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鸡

新潮与古老并存

历史与现代交融

文艺与时尚碰撞

微风习习的渭河之畔

人潮涌动的步行街

车水马龙的商圈大街

都是这座城市的代言词

如果

让你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宝鸡

你会选择哪一个词?

历史感

8000年前,宝鸡境内生活的原始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并把这种文明通过以北首岭遗址为代表的90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传递给了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00多年前,始祖炎帝在此教民稼穑,日中为市,开创了“姜炎文化”及中华农耕文明,宝鸡也因此被称为“炎帝故里”。

3000多年前,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踏上周原,历经三代奠定了八百年周王朝的赫赫辉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传至今。

2700多年前,宝鸡凤翔是嬴秦创霸之区,始皇加冕之处,大秦帝国在这里有着300余年建都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00多年前, 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宝鸡的大散关经过。

1800多年前,宝鸡的五丈原是诸葛亮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的古战场,“三国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

1300多年前,唐贞观元年,中华第一古物,享有石刻之祖美誉的——石鼓,在宝鸡石鼓山出土。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被央视《国家宝藏》称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首位。

700多年前,一代宗师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修真悟道,创立太极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战争年代,宝鸡申新纱厂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

名士风

名士多风流,宝鸡留下过许多名人的印记与脚步,来到这里,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与宝鸡这座城慢慢融合,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宝鸡风骨。

看宝鸡名士,要去凤翔东湖。众所周知,公元一零六一年十一月岁末,年仅二十四岁的苏轼,初仕凤翔,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与凤翔结缘,除了“藉饮凤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东湖外,还留下了诸多佳作佳话。

苏东坡在东湖和为东湖而写的诗文共有一百八十多篇,其中千古传唱的名篇就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记》、《凌虚台诗》等。

看宝鸡名士,要去麟游九成宫。唐贞观六年唐太宗命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碑于此。此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用笔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见险绝,字画的精密谨严,匀称,间架开阔稳健,被书法家视为楷书正宗,享有“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的盛誉。为宝鸡的书墨香气增添浓浓一笔。

抚碑望书,看笔法刚劲婉润,一时顶峰意蕴悠远;一汪唐井清水,越千年,静水长流。

看宝鸡名士,要去眉县横渠书院。其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少年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兴馆设教于此。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为“横渠书院”。

张载及其思想作为关中之学的代表, “横渠四句”更是精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较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要探求天地真知,要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要继承古圣先贤的思想文化精髓,要开创一个万世太平的和谐社会。要读懂张载,横渠书院不得不来!

鲜活气

一座城市的鲜活气是来源于生活,袅袅的炊烟、街上的人流、路边的小贩、街道上行驶而过的公交车……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构建了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模样。

宝鸡的鲜活气或许在早市。早市更像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它蕴藏着温暖的生活气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流露出朴实市民的日常生活,在这里逛上一圈就会发现,生活最真实的模样都散落在这里...

年轻人在这里体味人情冷暖的烟火气,中年人在这里交流“别人家的孩子”的新一轮传说,老年人在这里与晨练后的老友叙旧闲逛。一幕幕的场景多么的稀疏平常,却又难能可贵。

宝鸡的鲜活气或许在集市。还记得儿时的集市吗?那时候大超市还很少,常去的大商场也就只有一两个,经常光顾的地方反倒是约定俗成的集市。在特定的日子里,便有了大家伙一起赶集的快乐。

集市,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生活。这里的每一种味道,每一次“偶遇”,每一次寻觅都是鲜活而美好的……这里,各种攀谈声、吆喝声,唤醒了我们的嗅觉、味觉、听觉与触觉,也唤起了每个人独有的情感与身体的回忆……

宝鸡的鲜活气或许在夜市。华灯初上,夜色渐渐暗下来,街上开始热闹起来,商贩们带着自己的“家当”开始营业。“烧烤、烤串!”“炒饭、炒面、炒河粉!”……一个接着一个的地摊上,吆喝声此起彼伏,食客们也终于可以卸下一天的疲惫,用一份份美食来安慰忙碌了一天的自己。

夜市中的摊主们都是一群踏实肯干的人物,在这个城市中认真生活,努力挣钱,哪怕忙碌迷茫过却依然勇往直前,除了商品,这种精神不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宝鸡的奥秘

又岂是这3个关键词可以概括的

徜徉在宝鸡初夏的街头

享受轻松惬意的时光

走过这儿的大街小巷

品尝这儿的美味佳肴

感受到那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

风韵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