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赵云和马超同为蜀汉五虎上将,名声显赫,经常有人将他们放在一起对比,但如果以正史的角度分析,会发现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单人作战能力分析

对于武将来说,卓越的个人作战能力既是服众的依据,也是安身立命的准则。

虽然赵云和马超二人没有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比试,可根据正史中两个人单人对敌的记载,谁优谁劣,可见一斑。

在《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中记载了马超与韩遂的手下阎行,在战场上进行了一场一对一的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二人你来我往,不分伯仲,但几个回合下来,马超落入下风,险些被阎行要了性命,书中记载道: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

意思为两个人在较量的过程中,阎行手持长矛刺向马超,马超奋力将长矛折断,阎行不慌不忙,手持断矛继续攻击,断矛刺中马超脖子,鲜血涌出,险些要了马超的性命。

最终马超手捂伤口,策马逃走。

由此可见,马超的个人作战能力在阎行之下,他与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刘阿斗的赵云,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公元208年,刘备兵败长坂,曹操动用了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虎豹骑部队,试要杀死刘备。

刘备率领几十骑冲出重围,向南逃亡,刘阿斗却被敌军劫去,赵云知道消息后,立刻逆向北上,在敌军的千军万马中杀进杀出,寻找刘阿斗的下落。

当时的刘阿斗刚满周岁,赵云找到他后,只能将他护在怀中,这极大地削弱了赵云的灵活性与战斗力。

但赵云依旧能够冲出包围,将刘阿斗完好无损地送到刘备身边,其作战实力可想而知。

虽然有人认为赵云顺利七进七出,有曹操放水的原因,曹操命令不用弓箭射杀,尽可能活捉赵云,将其纳入自己麾下。

但如果赵云没有真材实料,以虎豹骑的能力早已将他活捉,哪会任由赵云打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上述对两人单人作战能力的分析,马超连韩遂手下的一名将士都打不过,拿什么实力对抗能够在精锐骑兵中左冲右突,顺利救人的赵云?

时局判断能力分析

乱世中的武将,除了要有卓越的作战能力,更需要对时局有着清晰的判断力。马超在许多作品中被刻画为有勇无谋之辈,但根据正史记载,马超对于时局的判断能力并不弱。

根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元211年,曹操在南方战线上失利,转变方向,向凉州进攻,马超结合韩遂起兵抵抗,在潼关与曹军发生激战。

曹操知马超的部队勇猛,明面上以防守为主,暗中派部下渡河,在马超的大后方设立防线,截住他的退路。

马超对此早有防范,道:“宜于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

意思为:直接派部下在渭水上阻击曹军的动作,不足20天的时间,曹军粮草殆尽,自然无功而返。

马超的这一计谋可谓是釜底抽薪,但因韩遂在中间阻碍,导致这一计划并未实施。

曹操在得知马超之计后,大惊失色,直呼道:“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可见马超并非有勇无谋,他在之后对局势的分析以及人主的选择上,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判断力,投入到刘备的阵营下,最终成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赵云对时局的判断力丝毫不比马超弱,要知道在行军打仗中,最难的不是处于劣势设法反抗,而是在处于优势的时候,依旧保持冷静的头脑,赵云便是其中的一位。

根据《三国志·赵云别传》的记载,公元222年,刘备兵力强盛,准备发兵进攻孙权,为兄弟关羽报仇。

赵云纵观时局,判断出此时蜀汉出兵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魏国的存在才是最大的威胁,先攻打吴国,只会浪费兵力,得不偿失,于是向刘备劝谏道:

“真正的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灭掉魏国,吴国自然屈服。曹操虽然已死,他的儿子曹丕也是盗贼,不除必留后患。如果先与吴国交战,只会让魏国坐收渔翁之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云的建议反映了他对时局精准的判断,如果刘备听从赵云的建议,停止出兵攻打吴国,可以保存蜀汉的实力,但刘备执意而为,结果夷陵兵败,蜀汉实力大不如前。

个人品行分析

分析完两个人的作战能力与对时局的判断能力,需要比较一下两个人的品行。两个人同为蜀汉五虎上将,在蜀汉中对于将士的品行非常看重。

可在这一方面,马超完全是一个反面教材。

马超在归顺刘备之前,曾经颇受曹操的赏识,曹操希望马超归顺自己,还伸出了橄榄枝。

马超内心并不情愿,又不想与曹操的关系闹得太僵,于是将自己的父亲送到了曹操那里,明面上做曹操的军事顾问,实则就是一个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