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寺是净土宗的祖庭,它位于长安城南二十里处,子午道西侧,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当年这里是西汉开国功臣樊哙的食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积寺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它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为纪念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而建,到至德二载才七十七年。

天下不宁,佛寺也摆脱不了战火的洗劫,唐军将克复长安的战场就设在了这里,因此此战也被后人称为“香积寺之战”。

唐军为何将战场定在这里,而不是行军刚方便的城北,或者上一次作战的地点城西?还不是之前失利的教训嘛。

无论是陈涛斜之战还是清渠之战,唐军都吃了大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的地形相对平缓,适合骑兵冲击,对以骑兵为主的叛军更友好。而香积寺则位于秦岭北侧,水道纵横、丘陵起伏,对步兵更有利。

在自己想要的地点,想要的时间,选择自己想要的作战方式,这叫战略主动。

为这一次战争,唐军筹集了15万大军,其中包括安西、北庭都护府,以及陇右、河西、朔方、关内节度使的11万人,以及回纥、南蛮、大食、于阗的辅助兵马4万,号称20万。总指挥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实际指挥人是副元帅郭子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军被分成前中后三军,前军由北庭行军兵马使李嗣业任先锋官,李俶、郭子仪坐镇中军,关内节度使王思礼为后军,每军各设两个梯队以作增援。

叛军约11万人,主帅就是前面提到安守忠、李归仁,以骑兵为主。

至德二年(757年)九月二十七日,战斗打响。

李嗣业率领步兵方阵向长安方向推进,而对面李归仁的一万骑兵呼啸而来,万马奔腾卷起漫天烟尘,马蹄声轰鸣响彻天空。前哨骑兵如同数柄利剑,试图穿透唐军的阵营。

步兵对骑兵,劣势很明显,所以必须在骑兵冲进阵营之前给予远程打击。李嗣业一声令下,弓箭手们万箭齐发,黑压压的箭簇如雨点般落入叛军骑兵中。

顿时叛军人仰马翻,整齐划一的骑兵队如同水中激起的浪花,变得开始混乱起来。

对李归仁来说,他们决不能退却,否则唐军推到城下,骑兵就失去了驰骋的空间,优势全没了。所以他必须冒着箭雨冲垮唐军,夺得战场的主动性。

开局就是硬碰硬,注定这是一场激情四射的对攻战。

数次冲锋后,叛军终于冲到了唐军的阵前,李嗣业早有准备,弓箭手后撤,盾牌队竖起一面防御墙,墙中向外刺出一杆杆锋利的长枪,明晃晃地对准叛军。

骑兵纷纷堕马,士兵的哀嚎声和战马痛苦的嘶鸣,以及唐军的喊杀声混杂在一起直冲云霄。

步兵虽慢,但这种长枪阵却是抵挡骑兵冲击的利器,骑兵要想冲过去,必须要用血肉之躯生生撞倒这面墙,难度可想而知。

几番冲锋过后,叛军的锐气顿减,堆积在阵前的骑兵失去了冲刺的距离,威力大减,而唐军则利用人数优势对叛军展开搏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归仁有点撑不住了,他们突然向后撤退,唐军紧紧追赶,战场又空出来一段距离。李嗣业心里一惊,糟糕,可能要上当了。

果然,撤退的叛军猛地调转马头再次展开冲锋,与此同时,侧翼的骑兵也同时进攻了。原来,之前的进攻只是叛军的试水,现在才是他们的决战时刻。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骑兵,长枪队再也抵挡不住冲击,唐军的阵型开始松动、混乱。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步兵一旦溃败就是兵败如山倒,尤其是在大规模作战的环境下,前军溃败,很容易将自己的中军冲散,到时候就是一败涂地。

危急时刻,李嗣业对身边的将士们说:“今儿不以身饲虎,全军都死无葬身之地!”他一边说,一边去掉铠甲,又脱光上衣,裸露上身,顺手接过一杆陌刀,如天神下凡一般挺立于阵前。

赤膊上阵?李嗣业疯了吗?

更疯的还在后面,只见李嗣业吼叫着冲到阵前,抡起手中的陌刀对准敌将从头劈下,一声巨响后,裂成两半的敌将,以及被削去半个脑袋的战马同时轰然倒地!

这是哪来的“神通大将”啊?叛军惊呆了,而唐军中则爆发出阵阵欢呼,从李嗣业的身后突然闪出两千名手执陌刀的勇士——威震西域的大唐陌刀队来了!

陌刀是一种长柄大刀,通长一丈,重达几十斤,非身高力壮的勇士不能使用。与一般的大刀不同,陌刀双面开刃,可劈可砍,可刺可挑,招数灵活,杀伤力极大。

当年高仙芝横扫西域,李嗣业的陌刀队就是他锐不可当的先锋。

李嗣业往那儿一战就能让身边的人气短,他身高2.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