩叫何宜德,小名多多,而其父亲何烈胜也因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被网友戏称为“鹰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图片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何宜德在冰冷的雪地里颤抖,不大的小脸上充满了痛苦和恐惧。

但很显然,他的泪水也并未换来父亲的“心软”。

在视频爆火后,这种“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虐待儿童的行为,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品质。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的人认定了这是身为父亲,让孩子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和更坚强的品格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除了叫好声之外还夹杂着骂声一片”。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何宜德的父亲也曾表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毕竟哪里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呢?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鹰爸”何烈胜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二、“特殊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2月12日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何烈胜焦急地守在产房外,心中默默为母子俩祈祷。尽管妻子顺利渡过了难关,但孩子却因为早产三个月而面临诸多健康难题。

除了体弱之外,还有着各种隐藏的病发风险。

并且医生还告知何烈胜,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脑瘫。一出生就被判定了“残疾”,这无疑是对这个小家沉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住院期间,何烈胜每天都密切关注着孩子恢复情况。虽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儿子何宜德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但为了进一步促进康复,身为父亲的他再三思考下,还是决定采取一系列特殊的训练方法。

为此他决定让儿子尝试游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体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令外其没想到的是,当孩子第一次游泳后当晚便发起了高烧。

这让何烈胜的妻子和母亲非常担心,但此时男人依旧坚持认为自己的做法。并认为只要儿子烧不到38.5℃以上,就应该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而不是依赖药物治疗。

在他的想法里,孩子每次生病都是在与体内的病毒作斗争,战胜病毒后,其身体抵抗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何烈胜说服了妻子和母亲,允许他带着孩子继续学习游泳。

不过好在上天没有“辜负”这个父亲,在多日的训练后,孩子的精神有了明显好转。不仅饭量有所增加,睡眠时间也有所延长。

而除了游泳,何烈胜还为儿子安排了其他一些训练项目,如多听音乐、认色彩卡片等。这些特殊训练,从长久来看的确足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被医生判定“脑瘫”的儿子,其身体状况也逐渐有所改善,这让何烈胜和他的家人都感到非常欣慰。

如今那个男孩也已经不再是那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小生命。

三、非凡成就的如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大众对于这其的“鹰式教育”极其反感,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恰恰严苛的“推动”,使得这个男孩在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这一系列的严苛教育下,何宜德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的同时,身上的各种“光环”也在不断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他参加了青岛国际OP级帆船赛,并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了比赛环境。

同年九月,在父亲的陪伴下,男孩还曾勇敢地攀登了日本富士山,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或许也正是在常年各地的“看世界”,让他得以熟练掌握了中文、英文、日文和泰文四种语言。

男孩创作的诗歌《我在月亮下吃饭》和绘画作品《星空下的蛋》,也展示了其独特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些,何宜德在学术竞赛方面也是走到了“绝大部分孩子的前面”。并成功于2013年在全国金字塔珠心算精英大赛中荣获冠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数学方面的卓越才能。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五岁时就进行了驾驶机飞行,这一壮举让他获得了“吉尼斯最小飞行员”的纪录。

同时对方在父亲的陪伴下,曾三次穿越了“死亡之海”罗布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你以为仅仅这样就结束了吗?2017年仅11岁的他就通过自考获得了南京大学专科学历,一年后,他又成功获得了南京大学本科学历。

13岁时,何宜德还在国外完成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成为了当地大学的最小博士生。

虽然这里面的光环,可能会多多少少有些“夸大”,但他的优秀也的确是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天才儿童”的父亲何烈胜,也深知教育的价值。不管是“求财还是求名”,在儿子的“日益渐盛”的风头下,他抓紧时间创办了以儿子名字命名的教育机构,并不断传输自己“鹰式教育”的理念,去引导更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不有余力的培养孩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距其雪地“裸跑”已经过去了12年。当年那个无助哭闹的孩子,也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还在体育、艺术等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

但你要知道,这并不能代表“严师出高徒”就一定是“真理”的存在。

四、严慈共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教育方式中,“鹰式教育”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但这种教育方式的出现是否真的适合孩子的成长,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作为父母,最需要明确一点,“鹰式教育”这种“套版”教育方式,也并非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要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和锻炼,以期达到塑造孩子坚韧品质的目的。

但正是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孩子早期的亲子关系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你要想得到一个“天才”儿童,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起一个正确,良好的生活环境。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引导孩子对于学习的乐趣。

毕竟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是否自愿,也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而过于严格的锻炼往往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独立人格的他们,需要有自由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长为一个独具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而且“鹰式教育”也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孩子身心发展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循序渐进,如果不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非要按照家长固有的模式去培养所谓的“天才”,往往会适得其反而造成不好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鹰式教育”虽然在一些方面能够带来一定的效果,但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因势利导,给予适度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许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他们。

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成年人往往都会下意识忽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仅仅关注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正如咱们说的一样,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独特的童年,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高分和高学历。

为人父母,咱们应该做到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让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