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买它!买它!买它!

你敢信吗?

国内两块多一包的辣条,漂洋过海后,竟摇身一变,成了令人高攀不起的“奢侈品”,在国外卖出了“天价”。

前不久,一张卫龙“天价辣条”图,在网上广为传播。

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竟卖到了16.99美元,每包约24.6元人民币,比国内贵了数十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高的价格,老外对它还爱不惜手,不仅继续宠它,还开发出了各式花样的吃法。

美国人拿它夹面包吃,韩国人把它融进当地菜谱,倒腾出辣条紫菜包饭、辣条泡面、辣条泡菜等。

一个被国内家长嫌弃,被视为“垃圾食品”的零食,却在国外火了,畅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看着这些老外边吃边点头,竖起大拇指,湖南人刘卫平的心里,乐开了花。

中国辣条在海外火了

“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这是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25年前,他从湖南平江县出发,只身来到中国首个“食品名城”河南漯河,与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毗邻而居,创立“卫龙”。

面对食品行业的百舸争流,他不畏激烈的竞争,带领卫龙披荆斩棘,紧紧围绕“中国味道”做文章,上演了从“国货潮品”到“全球零食”的跨越之路。

2023年7月,一个名为“辣条在韩国火了”的话题,突然冲上微博热搜,一度登顶微博热搜第一,关于中国辣条在韩国火了这件事,迅速广为人知。

配图中,不乏卫龙的身影。

很多韩国年轻人,则对中国辣条爱不释手。大到商超,小到韩国中小学校旁的文具店,全都铺满了中国辣条。

2017年,韩国艺人EXO-K成员吴世勋在出演综艺时,竖起大拇指表示,中国辣条,闹木马西达(太好吃了)。

随着抖音国际版TikTok强势出海,辣条又一跃成为全球短视频内容网站中最炙手可热的中国食品,不少人在上面分享吃辣条的视频。

在美国卖出“天价”的卫龙,还引来网友纷纷调侃:这是继老干妈辣酱第二种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单的中国食品。

上瘾的韩国人,将中国辣条拿上餐桌,衍生出辣条紫菜包饭、辣条泡菜的同时,甚至令中国网友担忧:

韩国人,不会要为辣条申遗吧?

而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一档美食纪录片里,几位主持人也强烈推荐,称辣条为“外国年轻人必须体验的中国小吃”。

2022年,淘宝联合中国日报发布《海外消费者最爱的十大年货》,辣条跻身其中,成为唯一入选的休闲零食品类。

如今,中国辣条已畅销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近至韩国、日本、新加坡,远至美国、英国、阿根廷等,都被中国辣条给圈粉了。

作为行业龙头,卫龙是中国辣条出海的有力推手。

多次强调“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的刘卫平,早在2015年,就带领卫龙走出了国门,登陆海外市场,全面发力布局海外渠道。

截至2023年,卫龙的产品已通过经销商出售给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147个购物商场、商超及连锁便利店运营商。

卫龙的海外收入,也在持续扩大。2021年,卫龙海外营收仅1979.6万元,到2023年上升至9762.3万元,短短两年,收入增长了近5倍。

刘卫平凭什么能通过卫龙辣条在海外疯狂圈粉、圈钱,小小辣条,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远近闻名的“辣条之乡”

谈起辣条的过往,湖南平江县与“辣条”这个名词几乎划等号。

1998年,长江流域突遭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导致大豆大幅减产,依靠大豆制作的酱干紧随遭殃。

当时以卖酱干维生的平江县人,在生存问题面前,不得不找黄豆替代品,一番思虑过后,他们想到了用供应更充足的面粉代替豆粉,后来他们做出了一种咸辣味的面筋小食品,这是辣条的雏形。

而产品一出世,瞬间被哄抢而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十分爱吃。

好吃是好吃,可味道却太辣了,没几人敢啃太多。

慢慢地,当地人开始往里加糖,结果改善后的辣条更受大家喜欢了,整个平江县的人也都跟着一起生产辣条,一场灾难就这样被成功化解。

到2000年前后,辣条已成就数个年产过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平江县因此一跃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辣条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规模上来后,供应问题又来了。

由于制作面粉的原料小麦,主要产自遥远的河南,大伙常常是蹲在辣条厂门口等辣条出厂,而辣条厂的人则在等从河南回来的小麦,别提有多憋屈。

如此场面,刘卫平率先跳了出来。

1999年,年仅21岁的他,就怀揣家传酱干秘方,凭一腔热血一路北上,从岳阳到长沙,从长沙到郑州,一路辗转,踏上了河南漯河的土地。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直接去河南办厂,河南丰富的粮食资源足以解决任何小麦供应不足的问题。

而且当时大家都扎堆在平江开厂,竞争过于激烈,去河南办厂,还可以率先突围抢占其他地方的生意。

但初到河南漯河,由于不太确定,辣条的爆红,能不能复刻过去河南,或许平江人爱吃,河南人不爱吃,所以刘卫平决定先做老家较为成熟的酱干产品试试。

起初,他主要以手工式生产为主,买了一些锅盆,然后将人造肉、豆皮,拌上湖南的辣味,就送到了市场上售卖。

结果反响还不错,一个月下来能卖出不少产品。

但由于创业初期经验不足,成本控制不严,工人们都能按月领取几百元工资,刘卫平这个当老板的,却总共才赚那么几十块钱,别提有多憋屈。

直到某天,刘卫平在一处河堤上遇到一位卖牛筋面的老太太,被牛筋面的弹牙耐嚼口感打动,有了以此为原料,结合老家特有的辣味酱料批量生产,他才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凭借辣中带甜口感拿捏消费者

“我要6包面粉的产品”

被牛筋面打动的刘卫平,经过一番询问,找到牛筋面生产地,那是一个只有一台简易膨化机的小作坊,1个星期才能卖完1包面粉做出来的产品。当刘卫平说一次性要6包面粉的产品时,店主硬是被吓了一跳,怎么有人会要这么多。

意料之外,刘卫平还和老板商量,让老板按要求改良了生产模具,生产出了一批粗细更适合的牛筋面。

他将家乡酱料加入到牛筋面中,并与平江辣条做法不同,平江辣条虽加了糖,但麻辣还是主打口味,而刘卫平往面筋加入了焦糖、辣椒,口味瞬间偏甜口了,令口味更适合更多人群。

出乎刘卫平意料,这种独特的面制品口味香辣中带有鲜甜,备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产品逐步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牛筋面生产设备几经升级产量猛增,从一台机器逐步增加到几十台。

与一般小作坊老板不同,刘卫平还有着高瞻远瞩的远见,注册了“卫龙”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用于区别市面上无标识的竞品。

同时深谙营销之道,创业初期就巧妙雇佣了大量农民搞地推,将卫龙的海报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到学校旁边小卖部都贴了个遍。

为了能让小学生把辣条藏在口袋里,还硬生生把12厘米长的包装,改成了小一号,推出卫龙mini版,几毛钱一包,便宜又好吃,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几年时间下来,卫龙就在漯河、驻马店、周口等地建立了多家工厂和基地,大肆生产辣条产品。

刘卫平甚至豪掷百万,从欧洲买回高端生产线,让包装机变成了全自动的,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效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卫平带领卫龙一路高歌猛进期间,随着辣条的走红,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大。

高光时期,光河南就有300多家辣条厂,在湖南平江大本营,辣条厂数量更是多达1000多家。

各大厂商生产不同形状、不同口味,没有统一标准的辣条产品,使整个行业处在野蛮生长中,辣条制造小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行业因此滋生了很多乱象,经常爆出各式各样的卫生健康丑闻。

为辣条行业正名

2005年,辣条行业一夜变天。

由央视出手揭露了一则辣条厂违规添加霉克星(一种已被禁用的防腐剂)。一夜之间,众人“谈辣条色变”。

紧接着,又有媒体报道出有辣条厂家工人用脚踩、不戴手套装袋、原材料与垃圾混放等系列问题。

甚至有人说,辣条是卫生纸卷的、是地沟油泡的,将整个辣条行业推上了火葬场烤,牢牢钉在了垃圾食品的“耻辱柱”上。

家长们疯狂抵制,大量企业纷纷倒闭。2005年之后的几年间,全国近半数辣条厂商无奈倒闭,行业一片阴霾。

刘卫平却从中化危为机。

深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早就对生产设备砸下重本的他,特邀专业的摄影团队到处拍拍拍。

自动化的设备、一尘不染的车间、以及“全副武装”的工人,当照片和视频传到网络后,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响。

刘卫平让网友们大开眼界,原来并不是所有辣条都是在黑心作坊生产的,卫龙的车间竟如此干净整洁。就这样,卫龙彻底火了一把。

后来卫龙还邀请了赵薇、杨幂为旗下品牌代言,在一片芜杂的小作坊中树立了自己鹤立鸡群的形象。

多年以来,刘卫平还在努力为“垃圾食品”辣条正名。

2022年7月,由卫龙参与制定的辣条行业标准QB/T 5729-2022《调味面制品》正式公布。该标准对调味面制品的原料要求、污染物限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终结了辣条无全国性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的历史。

另一方面,卫龙积极向“减油、减盐、减添加剂”努力,为辣条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建立了十万级标准净化车间,实现了卫龙辣条的非油炸、0反式脂肪酸和0甜蜜素。

从生产线可以了解到,卫龙辣条的制作并没有油炸环节,采用的是非油炸物理挤压熟制工艺。

为了保证辣条的新鲜度,卫龙还特别设计了充氮气环节。

“充氮气在辣条行业,卫龙可是首创,目的就是为了延长产品的最佳口感期,保证顾客吃到的每包辣条都是鲜嫩多汁的。”卫龙辣条生产车间负责人周军华说。

在刘卫平看来,健康和安全永远要排在第一位,要让消费者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2022年12月,卫龙正式上市,成为辣条第一股,彼时其全年已累计卖出超一百亿包产品,年收入接近50亿元。

如今的卫龙,更不只是国人童年的回忆,还是国货零食界的代表,正带领中国品牌走向海外,将中国美食推向全球。

一包包小小的辣条,隐含的是中国文化的全球输出。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随处可见物品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

而卫龙们,功不可没。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