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应该是摧枯拉朽的行为,文化革命并不需要那么激进,却被很多人理解为排除异己。是不是把社会革命中的激进精神引入到文化革命领域,进而产生了一定的效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的词对唐诗算是一种文体上的革命,清代的小说和戏剧对于散文来说,也算是文体上的革命。其间并没有太多激进的行为,反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也被很多人接受了。或许,这种文体革命的演变经历了太长的时间,让一些激进的书生们等不了。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很多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要进行一场文化界的革命。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主张使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了语言方面的革新。而这种革新并非语言革新那么简单,而是带动了文化界的革命。很多人都是用白话文写诗,写文章,写小说,连同说话都不是那么文雅了。至于白话小说,在晚清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白话小说进一步白话,甚至一些人用地方方言写作小说,弄得贴近老百姓,也就能引起很多读者的注意了。

新文化运动之后就是五四运动,进行了一场思想界和社会方面的激烈变革。知识分子得风气之先,已经知道推行民主和科学的意义,也知道抛弃传统道德的好处在哪里。虽然往往矫枉过正,但他们已经奋不顾身了。新思想对统治阶级的冲击是巨大的,以至于统治阶级认为具备新思想的年轻人是危险的,甚至要将他们逮捕入狱,改造他们的思想。到了延安时期,文艺为抗战服务,虽然有些偏激,但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需要,而不是单纯地搞艺术。到了文革期间,传统再次被抛弃。象征着儒学精神的孔庙匾额“万世师表”被烧毁,就算是批斗儒学了。实际上,最革命、最激进地铲除传统的运动往往采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文革中的一些近乎咒语、巫术和神灵崇拜一类传统的甚至是原始的行为,到现在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批判传统,就意味着“破旧立新”,要树立新时代的美德,但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毕竟,很多美德故事都是传统故事,而不是现在的故事。那么,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扔进故纸堆的做法可靠吗?

当然不可靠。文化革命并不是坏事,但并非“不破不立”,也并非“破旧立新”,保留传统精神没什么太大的坏处。毕竟,传统精神不一定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也不一定导致精神涣散,但很多人要抛弃传统文化,另起炉灶,发展之后才知道,还是没有超出传统的窠套。诗词文化、书画文化、音乐文化、舞蹈文化等等,都不能和传统完全断裂,即便是外国引入的一些绘画文化,也有自己发展的历史传统,而不可能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源无根。艺术家要发展艺术,文化学者要搞文化创新,却惊奇地发现,不管是艺术还是文化,都受到传统的巨大影响,也都已经完全和传统融为一体了,没办法分开,也没办法彻底决裂。也就是说,前人经验值得借鉴,却并不能完全被人们抛弃。

举着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鲁迅和胡适,本身旧学根底很深,并不是从小就学习白话文的,也不是从小就接受新思想的。他们长大后才到外国接受新思想的教育,才学习写作白话文。但是,传统的文言文才是汉语的根底,无论怎么改变,实现怎样所谓彻底的文化革命,也不能彻底去除文言文的影响。事实上,很多文化革命趋向于激进,只不过要形成摧枯拉朽的力量,彻底扫除传统的影响。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走上社会革命的道路,形成谩骂,批斗,人身攻击等行为。鲁迅的骂战,文革中的批斗乃至人身攻击,让很多文化学者噤若寒蝉。不过,鲁迅的骂战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他有众多的敌人,但没有一个私敌。被他骂了半辈子的作家梁实秋在他死后,为他抬棺,算是敬佩他的为人。

文化革命应该是温和的,甚至是长期的行为。倘若要短期内改变人们的习惯,改变积习的力量,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了。激进的文化革命经常被统治阶级利用,发展为政治斗争,把去除传统思想影响的态势转化为排除异己,甚至要构陷,攻击,批斗,甚至迫害致死。如此一来,文化革命就算严重跑偏了,成了被人利用的变了味道的社会革命。事实上,文化革命并没有那么激进,可以保留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同时宣扬新的文化,一般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能只是宣扬,却没有发展,也没有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革命不是排除异己,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即便有激进的文化革命出现,也不是那么回事,很可能文化人被利用了,只是自己不知道或者身不由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