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寄奴”刘裕

刘裕先是在东晋名将刘牢之麾下效力,期间屡立战功,刘牢之死后投于桓玄手下韬光养晦,桓玄权力欲望过度膨胀,对于皇位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刘裕心中不忿,随后联合各方诛杀桓玄迎晋帝复位。

掌控东晋大权后,刘裕先是出兵二万灭亡了西蜀一统南方,又先后消灭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分裂割据势力,彻底稳定了东晋政局;

第一次北伐就率军攻至山东境内几乎灭亡了南燕政权,趁姚兴过世发动第二次北伐将南燕、后秦相继灭亡,并收复了长安和洛阳,是南朝历史上少有的能够灭亡北方政权的军事将领。

刘裕在兵法上更胜一筹,是一个敢于创新的军事家,他使“却月阵” 成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术,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开创了战术史上的新篇章。

辛弃疾那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便是形容刘裕。他被后世誉为“南朝第一帝”,被明代大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虎”韦睿

韦睿早年跟随梁武帝萧衍起兵,经常出谋划策,且被萧衍采用,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将领,萧衍称帝以后,韦睿曾督军北伐,水灌合肥,攻克北魏重镇,大破魏军。

公元506年,北魏王朝后期的绝代名将元英率军南伐,自南北朝开启以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至此拉开序幕,此次战役几乎汇集了当时南北朝所有的名将,投入兵力号称百万,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斗,是南北朝局势的扭转之战,更是国运之战。

战争一开始,元英便势不可挡,没用多久就将南梁名将昌义之的几十万大军围困在钟离城内,虽然昌义之顽强抵抗,但战局越来越焦灼,且朝着不利于南梁的局面发展。南梁另一位名将曹景宗畏惧元英的军事才能,只顾着在自身所在地邵阳州筑垒守卫,不敢支援。

最后韦睿自合肥引兵前来,曹景宗才领兵前来会师。韦睿指挥梁军水火夹攻,在城下大破北魏元英大军,在城内早已万念俱灰的昌义之兴奋的大呼“又活了,又活了”引兵出城追击。

此次战斗韦睿指挥南梁军前后俘斩北魏军30万,魏军阵亡将士遍布淮水百余里,几乎全军覆灭,仅元英、杨大眼及萧宝寅三人皆得以幸免。

钟离之战含金量极高,元英是当时“扫北方之众”战神级别的将帅,但此战没于钟离,可以说韦睿凭此一战就足矣跻身中国历代名将。

韦睿是一代伟人在南北朝评价注解最多的将领,赞其有“有刘秀、周瑜之风。”

评:中国历史上一战成名的将领很多,但是能够一战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的人却是少之又少,韦睿便是其中之一。韦睿生性豁达,谦虚谨慎,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州县,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钟离一战将韦睿推进了历史名将的潮流当中,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更是韦睿军事能力的体现。

“白袍”陈庆之

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我曾经专门写作过相应的文章,主要阐述了陈庆之北伐的战术得失与功绩。

陈庆之初次领兵的时候已经44岁了,他跟韦睿一样,都是跟随梁武帝萧衍起家,不同的是,韦睿作为军事将领和地方干部,而陈庆之主要作为梁武帝萧衍的智囊。

陈庆之所取得的辉煌战果,是历代南朝名将鲜有能够完成的,北魏南犯出军北迎反克52城获75000人;与曹仲宗进攻北魏涡阳全歼15万北魏军,俘获三万人;趁北魏内乱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称帝,从铚县起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一度击破30余万人,直至攻陷洛阳;与尔朱荣对阵三日,打的尔朱荣想要撤兵,若非元颢兵败,陈庆之不至于匆忙撤回南朝。

后来陈庆之化装成和尚逃回南梁,说“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可见也算是遭遇了一定的挫折。但是战败而归的陈庆之之后在南梁与北魏的数次战斗中也取得了一定胜利,为巩固南梁政权做出了一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陈庆之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代名将。平心而论,陈庆之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主要在与他的北伐之功,他的战绩虽然是实打实的出彩,但有些地方的确是过于神化,毕竟他的北伐仅仅是以护送元颢称帝为目的,并不是要灭掉北魏,且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还失败了。但不管如何,陈庆之绝对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将。

“文明守护者”陈霸先

陈霸先在广州兵乱的时候开始崛起,深受梁武帝赏识,在平定交州的过程中立下大功。

“侯景之乱”时,梁武帝被困,在萧家皇子内战的时候,陈霸先率先驰援梁武帝,侯景之乱平定之后,梁武帝早已经饿死,原本稳固的南梁政权开始更迭频繁,在这个过程当中,手握军权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并最终自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