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45师于1977年4月在西北边境黄连山省柑塘地区组建,是以黄连山省军事指挥部所辖地方部队121团为基础扩编而成,命名为“高山师”,又称“柑塘师”。该师初建时为架子生产师,隶属越军总经济建设局,主要任务是修筑柑塘至老街的公路和屯垦戍边,同时担负柑塘磷矿区的保卫任务。

1978年9月,为适应北方反华备战的需要,第345师改编为步兵师,归越北第二军区管辖。全师进行扩编,补充了步兵118团、124团,新建了炮兵190团,基本补齐了建制,作为军区作战值班师,担负老街方向浅近纵深的防御任务。时任师长麻永兰,政委阮德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兵第345师的基础底子薄,骨干少,新兵多,素质差,训练水平和战斗力都较弱。1979年战前,该师前推到红河两岸浅近纵深地区,构筑工事,组织防御,熟悉战场,并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在部署上,该师将步兵121团、炮兵190团配置在红河以西的谷珊以北及维金、谷萨地区;师前指设在大寨西侧;步兵118团、124团配置在红河以东的铺楼、郭参地区,重点防御7号公路沿线,并有第二军区炮兵168团进行火力支援。步兵第345师及协同作战的地方部队总兵力在15000人左右。

在作战方法上,该师沿主要交通线机动增援一线地方部队,依托既设工事和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步步为营,如阵地被突破,则化整为零,三五成群,游击周旋。越军沿交通线控制主要山地制高点,均构筑有单人掩体、暗堡、掩蔽部与堑壕、交通壕相结合的野战工事,配备了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冲锋枪、迫击炮、40火箭筒等火器,严密组织火力配系。各制高点既能独立战斗,又能对主要道路、山脊形成交叉火力互相进行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解放军昆明军区前指指挥陆军第13军、第14军共12万部队分别于红河两岸宽大正面发动猛烈进攻。越军沿边境布防的地方部队抵抗较为顽强,但寡不敌众,防线纷纷被突破。在一线后方布防的步兵第345师却表现不佳,除红河西岸步兵121团及配属作战的步兵118团3营作战较积极外,其他各团均一触即溃,闻风而逃,不成建制。师长麻永兰丧失斗志,率领师前指和部分兵力仓皇逃过外波河,以致所部失去有效组织指挥,到处逃散,甚至沿路抢劫,群众怨声载道。

在此次作战中,步兵第345师损失惨重,其中步兵121团大部被歼,团长、副团长均丢弃部队逃跑;步兵118团3营遭到重创,营长被击毙,其余2个营均溃逃;步兵124团有2个营受到较大损失;炮兵190团伤亡超过40%,有1个营丢弃全部火炮车辆逃跑,全团丧失战斗力。战后,上级对该师进行了严厉整顿,将师长麻永兰大校以下一批军官撤职审查,补充了部分参加过抗美战争的军官和骨干,并对官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作风纪律教育,以纠正错误倾向,增强信心,提高士气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价:步兵第345师系由生产部队改编而成,战斗力差本属自然。但该师士气低落,作风纪律涣散,从师长往下普遍有“三怕”(怕苦、怕累、怕敌人),发展到一战即溃,全师被打散,在逃跑途中违纪现象严重,闹出了大笑话,这在1979年越军参战的8个步兵师中属于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