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95年,在济南为官三年的赵孟頫回到故乡吴兴,听济南籍的好友周密诉说思乡之情后,当即提笔挥毫绘就传世佳作《鹊华秋色图》,并抄录了两首自己吟咏趵突泉的诗作赠予周密。

可能连赵孟頫本人都没想到的是,700多年后的今天,其所赠诗作《趵突泉》中的两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已作为楹联挂于趵突泉泺源堂前,是导游们必为游客驻足讲解的济南名联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中所提“华不注”,即《鹊华秋色图》中所画华不注山(现简称“华山”),在济南市区东北部,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此山不高,远远望去,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山包,甚至如今风头也已被千佛山盖过。为何赵孟頫对这么一座小山情有独钟,屡屡在诗作画作中提及?

“五一”过后,记者在一个暑气渐盛的初夏午后,前往华山,带着些许好奇,想要在登临“华不注”的过程中找到它“圈粉”赵孟頫这位大咖的流量密码。

曾经的华不注山,经过几年的建设开发,已变成集旅游、休闲、商业、配套为一体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从南门进入步行近十分钟,华山的全貌便映入眼帘,只见华山湖中间平地突起一峰,远望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山名“华不注”通常被认为是“花骨朵”的谐音。其山名最早来源于《诗经》中的《小雅·棠棣》,同样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再多走些许距离就来到了崇正桥。在桥边亭子凭栏远眺华山湖,一片山水澹澹、蒹葭苍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春秋时期,在华山曾发生一场战争——齐晋鞌之战。据说当年齐晋两国争霸,齐军大败,齐顷公被晋军追赶包围,受困于华山,后来在忠臣逄丑父的帮助下才得以脱险,这就是《左传》中“三周华不注”的典故。借助这场重要战役,华不注山开始在历史上扬名。

穿过石桥来到华山脚下,记者拾级而上,最开始的石阶宽而平缓,这一段路程并不费力。当爬到一处宽阔平台短暂休息后,再往上石阶则变得窄而陡峭,甚至不足以容纳整个脚掌。游人们纷纷略微侧身,借助两边铁链小心冀冀继续攀登。

纵然此时山路陡峭,山间绿植青翠茂盛,藤攀蔓连,依然使人意趣丛生。每到一处平台休息点驻足远望,山下成片的绿地和水域越发显露出全貌。千年前,诗仙李白攀登华山时看到的美景,也大抵如此。

据说当年李白因在朝廷受排挤出京,在东游过程中游历济南山水。这位诗仙在华山找寻到了其一直追求的浪漫主义情怀,于是便写下了著名的诗篇《古风》: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拔197米高的华山并不难爬。徜徉美景间,记者仅用了半小时就成功登顶。山顶立有一块石头,上面刻有三个鲜红大字“华不注”。立于顶峰长风啸啸作声,环顾四周,目光所及整个济南城一览无余。朝西北方向望去,可看到蜿蜒流淌的黄河,以及黄河以北遥相对立的鹊山。这便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所绘国宝级《鹊华秋色图》的原型。正是因了这幅名画,引得乾隆皇帝南巡路过济南时特命随从护卫六百里加急跑回京师取来此画现场对照。

说到华不注山,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首席导游张晓国如数家珍。“华山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是历朝历代文人名士纷至沓来的原因之一。”据张晓国介绍,自济南千佛山向北可望见卧牛山、华山、鹊山等九座独立山头,俗称“齐烟九点”,而华山则是其中海拔最高的诸山之首。因其独特秀丽的地理风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盛赞“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张晓国表示,在千佛山盛名远高于华山的今天,华山在济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显然被很多人低估了。“从旅游的角度讲,济南的山水风貌有‘小山水’和‘大山水’之分。”他解释道,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构成了济南市域的“小山水”,而站在华山上则可以看到超出市域之外的济南“大山水”格局,即“南依泰山,北临黄河,齐烟九点,鹊华对峙”。

华山南麓,经修缮与改善提升后的华阳宫修旧如旧,其中古建、古树、壁画、造像等均得到保护修复。这是济南市现存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源于晋,兴于金,定形制于明清,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南临华山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布局有致,现存有华阳宫、泰山行宫、关帝庙、玉皇宫等古建筑34座。殿宇林立,神像众多,被誉为“济南巨观”。“这也是华山能与东岳泰山、孔子诞生地尼山,共同构成齐鲁文化轴的重要原因。”张晓国说。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唐晓宁 摄影 李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